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6-04 03:30:28 阅读 2977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和《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关于不断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有关精神, 搞好校园的合理布局规划和绿化工作, 建设文明整洁的花园式绿色学校, 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工作、 学习、 生活环境, 从而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 主要措施:

一) 加强领导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 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

明确分工, 强化责任, 优化措施, 校长亲自抓, 学生处、 教务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 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 强化领导核心, 建立以班主任和教研组长为骨干的教育管理机制。

3、 完善监督、 检查机制, 坚持记录, 定期总结, 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推动校环保工作。

5、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 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6、 建立学校、 家庭、 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 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 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抓住学科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在不改变教材体系, 不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各学科老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 从不同的角度, 寻找结合点把环境知识寓于其中, 适当拓宽、 补充或联系实际问题进行环保知识教育的渗透。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环保知识, 掌握环保技能, 提高环保意识。

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认识环境伦理道德问题。

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选修课, 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自觉地热爱和保护环境。

根据不同的年级, 不同的教学内容, 进行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

如初一年级主要是进行认识环境, 热爱环境, 保护环境,生态平衡, 生态保护, 防治污染等内容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环境法制意识, 规范环境道德; 进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人口观、 资源观。

中学化学、 生物、 物理、 地理等课程完成教材和大纲要求的环境教育教学。

各科有 1-2 次环境教育研讨课并有教案, 在学期、 学年考试中有环境保护的内容。

学科教师共同**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问题, 如地理中人口的问题、 大气污染、 水质的调查、 西部开发对环境影响等; 物理中清除噪音的途径, 新能源、 新材料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 化学中的塑料, 化肥、 农药对环境污染以及**金属的重要性、 某些有毒或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危害、三害处理办法等均是师生共同关注、 重点解决的问题。

通过学习、 培训、 **、 教学,全体教师改变了观念, 引导广大同学关注环境、 关注自然、 关注健康、关注生活、 关注发展、 关注未来。

鼓励师生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研究, 积极进行环保课题研究, 鼓励广大师生撰写**认真总结环保工作成果。

(三) 多层面开展课外环境活动 1、 大力开展宣传, 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

设立宣传栏, 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 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 充分利用板报、 广播、图书室、 电教多**设备宣传环保知识、 环保动态, 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 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地球日、爱鸟周、水日等环境有关的重大纪念日, 举办主题班会或活动课, 举行演讲、 征文、 知识竞赛、 辩论赛、 征画、 小**等活动。

在校园网、 校报开辟绿色教育专栏, 宣传各级**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 介绍交流学校和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2、 定期邀请环境部门的负责同志或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环保知识讲座, 加强对学科教材中渗透环境教育知识的理解, 加强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紧迫性的认识。

3、 认真开展环保科技和实践活动。

订阅与环保有关的报刊杂志,积极宣传学习环境科普知识, 举行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系列活动。

组织学生到一些与环境有关的企业, 如采矿厂、 化肥厂、自来水厂等参观考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分析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化学、 生物、 物理、 地理等科技活动小组有开展环保专题的计划和专门活动内容。

4、 发动学生参加各项文明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打扫卫生、 栽种花草, 参加集体劳动, 爱护公共绿化地。

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 并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 做好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工作, 建立良好的风气。

(四) 绿化、 美化、 净化校园,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1、 绿化校园。

整体规划校园建设, 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 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

2、 美化校园。

加强校园环境整治, 美化校园环境。

设立环保标语牌, 悬挂环保主题的**或美术作品等, 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 净化校园。

充分发挥绿色学校的育人作用。

在学校已有的基础上, 扩大绿化面积, 明确窗明几净、 一尘不染的卫生意识,提高卫生标准, 做到校园无卫生死角, 操场无杂物, 教室无蛛网死角,食堂无苍蝇, 厕所无异味。

并切实实行垃圾分类, 妥善处理污染性垃圾,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学校坚持定期检查, 按计划实施, 努力做到全员参与, 保证深入落实。

切实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中,全面提高教师、 学生环保意识, 提高学生素质, 为营造一个清新、 自然、 安全、 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各部门具体分工和职责 (一) 校长室 1、 成立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 规划创建绿色学校总体工作,创建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2、 专人负责资料档案管理。

3、 有计划选派领导和教师参加市以上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班学习。

4、 继续规范校园布局, 使教学区、 生活区、 运动区布局日趋合理。

5、 加强与社会有关单位特别是环保科技部门的合作, 争取社会各界对我校创建工作的大力支持。

6、 每学期初检查各项计划制订情况, 期中检查计划执**况,期末对工作进行总结, 学年结束对创建工作进行大规模总结表彰。

(二) 教务处 1、 学校教务处、 总务处、 学生处和各教研组等部门为创建工作职能部门。

2、 各科(主要是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学科)教学有机地开展环境教育课堂渗透, 做到教案有记录, 渗透有效果。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科任教师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班或任教年级全体学生参加的环境知识专题讲座。

3、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科技活动小组有开展环保专题的计划和专门活动内容。

4、 在学期、 学年考试中, 各科应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环境教育测试,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教研组必须在试卷中体现。

5、 开展环境教育科研工作, 鼓励师生撰写有关环境教育**, 争取每学期有一定数量文章在有关刊物、 报纸发表。

(三) 总务处 1、 做到在校内停止使用一次性快餐饭盒, 不用或少用不可再生的生活及学习用品。

2、 制定保护环境、 爱护学校绿化有关管理条例。

3、 加大学校对绿化环境的投资力度。

4、 保证可绿化地均能得到绿化, 绿化覆盖率在 40%以上。

5、 对现有绿化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 增强立体绿化感觉, 增加绿化艺术性, 突出体现美的效果, 绿化环境要上档次上水平。

6、 绿化区采取学校规划管理, 划段分班保护, 落实责任的做法,开展美我绿化区, 护我绿化区活动。

7、 加强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教育, 制订学校卫生标准及卫生管理条例, 做到校园净化、 课室整洁、 厕所干净无臭味、 食堂符合卫生标准, 消灭卫生死角, 垃圾袋装化。

(四) 政教处 1、 组织师生参加市、 区、 街道的环境保护活动, 自觉向周围群众宣传环保知识, 调查、 监督社区污染问题。

如组织进行环境调查、开展环保小报告、 小**评选、 环保知识测验、 环保摄影比赛, 邀请有关专家讲座、 报告, 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等。

2、 每学年举办一次环境教育活动周。

3、 教育学生不乱丢、 乱倒垃圾、 不高声喧哗, 自觉节约能源,教育教师校内不吸烟, 争取成为无烟学校。

4、 设环境教育宣传栏、 班级环保专版, 在植树节、 环境日有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5、 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模范班级和个人标兵等评比活动。

2023年创建健康学校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身心健康既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卫生组织 who 倡导的经济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现代文明小康社会 现代文明城市已成为一项国际性运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校致力于改善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校卫生健康工作水平...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三 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1 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角,充分利用板报 广播 图书室 远程教育设备介绍 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 植树节 世界环境日 爱鸟周等,组织主题宣传活动。2 发动学生,组织 儿童环保宣传队 3 成立环保小队。学校组织部分具有环保意识...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是校园建设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时刻要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提高校园绿化美化水平,为学生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 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良好的国民素质应该包含保护和热爱环境的素质。新世纪人才应该是有能力促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