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发布 2022-05-12 06:53:28 阅读 2063

北京市崇文教育研修学院吴琳。

老师们在备课之前,要认真学习两份资料:

一)学习新课标,借助《各学段教学目标序列表》了解第一学段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所承担的任务,做到心中有目标。

课标中关于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

二)认真研读教参,在《说明》部分,写出了这套教材的编写意图、特点及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全局。教参中每一课都有具体提示,甚至给出“教学设计”片段,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

本学期教学进度见另外上传的进度表。

以下从七个方面对“一年级上册”教材做一介绍。

一、全册教材概貌:

人教版教材有这样一些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1、 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同时认识70个常用汉字,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2、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从识字(一)开始学习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

3、 本册书识字量大,主要是依据新课标来的。课标中规定低年级识字1600-1800,两年平均到每册就400了。是从400中提取出来的。

写的难度小,但要认的比原来大大增加。课标对低年级识字和写字是这样说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比京教版写得少)。少写,体现了减轻负担,有利于把识字、写字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也有一个弊端,即识、写不能同步。

4、 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

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比如,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

新课标是2023年开始的,先期实验区的老师们反馈回的信息是:识、写最好应同步。这种“识、写不同步”的情况只在一年级上册出现。

如p48,上面是要认的12个字,写的三个字中只有“木”、“禾”却不是这课的,而是前一课p45的。有可能写的不是这课的,在教学的时候怎么办?

可以这样:教写的时候先复习前课的这个字,再写。不好解决的是字义,可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复习。

到一年级下册这种情况就好多了,即使不是这课刚认的,也可在这课里面找到。

5、 每课课后的练习呈现形式,与“老人教版”和“京教版”都有所不同,采取的不是序号,而是图标的形式。这是这册书中的一个改革,体现了课标中的一个新的理念: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使得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看了之后就觉得非常亲切,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教师可以看一下教材)

但这些图标,有的没有提出要求让你做什么,如p91,只有图标,没有题干。我们可以从小女孩说的“一朵花”分析出,这个题实际上是让学生用量词来说生活中常用的词语。

二、入学教育:

本册入学教育一共有四幅图,第一幅是跨页图,介绍这幅图的时候要注意联系学校的实际。让学生熟悉一下校园的环境,了解一下学校的一些常规。在看图的时候,老师们要提示观察两个孩子的活动:

操场上的一个女生在浇花,一个在扫校园,这是编者特意设计的,要引导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学校,要为学校和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体现了课标中情感方面的一个教育。

第二幅图,这是上语文课的情景,可以叫《学习语文很快乐》。这里既有图、又有拼音、又有汉字。这里体现了这样的编辑意图:

语文课要做什么,我们学拼音,是为了识字,识字了,就可以看课外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结合这幅图还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有趣的语文课外活动。

第。三、四幅图,是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可叫:《良好的读写习惯》,老师要引导学生模仿图上的小朋友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了解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三、汉语拼音:

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内容、重点、目标、特点、提示。

不同版本的教材有的先识字后学汉语拼音,有的一边学汉语拼音一边学课文,但人教版仍然采取入学之初集中来学习。这样做的原因:1、认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工具,学会了汉语拼音就可识字,便于帮助学生自主识字。

2、汉语拼音具有正音的功能,此教材面向全国,有利于学习普通话。

内容(四项内容):

一)是拼音的内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拼音方法。

二)是识汉字,这是别的教材没有的,“老人教”也没有。这样编也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学汉语拼音要与识汉字相结合。

在汉语拼音部分安排了70个要认的汉字。在把握时注意,不要求写,只要求认,不教笔画、偏旁名称,让学生整体识记。如果不这样,教学时间不够,学生负担也重了。

三)是借助拼音读一些词语和句子。这些词语和句子可以放手让学生拼读,因为声母、韵母都是学过的。

四)是安排了儿歌。这些儿歌老师在教学时要掌握一个原则:不要占用过多的时间。

这些儿歌中好多音节是没有学过的,老师要带着学生读。这样安排,一是想通过儿歌再现字母和音节(尽管有的没学过),达到复习的目的;二是想借助儿歌发展学生的语言。因为孩子入学前语言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却因学一个月拼音给割裂了。

三是增加趣味性。四是渗透情感、品德方面的教育。

学儿歌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标红的音节,这些标红的音节都与我们学过的字母有关联,再从中找出学过的音节复习一下,可跟着录音读(人教社读者服务部有录音磁带),也可鼓励学生背一背,但背诵不做硬性要求。

拼音教学重点(两个重点):

1、学拼音;2、识汉字。其中学拼音是重中之重。

拼音这部分要达到(三个目标):

1、 通过教学能让学生读准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

2、 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注意只抄写,不默写。

3、 能借助汉语拼音,借助汉字,学习普通话。提示:汉语拼音检测学习效果时,不要出默写字母和音节的题目,一定不要考查学生标声调的方法,不要给生字来注音。

可以采用给图和音节连线等形式考查认识否。

“汉语拼音”部分的特点:

1、 本册汉语拼音的编排采取由易到难,有规律可循的编排原则。

以“读词读句”这项内容为例,“由易到难”的原则体现在:

p11、p13:单音节词语;(爸爸、妈妈、我)

p17:一些双音节词语;(荷花)

p27:出现句子。你、我、他等人称代词也出来了。(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p29已有三个短句了;(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

p31:由短句过渡到比较长的句子,读起来不容易,比前面的三个短句要难多了。(课后,大家一起叠飞机,做贴画,捏泥娃娃,有趣极了。)

p36:图下面的两句话可称为一段小韵文。(远处一座座山,近处一块块田。左边一片树林,右边一座果园。)

p39:一段话,句群,由四句话组成。(老师教我们用计算机画画。小文画了一朵红花。小青画了一只白鹅。我画了一条美丽的彩虹。)

这些内容体现了本册教材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

有规律可循”体现在:

p8-9:上面是三个单韵母,下面两个大字母是声母的y、w。就大的字母来说,韵母用红色,声母用蓝色,整体认读音节都用紫色框框起来。

2、 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例一:过去我们使用“京教版”或“老人教”版教材,“y、w”是单编一课的,在这册教材中,把“y、w”提前到韵母“、u、ü”一块儿学,减少了头绪,节省了教学程序。这样安排,一是因为“y、w”与韵母“、u”同音。

第二,编者认为,提前学“y、w”,能提前学好多音节。

例二:p20,拼读的呈现形式有变化。过去用的教材,都在这里给出拼的过程,而这册教材是把拼读后的结果展示给学生。

ze、zu、zuo,摆出来的是结果。但这意思并不是让你去直呼,而是要模仿上面的拼读方法去读。编者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拼读结果多次让学生见面,有利于学生以后用音节来识字,以后识字学生看到的是音节,是拼的结果,而不是拼的过程,以此来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

3、 安排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原来的教材(“老人教”、“京教版”)都有很多图,既能表音,又能示形(比如学“ü”就配一幅小鱼吐泡泡的图)。本册教材在“老人教”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这也是我们原来用的“京教版”教材所不具备的,即设计了很多具有情境的图画。

如:p8-9:第一,可利用这幅图来学习拼音,利用图上的事物来记字母的形或音,如“鱼”吐泡泡;小树的树杈和树干;树上的乌鸦;小木屋的屋顶等。

第二,借助这幅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衣服前襟的衣扣、贴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找找哪些事物像我们学的拼音的形状;第三,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第四,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带有情境的图画,比一对一的图更有趣味性,这种编排形式也体现了课标的理念,即:学习的目标不光是知识,还要兼顾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bpmf》介绍

b p m f 资料。介绍。声母,是使用在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 不可任意延长 而且不用于押韵。汉语各大...

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bpmf》介绍声母

b p m f 资料。声母。按发音部位分类 发音部位 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双唇音 b p m 3个 唇齿音 f 1个 舌尖前音 z c s 3个 舌尖中音 d t n l 4个 zh ch sh r 4个 j q x 3个 k h 3个 按发音方法分类 发音方法 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本册教材包括 入学教育 识字 汉语拼音 课文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教材的编写以最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 科学性 时代性 趣味性 广泛适用性等特点。教材新增了 日月水火 天地人 等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