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发布 2022-04-02 20:46:28 阅读 9687

(此方案仅适合于2023年春季参加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试点学生使用)

一、课程性质及改革思路。

在开放教育试点过程中,巳经把“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全过程的监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工作的突破口。落实好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形成过程。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考试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避免平时教学、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相脱节。

成本会计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自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在内容和学习上表现为理论性、操作性强,难度较大,学生要掌握本课程的精髓,必须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应用”上下功夫。作为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考核测评也应体现这一教学要求,突出应用,本次考试改革将突出这一点。

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1.加强学生平时学习,避免学生期末考前突击学习现象的发生。开放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在职**,学生的年龄结构多样,固有的工学矛盾产生的是可用学习时间的零散性,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利用好可用学习时间,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改变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率。

2.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整体设计。在体现两种测试不同的测试目标和作用的同时,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其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构成和谐的考核整体。

3.形成性考核通过**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进行。这样可以敦促学生平时学习并及时完成任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形考任务的及时布置与提交;及时反馈,包括形考任务答案、分数及教师反馈意见;方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促进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培养信息素养等。

4.突出“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体现课程的培养目标。成本会计主教材共十六章,涉及具体实务操作问题的核算内容就占了十三章,只有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没有涉及到,其他如要素费用的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等内容,都是以账户形式出现,围绕具体实务操作问题的核算展开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这几章的内容都是以图表的形式介绍企业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由此可知,实务操作在本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引导和督促学生平时动手做练习,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考核方式。

本次改革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50%,实行双及格制。形成性考核由五次形考任务组成。

三、形成性考核。

1.目的。成本会计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性,通过形成性考核,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促进学生平时自主学习。通过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本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2)加强对地方电大教学辅导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教学落到实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推进学生会计业务操作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2.比重:5次,共计50分,占总成绩的50%。

3.形成性考核基本要求:

4.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每次形考任务为100分,占形考成绩的20%。

5.形式:在**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进行,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相关题目和要求,学生完成答卷,由评阅老师评卷,考核成绩评定后记录到计算机形成性测评系统中;如果学生对答卷不满意,在一定时间内可多次参加考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学生的最末一次考核任务是其完成最好的,因此评阅老师只评阅学生提交的最末一次考核任务。

6.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按顺序完成每次形考任务。

7.操作:所有形成性考核题型均由**电大编制,统一提供。

8.完成单元考核任务时间:180分钟。

9.样例:某厂生产a、b、c三种产品,其中a、b产品本月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如表1所示。c产品无期初在产品。三种产品本月发生费用资料如表2所示。表1表2

各种产品本月产品产量,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程度如表3 所示。

表3a产品耗用的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b、c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则是随着加工进度逐步投入的产量。

要求:按约当产量比例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填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编制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a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 件在产品: 件完工程度: %

b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 件在产品件完工程度 %

c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数量: 件。

答案: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a 287500

—b 187500

—c 283151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a 287500

—b 187500

—c 283151

a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2500件在产品625件完工程度80%

b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3125件在产品1750件完工程度50%

c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数量4000件。

四、终结性考试。

1.主要目的:终结性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的理解与把握。

2.方式:终结性考试运用考试系统进行(无纸化)。

3.比重:1次,占总成绩的50%,考试满分100分。

4.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5.题量及题分:

单项选择题 30个×2=60分。

多项选择题 10个×2=20分。

判断题 20个×1=20分。

6.方式:闭卷。

7.时间:60分钟。

8.样例:(1)单项选择题。

某工业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1%,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3000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费为( )万元。

a.29 b.30 c.32 d.33

答案:b(2)多项选择题。

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

a.废品损失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三包损失 d.非常损失。

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答案:abe

(3)判断题(1分)

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素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答案:×五、课程考核综合成绩的确定与管理。

1.形成性考核中五次任务总的合格成绩为3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30分者,形成性考核成绩为无效成绩,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反之,形成性考核成绩达到30分及以上者,方可参加终结性考试,学生获得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为有效成绩。

成本会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方案

一 课程性质。落实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形成过程。课程考核与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考核形式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避免平时教学 形成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相脱节。成本会计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 专...

成本会计考核方式

平时30分 1 出勤10分,2 课堂练习20分期末试卷 闭卷70分。考核内容 课程中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 第七章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和综合题。qq群 92668432 成本会计 考核要求 一 单项选择题 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二 多项选择题...

成本会计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案

一 考核内容。1 形成性考核手册 作业 本课程作业共分四次 第一次涉及到教材第一章 第五章内容。第二次涉及到教材第六章 第九章内容 第三次涉及到教材第十章 第十二章内容。第四次涉及到教材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内容。2 学习过程。a 本课程本学期辅导课安排共四次 第一次 9月17日。第二次 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