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23年备考策略

发布 2022-03-27 15:20:28 阅读 7665

一。 数据分析。

表1. 2016-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分析(全国卷ⅰ)

注:①②指教材必修。

一、二、三)

表2. 2016—2023年高考生物考点分布及分值分析(全国卷ⅰ)

表3. 2016—2023年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点考查频率分析。

比较发现,近三年必考内容中,试题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是:

必修一:细胞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细胞代谢;

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基因的本质;

必修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保护;

选修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选修三:基因工程。

二、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1、难易度分析:近三年试题总体不难。如:

2023年第题、17年第题、18年第等,且遗传题难度明显减小。易中难比例大致在5:3:

2,大部分题目属于中等偏易题,难题比例小,无偏题、怪题。整体试卷难度系数维持在0.6-0.

66之间,相对稳定。基础题、中等、难题在试卷编排时不是按照试卷的顺序出的,有可能将基础及中等部分放在难题的前,或者放在试卷的后半部分,所以在做题时学生不要被难题吓住,不在难题上花费太多时间,要顾及后面能拿分的题有时间处理。

2、考察内容分析:以前未考过不代表高考不考,平时复习的时候要注意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范围和要求,做到科学全面的复习。另外要特别注意除了教材正文外,旁边思考题、课题背景、课题延伸拓展甚至每个专题前的序言介绍都不应忽略,做到细致全面的复习,不能有知识点的遗漏,如今年高考选修三考到了基因工程的序言部分博耶和科恩的重组dna表达实验相关内容。

选修内容考查还应注意结合必修模块的考查。选修一模块考查多数是以教材基础知识和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和步骤、试剂及选材选择等方面为主,同时,不宜作过多延伸拓展,以教材为主,抓住原理、清楚选材及试剂、步骤流程等。在选修三模块中,主要还是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特别重视专有名词的考查,注意与必修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查。

3、题型分析:

1)图形图表曲线题:通过多种形式(曲线、数据表、图例等)考查学生学生理解、识图、获取图中相关信息,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及计算能力。16年第30题:

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曲线、基因工程运载体图形共2道;17年第3题:不同激素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曲线、第5题: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关系曲线、32题: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图共3道;18年第4题药物与细胞增殖关系曲线、30题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关系曲线、32题杂交实验结果**共3道。

发展趋势:在选择题和非选题中,一定会出现图形、图表、坐标曲线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应用能力;可能出现要求绘制图表、图形的问题,来考查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2)实验设计题年高考题题均出现了较高要求的实验设计题。18年32题遗传题要写出判断基因位置的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考察学生对遗传学原理的应用和逻辑表达能力。17年第29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确定一种新病毒的核酸类型,全部是文字表述,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这类题型常常联系教材代谢、遗传、调节方面的知识,创设相应的实验情景,考查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而遗传规律和细胞代谢与实验设计结合的题型仍然是试题中难度系数较大部分。

发展趋势:①侧重**性实验的考查;②对实验操作步骤的理解,实验条件和结果的分析及语言表述,文字表述的问题会有所增加;③注意实验结论用图形或图表表示,考查学生图表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及理解能力。

4、以三大能力考查为主。

近几年新课标理综生物试题围绕能力立意考查学科素养,具体到解题和答题时则注重思维过程和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考查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熟悉和透彻理解能力;

二是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三是考查实验与**能力;

2023年高考备考策略。

1.务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课堂是生物复习的主阵地,老师是最好的导师,学生要听从老师的指导,有少数学生喜欢脱离老师,自己另起炉灶去学习备考,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的成功者极少,效率不高。正确的做法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回归教材,结合资料书,脚踏实地去复习,全面细致落实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并做到透彻理解,梳理清楚各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不留知识漏洞。尤其研读课本时不能跳跃式阅读,即遇到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就一字不看,这样非常容易造成知识盲区。

一旦考到了被忽略的内容,就会让人措手不及。考生还可以在课本上不断地做一些简单的批注,把一些重要内容语句中要关注的字词做些简单地标记,注重观察分析教材中的一些**、相关信息、知识链接、科学史资料等,这样每次看课本的时候都会感到有新的收获。总之,在高考之前,一定要认真地研读课本,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

在基础知识牢固的前提下,考生要善于抓住知识的联系,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助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个知识板块,也能很好应对试题的综合性考查。千万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

2.提高解题速度和技能。

放弃偏题、难题、怪题,多做基础题,由基础题再到中等题,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题的能力。

教师可根据考纲中能力要求来精选好题练,重点放在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试题上面。平时帮助学生合理分配习题练习的时间,定时练。学生也可把作业当成模拟考试,不要边翻书边做,或者做几个问题又分心去做别的事情,做题时间不完整,这样很难在考试做到时间分配心中有数。

同时加强知识的记忆,记得越熟,考试时回忆知识所用时间短,解题速度快。

考试和平时训练时,题目拿到手后,不着急动笔,先对试题有个整体初步分析,大概清楚它属于哪种题型,是难题还是容易上手的题,大体把时间合理分配,保证选择题尽量不丢分,简答题尽量不留空。审题的时候,题目的信息要扣全、扣准,充分理解,结合信息准确联系教材知识,综合思考,具体作答,不能忽略信息,将课本知识生搬硬套。有时学会在题目中寻找答案。

答题时一些专业术语要规范准确使用(背书时熟记教材原字原句),原因分析类的答案要组织好语言,表述有逻辑,答题重心把握准,符合生物学原理。注意卷面整洁,字体整齐,赢得同情分。考完后拿自己的答案和参***比较,看自己的答案和参***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知识选择和参***是否一致。

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参***相差甚远,一定要搞清自己错在**,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理解错误,是题型特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方法不熟悉。弄清问题症结在**,然后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只关注分数,只满足于知道这个题目答什么,而忽视自己不该忽视的东西。多反思,总结经验和方法。

将易混淆的问题找出来比较区分,同类问题分析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经验。注意把错题、好题进行分类整理,按知识点、关联性等归纳,方便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记录错题、好题时,一定要记录解题思路,时常把错题和好题拿来进行自我小测验,加强复习。

3.自信迎考,不骄不躁。

在高考复习中,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紧张、焦虑,不自信。尤其每次月考后,考生的情绪波动较大,不利于专心复习备考。所以考生要学会接受、理解、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现实,在积极努力的同时,要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的平常心。

有郁闷、焦虑、痛苦时,可以向家属和朋友倾诉,也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也可适当通过体育活动、文娱活动自我宣泄,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的平衡。在那些紧张,让你放松和愉快的事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学习繁重之余,适当抽出一点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正确地认识高考,高考只不过是人生过程中的一次特殊的经历,对于高考,我们尽全力去争取,去努力,寻得最好的结果,只要问心无愧,那样你就算成功了!

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23年高考备考策略

一 试卷双向细目表。二 试题特点。试卷突出体现对基础知识 能力的考查和对主干知识的覆盖,特别注重对生物概念 生物原理及生物思想等科学素养的考查。选择题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非选择题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 逻辑分析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能力等 选修部分立足科技前沿,回归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历年解析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23年高考命题走向

掌握ne5000e 80e 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 80e 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 80e 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 80e 40e升级操作。第六章2004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05年高考命题走向。第一节2004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及2005年高考命题走向一 ...

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2013年高考已结束,而今年的高考试题是我省首次采用宁夏卷,就理综各学科而言,在题型和分值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面我就今年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及对今后的教学 复习作一简单分析 生物试题就大的变化而言,首先在分值上由原来的76分增加至今年的90分。其次,考试题目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75分,选考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