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妙。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三、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 si al fe
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4、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5、元素符号的书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金属元素。
6、元素的分类非金属元素。
液态。固态。
气态。稀有气体元素。
7、元素周期表。
四、离子。1、核外电子的排步——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a、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
b、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
c、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
4、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5、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xn+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
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九年级化学知识重点。
一、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物质的分类。
单质。纯净物。
化合物。混合物。
二、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3、硬水和软水。
1)区别: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2)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或蒸馏。
三、物质的分类方法。
1、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
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四、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及水资源污染:主要水体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3、爱护水资源——节水标志。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的办法:a、减少污染物的产生b、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
空气。1、法国的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证实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混合物:(宏观)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成分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微观):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4、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5、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成分,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6、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7、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
8、三大大气污染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
9、空气污染的危害:
1)严重损坏人体健康;
2)影响农作物生长;
3)破坏生态平衡。
10、保护空气的措施: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使用清洁的能源。
3)积极的植树、造林、种草。
九年级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 常见物质的颜色。1 常见固体物质的颜色。2 常见溶液的颜色。3 常见沉淀的颜色。二 常见物质名称 俗称 化学式。三 常见化合价记忆口诀。一价cl h k na ag 二价o ca ba mg zn 三al四si五价p 二三fe 二四c 二四六s都齐全 cu hg二价最常见 单质零价记心间 负一n...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酸的知识点
下面这篇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酸的知识点是小编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化学而整理的,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1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2 酸 除硝酸 金属盐 氢气 置换反应 zn h2so4 znso4 h2fe 2hcl fecl...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单质碳的性质。15.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16.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 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可燃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o2 co2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燃烧不充分 或氧气不充足 2c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