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

发布 2022-03-24 21:12:28 阅读 7348

《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2.通过**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薄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透镜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准备。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凸透镜成像的必备知识,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本节也是光的折射的应用实例,因此本节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或直接概括结论,或结合讨论、阅读,接受并认同有关结论。同时,在活动中也应让学生了解运用实验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活动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光的会聚、发散。

三、教学策略。

由日常生活中和现象引入,对透镜的认识由外观到其特征概念,从对光线的一般偏折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到三条特殊光线,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要符合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教学中不应只是从理论加以介绍,特别重视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各种术语名词和偏折规律。通过学生**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以及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并学会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本节教法以实验法为主,讲授法和讨论法为辅,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判断透镜种类的两种方法和三条特殊的光线,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课件、凸透镜、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等。

五、教学过程。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

透镜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 主光轴 焦点和焦距。2 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聚 发散。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 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现象

博雅智训 独家学习资料之 初二精华班专用讲义 2011年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部分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1.透镜。1 名词。薄透镜 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 o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 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焦点 f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八年级物理透镜

通江中学刘俣辛。透镜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透镜是上一章第三节课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实例,是照相机 投影仪 显微镜 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本节主要是向学生介绍透镜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 透镜对光的作用,为下两节 生活中的透镜 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打好基础。教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