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新课标全国模拟卷 化学

发布 2022-03-24 14:31:28 阅读 5096

全国新课标模拟卷理综(化学)

袁志辉 138

7.下列指定类别的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 (

a.丁烷b.丁烯 c.丁醇 d.丁酸。

答案:c解析:丁烷有2种[ch3ch2ch2ch3,ch3ch(ch3)2];丁烯有3种[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2];丁酸有2种[ch3ch2ch2cooh,(ch3)2chcooh];丁醇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ch3ch2ch2ch2oh,ch3ch2chohch3,(ch3)2chohch3,(ch3)3coh]。

8.下列依据反应事实作出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nah中氢为-1价,水中氢为+1价,发生归中反应生成中间价,反应为:nah+d2o=naod+hd↑,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3g·mol-1,a项错误;氯的常见化合价为:

-1,+1,+3,+5,+7,kclo3中氯为+5价,歧化时反应时生成相应的**和低价,故发生:4kclo3 → kcl +3kclo4 ;硫的常见化合价为:-2,+4,+6,硫在碱中发生歧化反应时,为邻近的低价和**,如:

3s+6naoh = 2na2s + na2so3 + 3h2o,c项错误;该反应氧化剂为kclo3,氧化产物为kio3,氧化剂的氧化性一定大于氧化产物,d项正确。

9.“双吸剂”是一种吸收水和氧气的脱氧食品保鲜剂,主要成份为铁粉、碱性粒子(生石灰)、无机盐(氯化钠)、活性炭等。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双吸剂”中的无机盐和生石灰都有吸水作用。

b.“双吸剂”吸收水时,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c.吸收氧气的过程中,铁粉作原电池的正极。

d.炭粉上发生的反应为:o2 + 4e-+2h2o=4oh-

答案: d解析: “双吸剂”中仅生石灰有吸水作用,a项错误;“双吸剂”吸收氧气时,发生了原电池反应,b项错误;吸收氧气的过程中,铁粉作原电池的负极。

10.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x>y

b.若z的最**氧化物遇y的氢化物溶液混合后有气体放出,则w的氢化物不稳定。

c.若y、w的质子数之和为23,则z能形成碱性氧化物

d.若x能形成两种常见液态化合物,则w单质的溶液有漂白性。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意在考查分析能力。

由原子半径递变规律知a正确;b项中z是硅、y是氟,w是硫,h2s不稳定,b正确;当y、w的质子数之和为23时,y是氧、w是磷、z是铝,al2o3是两性氧化物,c错误;d项中x是氧元素,w是氯元素,氯水有漂白性,d正确。

11.已知溴酸银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在不同温度下溴酸银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加入agno3固体,可使a点变到c点。

c.a点和b点的ksp相等。

d.c点时,在t1、t2两个温度下均有固体析出。

答案】c解析】由于溶解时吸热,故温度升高,溶度积增大,则t1<t2 ,a项错误;加入agno3固体后,溶液中ag+浓度增大,b项错误; a、b两点均处于温度t1条件下,溶解度常数不变,c项正确;t1时c点析出固体,而t2 时溶解仍未达到饱和,故无固体析出,d项错误。

12.下列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烧杯、量筒、容量瓶用于溶液配制时,均可直接溶解溶质。

b.受热的试管、烧杯、坩埚、蒸发皿均可放在实验台上冷却。

c.容量瓶、滴定管、长颈漏斗使用前均要检漏。

d.用托盘天平称量纯碱、胆矾、食盐时,在两托盘上垫等大的白纸称量。

答案】d解析】量筒、容量瓶用于溶液配制时,不可直接溶解溶质,a项错误;受热的试管、烧杯、坩埚、蒸发皿均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冷却,一般垫石棉网,b项错误;长颈漏斗使用前不需要检漏,c项错误;纯碱是碳酸钠、胆矾是硫酸铜晶体、食盐是氯化钠均不是易潮解的物质,在两托盘上垫等大的白纸即可称量,d项正确。

13.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答案:c解析:选项a中方法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干燥布条褪色,a项错误;hcl极易溶解于水,④中导气管直接插入水中,会引起水的倒吸,b项错误;③**现红棕色气体,证明硝酸被还原,硝酸表现氧化性,c项正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③中导气管不能插到底部,且④中导管会引起水的倒吸,d项错误。

26.(14分)乙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备。发生的反应如下:

在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p2o5,并注入10.0g 92%的乙醇,采用两种加热方式进行两次实验,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出水口为(填“a”或“b”)_2)若实验中采用70℃水浴加热方式,还需要仪器有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

3)浓硫酸的作用是三颈瓶、收集瓶中的液体经检验为磷酸三乙酯,写出三颈瓶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实验1 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2 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褪色。实验1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是可以推断:

以p2o5作为催化剂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

5)实验1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增重4.48 g ,乙烯的产率为。

答案】(1)冷凝导气(1分) a(2分)

2)烧杯、温度计(2分)

(3)除去乙烯中的水蒸气(2分)(2分)

4)乙烯(2分) 较高温度下或直接加热(2分)

(5)80(2分)

27.(14分)锌焙砂是锌精矿经焙烧后所得的产物,主要含氧化锌、硫酸锌,有少量feo、cuo、nio杂质,是炼锌最主要的原料。安徽某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提取金属锌的实验流程:

1)酸浸得到的溶液中除zn2+外,还含有的金属阳离子 (填离子符号),需要用到240 ml 4 mol·l-1 h2so4,用18.4 mol·l-1 h2so4浓硫酸配制该溶液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2)净化ⅰ操作需要加入h2o2,控制溶液ph在4左右,发生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沉淀的主要成分是。

(3)净化ⅱ得到的cu、ni,需要进行洗涤操作,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锌外还有___

4) 可用电解沉积硫酸锌溶液的方法制备锌,若在在阳极产生13.44l(标准状况下) 氧气,在阴极析出锌的质量为。

5)上述工艺中,如果不设计 “净化ⅱ”,造成的结果是。

答案】(1) cu2+、ni2+、fe2+(2分,答不全给1分) 250 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等(2分)

2)h2o2+2fe2++2h+==2fe3++2h2o(3分) fe(oh)3(2分)

3)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bacl2,如无白色沉淀,则洗干净(2分) h2so4、znso4(2分)

4)78g(3分)

5)最终得到的产品中含cu、ni杂质。

28.((15分)尿素[co(nh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1)工业上,尿素可以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

2)图1所示是n2(g)和h2(g)反应生成2mol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

在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在该条件下,合成氨的化学平衡常数k

在10~12 min,通过使合成氨的化学平衡向填“正反应”、“逆反应”、“不移动”)方向移动。

4)当氨碳比=4,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 b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答案】(1)2nh3+co2 co(nh3)2+h2o (2分)

(2)n2(g)+3h2(g)2nh3(g) δh=-92.2 kj·mol-1 (2分)

3)①mol·l-1·min-1(或0.01125mol·l-1·min-1)(2分) ②104(l·mol-1)2 [或1.3×104(l·mol-1)2] (2分) ③增大压强(2分) 正反应 (1分)

4)小于(2分) 30%(2分)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锰及化合物在现代工业及有极其重要的用途。

2019全国化学新课标卷

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 caco3 2ch3cooh ca2 2ch3coo co2 h2o 13 短周期元素w x 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

2019新课标全国模拟卷

20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新课标全国卷 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 柯里在 科学 杂志发表了研究 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研究者对一种名叫 真菌蚂蚁 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 真菌蚂蚁 依靠种植不同...

全国卷2019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含答案

2016新课标卷高三模拟试卷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 卷阅读题 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地域歧视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楚玉当着他的面说齐人 善盗 虽属故意羞辱,但也说明当时已存在地域歧视。地域歧视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