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句诗表明。
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
b.坐在地上的人相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是运动的。
c.人在地球上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以上说法都错误。
答案:bc2、地面观察者看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a.向前运动b.向后运动。
c.倾斜落向前下方 d.倾斜落向后下方。
答案:d3、下列几种情况下的物体,哪些情况可将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
a.游乐场中,坐在翻滚过山车中的小孩。
b.确定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位置。
c.研究门的转动。
d.研究正在将货物吊起的起重机的受力情况。
答案:ab4、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
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
d.如果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说法都对。
答案:d5、下列关于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号弹在夜空划出的痕迹就是信号弹运动的轨迹。
b.画出信号弹的s-t图线,此图线就是信号弹的运动轨迹。
c.运动物体的s-t图线是曲线,则运动物体的轨迹也是曲线。
d.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就是运动物体的轨迹。
答案:a6、小华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中,则图1—2—6中可以表示他的运动情况的图线是。
a b c d
图1—2—6
答案:b7、如图1-2-9所示,甲中,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 cm,则自0时刻开始:
甲乙。图1-2-9
a.0.2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方向向___经过的路程是___
b,0.6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方向向___经过的路程是___
c.0.8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__经过的路程是___
d.1.0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方向向___经过的路程是___
答案:7 cm 右 7 cm 7 cm 右 10 cm 0 20 cm 7 cm 左27 cm
8、一列火车从站台开出后,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头5 s通过的位移为50m,则5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第5 s内的位移为20m,则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
0 s到4.1 s内的位移为1.8 m,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0 s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思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不难求出各段内的平均速度,时间间隔越小,越能精确地描述在该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δt→0,即可求出瞬时速度.
答案:(1)5 s内的平均速度是10 m/s;
(2)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20 m/s;
(3)4.0 s到4.1 s内的平均速度是18 m/s;
(4)4.0 s的瞬时速度约为18 m/s.
9、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相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
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
d.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是8.71 m/s
c.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0.92 m/s
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
答案:abd
10、一辆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计显示的读数为72 km/h,在一条与公路平行的铁路上有一列长为200 m的火车与轿车同向匀速行驶,经100 s轿车由火车的车尾赶到了火车的车头.求火车的速度.
解析:设火车的速度为vl
轿车的速度为v2=72 km/h=20 m/s
由分析知:轿车相对火车的位移为200 m
列方程v2t-vlt=200 m
解方程得vl=18 m/s.
点评:本题是做匀速运动的两个物体的追及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关系.
1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解析:因为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故a、c正确,b错;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故d正确,所以a、c、d正确.
点评:深刻理解矢量的物理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走了3 m
b.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 m/s
答案:b13、如图l-3-1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根据图象求出:
图l-3-1
(1)0~2 s内,2 s~6 s内,6 s~8 s内物体各做什么运动?各段速度多大?
(2)整个8 s内的平均速度多大?前6 s内的平均速度多大?
解析:(1)0~2 s内,物体的位移均匀增加,物体做匀速运动,速度等于该段的斜率v1=2,5 m/s;2 s~6 s内,物体的位移不变,说明物体静止;6 s~8s内物体的位移均匀增加,物体做匀速运动,速度等于该段的斜率,v3=5 m/s.
(2)平均速度公式v=,整个8 s内的平均速度v===1.875m/s.前6 s内的平均速度v===0.83m/s.
答案:(1)0~2 s:做匀速运动,v1=2.5m/s;2 s~6 s物体静止;6 s~8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v3=5m/s
(2)1.875 m/s 0.83 m/s
14、如图1-4-1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一时间图线.
思路:1点是间的中间时刻,求出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1点的瞬时速度,同理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0和6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不便求出.然后画出速度一时间图线.注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图1-4-1
答案:(1)v1=0.195 m/s
v2=0.40 m/s
v3=0.51 m/s
v4=0.69 m/s
v5=0.70 m/s
(2)以o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
根据第一问计算出的结果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连线得到图象如图1-4-2所示.
图1-4-2
15、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振针每隔0.02 s在纸带上打一个点,现在用此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的频率低于50 hz时,数据计算仍然是按照每隔0.02 s打一个点来处理的.则测出的速度数值与物体的实际速度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
为什么?
解析:当电源频率低于50 hz时,实验中实际时间间隔大于0.02 s,数值计算时如按照实际时间间隔,得到实际速度,若实验时仍用0.
02 s作为时间间隔来计算,实验数值比物体的实际速度偏大.
点评:有关实验误差的分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突破方法是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同学们应该仔细体会,理解.
16、如图l-5-2所示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中,质点a、b、c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aa=__m/s2,ab=__m/s2,ac=__m/s2,其中___的加速度最大.在t=0 s时___的速度最大,在t=4 s时___的速度最大,在t=__s时,a、b的速度一样大.
图l-5-2
答案:0.5 0.375 0.25 a b c 4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解析: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小是δv和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并不只由δv来决定,故b错;加速度增大说明速度变化加快,速度可能增大加快,也可能减小加快,或只是由方向变化加快,故a、c错,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为零说明速度不变,但此时速度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故d正确.
地理必修一1 4章地理练习题
1 4章地理测试。一 单选题 共25题 1.难言岛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地,选址工作长达5年,预计最快2022年建成。难言岛位于罗斯海西岸 下图 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000余种,其中多数物种适应了这里寒冷的环境,罗斯海被称为地球上变化最小的海洋生态系统。难言岛西侧为横贯南极山脉,常年盛行6 7...
数学必修2练习题
数学必修2练习题 选择题。一 选择题。1 右面的三视图所示的几何体是 a 六棱台b 六棱锥 c 六棱柱d 六边形第1题 2 已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 9,则这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 a 1 3b 1c 1 9d 1 81 3 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 主 视图与侧 左 视图分别如右图...
2019新课标练习题
一 填空题。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 和 双重性质。2 语言既是 的工具,也是 的工具。3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 和 的特点。4 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英语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中运用语言的机会。5 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