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我看2023年江苏地理高考

发布 2022-03-20 21:00:28 阅读 7737

我看2023年江苏地理高考试题。

吴江市中学熊安文。

2023年的地理高考成绩已经揭晓,我校地理b级率达73%,与历史成绩的匹配率达到了100%,没有学生的语数外三科达线,选科没有达标的情况。12班的学生基础较差,高考的指标也少。由于学校重视语数外,选修学科保证b级率的策略,地理主要是课堂上充分利用45分钟,尽量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使得他们有更多的精力花在语数外三门上。

高考12班超了十个指标,这和学校所采取的正确策略是分不开的。

综观今年的地理高考试卷,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结合时事热点,考察学生应用能力。

选择题题的冰岛火山灰题的海地、智利大**题以上海世博为材料题关于西南大旱,海洋地理中的墨西哥海湾的石油泄漏等都和最近的时事有关。我在教学中常引入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从地理角度**和分析这些时事,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在遇到今年的高考材料题时,更加胸有成竹。今年的这些高考题目中的材料,我们在平时的练习和讲解中都涉及到了。

2023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回答l~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上面两题实质是考察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以及物质循环的知识是否能够灵活掌握。

2023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5.两次大**。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6.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中国2023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11~12题。

图711.据图7,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12.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023年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早。而新疆堆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1~22题。

2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上面的试题都和今年的热点相结合,但实际上考察的还是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关键是看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以致用,是今年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

二、 选择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体灵活变通能力。

今年的选择题中基本上没有死记硬背的内容,绝大多数题目都要求学生要至少转一个弯,才能得到答案。如第3题的自转线速度的大小,需要通过图中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判断出纬度的高低;第9题需要能够判断脊线和槽线,只有判断出了脊线,结论就出来了。

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

图2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4.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图6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69.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b.kmop线c.kmnq线d.krq线。

10.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以上题目,死记硬背不起作用。第3题先通过6月22日太阳高度角,得出丙在北回归线上,甲在北半球,而冬至日太阳高度角小,因此纬度高。通过冬至日太阳高度,知乙在南回归线附近,因丁此时的太阳高度高于甲在夏至时的太阳高度,得出丁的纬度不及甲。

这样纬度高低就清楚了。第9题主要是要找到等高线向低处突的连线。

三、 综合题偏基础,重点考察学生答题方法和技巧。

27题的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一道常规题目,要求学生平时要记住。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这种题目在回答时一定要全面,点数多,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回答问题时,要提取**,图像,和文字材料中的有用信息,转化为答案的能力。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图1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图14图15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4分)

几道综合题,不少答案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因此,我们在平时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地理高考中注意事项。

1. 看清题意,找出关键词。如两幅图的坐标,比例尺可能不同,不要以为是相同的。

2. 选择题可先采用排除法,然后找出你觉得最佳的答案。要顺应社会潮流答题。

3. 综合题要先看完材料,再做题目,形成全局观念。避免先看问题,然后找答案的顺序,使得答案不具有联系性,挂一漏万。

4. 最后一小问往往是评价分析题,一定要正反面考虑。无从下手时,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水源、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机械、劳动力、经济腹地、风俗习惯、政策、生物技术等)两方面全面回答。

5. 当材料很多的时候,要高兴。因为你不能够回答的问题,仔细考虑,把材料中的**、图形、文字中的意思归纳一下就是答案。实在不行,抄写某些话上去也会得分。

6. 答题纸**现图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定会在图上画,**中填内容。肯定是要在图表中有所行动的哦,请看清题意,不要会的不做哦!

7. 原则上按照每分一点回答简述题,有几分写几条。静心地把字写好,点写全,阅卷者都喜欢踏实认真的同学,答不到要点也可能给你感情分,鼓励分哦。

8. 到最后,发现答案都没有办法写出来的情况下。可以联系书本中的知识,把相关的内容写上去。出题者可能是换了一个问法,换了一个角度来问,但内容还是不变。

写了有分,不写肯定无分。分数是给动笔的人哦!留下空白,你的人生也会空白失色。

9.答案一定要顺应中国的政治形势,要顾大局,不要意气用事。

总的来看,这是一份有较高区分度的试卷,能够较好地考察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江苏卷评析

试卷评析。胡星荣 江苏省常州市第五中学 一。紧扣 考试说明 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图像考查一直是地理学科。地理试题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包括地理的鲜明特色。全卷共涉及 幅各种类型的图与 关联。地理 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以及初中地理的部分基础内图有 幅,每一题都配有说明材...

2023年高考地理江苏卷试题简析

江苏省常熟中学吴正芳。本文曾发表于苏州 2007年的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在试卷结构 题型 题量方面与前几年相比变化不大,继续秉承前四年总体风格的基础上,又展示了一些新的风貌,对今后的中学地理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试卷的总体趋向是平稳中有创新,在精心构题 能力立意方面更加突出,不偏不怪,具有较好的选...

2023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简评

作者 余珍。地理教育 2012年第08期。考点覆盖面广,主干知识突出。试卷立足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围绕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布题。试卷题型 分值与江苏地理高考考试说明所规定考试内容相一致。综合题设问点多立于地理核心问题,如分布规律和原因 区位因素和条件分析 重大工程的措施和影响等角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