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河北特岗真题附答案

发布 2022-02-28 20:35:28 阅读 9880

2024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2.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教育是(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义务教育。

3.“两免一补”具体是指( )

a.免学费、免杂费、逐步给学生补助生活费 b.免学费、免书本费、逐步给学生补助生活费。

c.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d.免学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每个学生学杂费。

4.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志是( )

a.团结协作 b.为人师表 c.敬业爱业 d.清正廉洁。

5.马老师根据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座位,把成绩好的排在前面,成绩差的排在后面。马老师的做法( )

a.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 b.可以有效地管理班级。

c.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6.程某从小就想做老师,但因犯过失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缓期执行,执行期满后程某得知自己不可能有机会做老师了,但想考教师资格证,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程某当下可以报考 b.程某永远不能报考。

c.程某五年之后可以报考 d.程某经过严格审查之后可以报考。

7.美籍华人谢女士一直资助某山区小学。当地**为了表示谢意,想安排她在学校担任一定职位。下列职位不能安排的是( )

a.校长 b.学科教师 c.教学管理人员 d.教学辅助人员。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明了教学应遵循( )

a.系统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一般来说,进人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都比较急剧,因此教育者应该(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有针对性 d.抓住关键期。

10.校风、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它视为课程,它应属于( )

a.综合课程 b.学科课程 c.隐性课程 d.活动课程。

11.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延续性。

12.孙老师正在上课,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巨响,学生不由自主地往外看,孙老师批评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学上把学生的这种注意叫作(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为了让学生记住马克思生于2024年5月5日。吴老师告诉学生:“马克思一巴掌(18)一巴掌(18)打得资产阶级呜呜(55)叫。”这种认知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调节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 4.个体把已经学到的经验用到内容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类似的其他情境中。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5.珍珍尝试了八次就一字不落地背诵出了《春晓》。为了巩固背诵效果,陈老师紧接着又让她背诵了四遍。陈老师对珍珍采取的知识保持方法是( )

a.及时学习 b.分散学习 c.适当过度学习 d.分散集中。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明确界定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2.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3.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自撤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4.一般来说,学生的品德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这说明德育活动从来就是单方面进行的。

5.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6.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分散复习的效果。

7.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无意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

8.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9.某男教师对某留守儿童实施了性骚扰,学校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4年修订)》,对该教师进行了严肃处分。

10.宋老师为了避嫌,节假日从来不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以免有人怀疑自己私下收了学生的礼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2.简述班主任在建设与管理班级组织的过程中应采取的基本策略。

3.简述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四、按照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简要设计以下短文的教学目标(16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l5分,共30分)

1.某小学为了激励所谓的“差生”,督促他们不断反省自己,积极要求进步,进而取得良好的成绩,给他们戴上了绿领巾。

你认为校方此种做法是否正确?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采取了一种叫“全封闭、半军事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比如学生全天不能出校门,所有活动都在校内进行,只能在特定时间(星期。

六、星期日)出校活动、回家。学校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校外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干扰,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升学率,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请用“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的规律分析上述做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六、写作(30分)

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一书译者序中写道:“好像掘池,有人说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的论述文,题目自拟。

2024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参***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

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3. c解析】“两免一补”是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

一项资助政策,主要内容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4. b解析】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5. 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题目中马老。

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题目中的程某犯了过失伤害罪不属于故意犯罪,因此当下就可以报考。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

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故a项正确。

8. b解析】题干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

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这说明在教学中应贯彻巩固性原则。

9. d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针对这一特征,教育者应抓住个体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施教。

10. c11. a

解析】题干所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2. 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故b项正确。

13. d【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

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等都属于精加工策略。题目中吴老师的做法属于记忆术中的谐音联想法,故d项正确。

14. b【解析】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15.c【解析】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过度学习达到。

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题目中陈老师对珍珍采取的知识保持的方法正是适当的过度学习,故c项正确。

二、辨析题。

1. 【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因此,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2.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后修订为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这两条法律条文不存在冲突,因此,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3.【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我国《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4. 【答案】错误(易错)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其中,品德认识(知)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品德情感(情)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品德意志(意)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品德行为(行)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德育过程最后要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所以不能单从某一方面进行。

5.【答案】错误。

解析】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6.【答案】错误。

解析】相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7.【答案】正确。

解析】凡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例如,有的教师经常组织学生总结各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实也是在从弪验的角度出发研究学习风格。

8.【答案】正确。

解析】所谓定势就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定势的作用有两重性:一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消极的阻碍作用。

9.【答案】错误。

解析】该男教师对某留守儿童实施性骚扰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该学校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4年修订)》对其进行处分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应该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0.【答案】错误。

解析】宋老师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符合“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的要求;但“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认真辅导学生,学生的学习是有个性的、有个体差异的,因而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必须结合起来。所以宋老师节假日从来不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解析】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

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贯彻要求主要有:(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4)发扬教学民主,它包括: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等等。

14年河北特岗真题附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 泛智 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2.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

09年特岗真题

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中学数学教师试卷。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时限150分钟。说明 本试卷分为试卷 和试卷 试卷 为公共基础知识,分值为20分 试卷 为专业知识,分值为130分。试卷 公共基础知识。1.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 a.促进经济增长b.传播文化知识。c.培养人才d....

2024年山东特岗真题

2007山东特岗真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 1.如果一个人喜欢富有创造性地 有安排 有计划的解决问题,凡事乐于自己制定规则,喜欢以自己的做事方式行事,喜欢没有预先建构好的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基于创造性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