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管理学。
一。简述题(每题15分)
1、简述权变管理理论。
2、简述控制过程的基本环节。
3、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异同。
4、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5、简述现代管理的决策过程。
6、简述治理与统治的关系。
二、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比较分析计划与决策。
2.试论组织改革的动因。
3.试评马科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1. 简述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察有关的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环境是解释变量,而管理方式是被解释变量。这就是说,组织所处的环境决定着何种管理方式更适合于组织。比如,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供大于求,集权的组织结构可能更为适合;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供不应求,分权的组织结构可能更为适合。
2.简述控制过程的基本环节: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1确立标准2衡量绩效3纠正偏差。
确定标准。一)确定控制对象:
经营活动的成果是需要控制的重点对象。
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资源投入,组织的活动。
二)选择控制的重点:1获利能力2市场地位3生产率4产品领导地位5人员发展6员工态度7公共责任8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三)制定标准的方法。
统计性标准: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反映企业经营在历史各个时期状况的数据为基础来为未来活动建立的标准。
根据评估建立标准: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和评估来为之建立标准。
工程标准:如机器的产出标准、工人操作标准、劳动时间定额等。
衡量绩效。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主要是要辨别并剔除这些不能为有效控制提供必须信息、容易产生误导作用的不适宜标准,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控制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控制的有效性,建立信息反馈系统,负有控制责任的管理人员只有及时掌握了反映实际工作与预期工作绩效之间偏差的信息,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纠正偏差。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人员、部门、对象,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
3.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异同:
领导与管理共同点:
从行为方式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从权力的构成看,两者都与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有关。
领导与管理不同点:
两者分离的原因在于:管理者的本质是依赖被上级任命而拥有某种职位所赋予的合法权利而进行管理。被管理者往往因追求奖励或害怕处罚而服从管理。
而领导者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和合法权利。
4.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2023年首先提出来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这种理论的基础在于:
员工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他们总是在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对于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有影响。这种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它指出,人们将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
员工选择的与自己进行比较的参照类型有三种,分别是“其他人”、“制度”和“自我”。亚当斯提出“贡献率”的公式(qp/ip=ox/ix),描述员工在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所获报酬的比较以及对工作态度的影响。
公平理论认为组织中员工不仅关心从自己的工作努力中所获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报酬与他人报酬之间的关系。他们对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和别人的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作出判断。如果发现这种比率和其他人相比不平衡,就会感到紧张,这样的心理进一步驱使员工追求公平和平等的动机基础。
5.简述现代管理的决策过程:1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在这一步骤中,管理者必须特别注意,要尽可能精确地评估问题和机会;要尽力获取精确的、可信赖的信息,并正确地解释它;同时,需要注意处在控制之外的因素也会对机会和问题的识别产生影响。
2明确目标:所要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明确,因为目标的这两个方面都最终指导决策者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3拟定方案:
这一步骤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提出备选方案时,管理者必须把其试图达到的目标铭记在心,而且要提出尽量多的方案。为了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案,需要从多种角度审视问题,这意味着管理者要善于征询他人的意见。4筛选方案:
管理者起码要具备评价每种方案的价值或相对优势/劣势的能力。在评估过程中,要使用预定的决策标准(如所要的质量)并仔细考虑每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
另外,管理者必须仔细考虑所掌握的全部事实,并确信自己已获得足够的信息。5执行方案: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管理者还要明白,方案的执行将不可避免地会给有关各方带来变化,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管理者善于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认识这种损害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是为了组织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在可能的情况下,管理者还可以拿出相应的补偿方案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化解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管理者更应当明白,方案的事实需要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6评估效果:用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看是否出现偏差,如果存在偏差,则要找出偏差缠身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偏差的发生与决策过程中的前四个步骤有关,那么管理者就应该重新回到前面四个步骤,对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方案更加符合组织的实际和变化的环境。
如果发现偏差是由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某种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造成的,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加强对方案执行的监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已经出现的偏差不扩大甚至有缩小,从而使方案取得预期的效果。
6.简述治理与统治的关系:首先,治理与统治的最基本的,甚至可以说是本质性的区别就是,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机关;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
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与非**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所以,治理是一个比**更宽泛的概念,从现代的公司到大学以及基层的社区,如果要高效而有序地运行,可以没有**的统治,但却不能没有公共机构的治理。
其次,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7.试比较分析计划与决策:说它们是相互区别的,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
任何组织,在任何时期,为了表现其社会存在,必须从事某种社会需要的活动。在从事这项活动之前,组织当然必须首先对活动的方向和方式进行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但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决策制定过程中,不论是对内部能力优势或劣势的分析,还是在方案选择时对各方案执行效果或要求的评价,实际上都已经开始孕育着决策的实施计划。反过来,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也是对决策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的过程。决策无法落实,或是决策选择的活动中某些任务无法安排,必然导致对决策一定程度的调整。
8.试论组织变革的动因:
外部环境因素:
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诸如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变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等等,都会引起组织内部深层次的调整和变革。
科技进步的影响:知识经济的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对组织的固有运行机制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资源变化的影响:组织发展所依赖的环境资源对组织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组织必须要能克服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依赖,同时要及时根据资源的变化而顺势变革组织。
竞争观念的改变:基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方式也将会多种多样,组织若想要想适应未来竞争的要求,就必须在竞争观念上顺势调整,争得主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内部环境因素:
组织机构适时调整的要求: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与组织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相一致,组织一旦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机构,新的组织职能必须得以充分的保障和体现。
保障信息畅通的要求: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组织决策对信息的依赖性增强,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必须通过变革保障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
克服组织低效率的要求:组织长期一贯运行极可能会出现某些低效率现象,其原因既可能是由于机构重叠、权责不明,也有可能是人浮于事、目标分歧。组织只有及时变革才能进一步直至组织效率的下降。
快速决策的要求:决策的形成如果过于缓慢,组织常常会因决策的滞后或执行中的偏差而坐失良机。为了提高决策效率,组织必须通过变革对决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以保证决策信息的真实、完整和迅速。
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组织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新的发展矛盾,为了达到新的战略目标,组织必须在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做出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9.试评马科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2019管理学真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1.对管理的理解,中西方学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管理就是决策 是哪位著名学者的观点 a 泰罗 b.法约尔 c.孔茨 d.西蒙。2.按...
2019管理学真题
2013年攻读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 822 科目名称 管理学。答案请写答题纸上。一 简述题 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亨利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2.简述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3.简述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步骤。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简述高效团队的特点。二 ...
2019管理学真题
2010 管理学真题 回忆版 一 单选题 20题,每题1分 二 简答题 6题,每题10分 1 责任原理。2 人际关系理论。3 计划与组织的生命周期。4 矩阵制。5 途径 目标理论的两条基本原理和四种领导方式。6 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的决策方法。三 问答题 2题,每题15分 1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