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

发布 2022-02-24 08:57:28 阅读 4431

主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物质的多样性。

知识网络。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 单质和化合物。

三) 氧化物

四) 酸、碱、盐。

课题2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知识网络。**。

一、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点:①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的总称,只能论种类,不能讲个数。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里说的“同一类原子”所指的可以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存在状态或化合价不同的同类而不同种的原子,如n2、no、hno3、nh3中的氮原子,总称为氮元素。

“同一类原子”所指也可以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简单离子,如fe、fe2+、fe3+总称为铁元素。“同一类原子”所指的还可以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原子,如c-12、c-13、c-14,其核内质子数均为6而核内中子数分别为,它们是三种不同的原子,但属于同一类原子,即都是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

元素划分种类的依据: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依据。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它的离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如ne和h2o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

元素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游离态存在于单质中,化合态存在于化合物中。如o2中氧元素是处于游离态,h2o中氧元素处于化合态。

元素的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如k、na、ca属于金属元素,cl、f、o属于非金属元素,ar、ne等为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如镁:mg。

3 分子的基本特征:极小;运动;分子间隙;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同种原子可以形成性质和结构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 、足球稀。)

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所有的质量,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核内中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d. 普通的氢原子是唯一不含中子的原子。

e.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

一种碳原子”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称碳12)。

**。四、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意点:①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②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

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都具有微观意义;都可以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五、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

1.决定(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3)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决定粒子的类别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5)中子数只影响原子的相对质量。

2.等式。(1)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在原子中)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离子所带电荷数=其化合价数值 (4)元素最高正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元素最低负价数=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6)原子团的化合价=其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题3 空气氧气水。

一、空气。1.空气组成的发现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2.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质量分数是: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 94% 二氧化碳0. 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 03%

3.空气的污染物: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4.空气受到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温室效应”,引发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

5.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等。

课题4 二氧化碳。

知识网络。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需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与不需要 ,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

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检验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

2)还原性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课题5 溶液。

知识网络:一)、四个概念间的关系:

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二)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质量。

2.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4.溶解度曲线。

(三) 有关溶液的计算。

知识网络。课题6 金属与金属矿物。

知识网络:

几种常见的金属。

纯金属共性:常温下,大多是体, 色,有金属光泽,为电和热的 ,有延展性,密度 ,

物理性质熔点 。

金属特性:铜色,金呈色;常温下, 为液体。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化学计算 二 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化学计算 二 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中考专题复习 化学计算 二 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计算技巧。二。重点 难点 1.掌握化学反应中有关物质质量及质量分数的计算。2.了解化学常用的解题技巧 元素守恒 差量法 平均值法。三。具体内容 1.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 学案。我们一起学习。一。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讨论 co与co的区别。2.说出下列两种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hfe 二。离子符号及化合价。1.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化合价的标注方法。1 找一找,下面哪些符号是正确的,把它们进行分类,填在横线上。哪些是错误的?把它们圈出来并改在横线上。...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一 物质的分类及相关化学式的书写。完成下列物质分类的网络图,并在右边圆圈中找到各类物质相应的位置。单质。金属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sn pbpt au 非金属 金刚石硫红磷 白磷 氧气氮气氢气 稀有气体 氦气氖气氩气 化合物。一 无机化合物。1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