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新目标英语课改体验

发布 2022-02-23 13:20:28 阅读 1454

东川高级中学孙毅。

小组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中期逐渐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学习策略,并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课堂。我国目前的学校普遍具有班额大、学生多的特点,教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难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均等的听、说、读、写的机会,以期获得同样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教师或他们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而且,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他们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二、小组的划分。

小组划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但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应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使小组成员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常见的小组划分方法有:

1、依特质划分。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可采取同质划分(即将特质相同者划为一组)或异质划分(即将特质差异者划为一组)。从合作学习的功能来看,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划分方式,它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依任务难易划分。如:教师针对某一教学环节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采用“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方式,让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较难的任务,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这样就能使全班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3、依学生的人际关系划分。这样的划分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4、随机抽签划分。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各组之前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

三、小组活动的展开。

并非所有的小组活动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成功的小组活动气氛热烈,学生兴趣浓厚,常常活动完毕他们仍觉得意犹未尽。相反,不成功的小组活动则会成为华而不实的空架子,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1、话题(topic)的选择,教师所给的话题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引起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符合学生兴趣的话题很多,教师可以巧妙地把它们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应当注意的是:

学生的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而变化。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能对诸如模拟购物类活动感兴趣,而高年级学生则认为这类活动太浅易了。因此,教师应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更具新颖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并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努力,领略成功的喜悦。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课改体验

夏婷。小组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中期逐渐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学习策略,并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课堂。我国目前的学校普遍具有班额大 学生多的特点,教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难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均等的听 说 读 写的机会,以期获得同样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

七年级英语课改心得

七年级英语新课改心得。自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在教学中努力尝试 多方取经 不断反思。近一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有以下心得体会。一新课改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拥有终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二新课改明确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七年级英语课改实践反思

七年级英语课改实践得与失。谢艳梅2014.06.26 匆匆一个学期有结束了,本学期重点任务落实了我校的课改任务,在课改中有得也有失。下面简单地谈谈我的感触。1 在教学中推广导学案的应用 导学案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真正做到了课堂的主任。爱因斯坦说 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