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复习

发布 2022-02-18 05:40:28 阅读 1392

单选20t(20分)多选10t(20分)简答6t(30分)综合3t(30分)

一绪论。工程施工是将建设意图和蓝图变成现实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生产活动,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重要阶段(即将建设意图和蓝图变成实物)。

施工组织计划(核心内容为施工方案)是作为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核心内容,是用以指导现场施工和项目管理。

施工组织(即施工任务的组织)是由工程项目(产品)单件性生产的特点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必须按照具体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生产要素,即资源配置的特有生产组织方式。

施工管理即承建商的施工项目管理,包括业主方的施工管理。也包括施工方、设计方、供货方的施工管理,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实现施工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目标控制。

1.1工程建设程序。

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可概括为八个步骤: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建设准备、建筑安装施工、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

生产项目多样性导致单件性生产特点。

1.1.1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投资估价)是建设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设文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投资决策前对拟建的轮廓设想,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推荐一个拟建项目的初步说明,论述它建设的必要性、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

1.1.2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对建设项目在技术上与经济上是否可行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工作,是技术经济的深入论证阶段,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核心组成,是技术经济的深入论证阶段,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1.1.3建设项目设计。

建设项目设计:初步设计(投资概算)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计算)p3-4

1.1.4项目建设准备。

建设准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征地、拆迁和场地平整。

完成施工用水、电、路等工程。

材料和设备的招标采购以及组织施工招标投标。

办理各项建设行政手续。

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等。

1.1.5建筑安装施工。

建设安装施工:将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

1.1.6生产准备。

生产准备(民用建筑:交付准备)对于工业建设是衔接建设和生产的桥梁,是建设阶段转入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

1.1.7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是基本建设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

1.2施工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4m1e):劳动主体---人m;施工对象---材料、半成品m;施工手段---机具设备m;施工方法---技术工艺m;施工环境---外部条件e。构成施工生产要素的还有资金m信息i以及土地l等资源。

1.2.1施工劳动力。

1)建筑业劳动用工特点:

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劳动用工的主要特点是需求量较大、波动明显、流动性强。

从工程项目对施工劳动力需求来看,劳动用工又具有配套性、动态性的特点。

1.2.2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机械设备:选择、优化配置、动态管理。

1.2.3建筑材料、构配件。

建筑材料构配件:需要量计划、采购环节、均衡消耗。

1.2.4施工方法。

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和组织方法的共性、个性和共性的合理统一。

1.2.5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主要是指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劳动作业环境与管理环境及社会环境。

1.3施工管理机构的组织。

包括项目业主方的项目管理组织及其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班子,设计方的现场代表,施工总承包及各分包方的现场项目管理组织,甚至某些大型复杂工程还包括**主管部门派驻现场的专门质量监督机构等。

1.3.1施工项目经理。

施工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承包的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上的委托**人。是承建商在施工项目上一次性委托授权和最高管理者或负责人。需取得建造师或项目经理执业资格。

1)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

全面组织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各项管理工作。

2)施工项目经理的权限:

人事权(最大权利)、分包决定权、施工控制权、财务使用权。

1.3.1施工项目经理部。

承包商在施工现场建立的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机构。

1)项目经理部的设立:

组建时间一般可以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后,工程开工之前。

2)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织形式(组建方式):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

3)施工项目经理部的规章制度(配套的管理制度):

质量、进度、投资责任制。

1.4施工组织与管理任务。

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的组织工作。

工程开工前施工准备组织工作。

施工作业计划管理与组织工作。

施工技术物资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二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

施工过程组织:对工程系统内所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最佳的方式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从而达到作业时间省,物资资源耗费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优的目标。

组织要求: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平行性、适应性。

2.3施工组织方式与顺序。

流水施工分类:

1) 组织流水的范围分:

施工过程流水(细部)同一施工过程中各操作工序间的流水(壁附:刷胶→黏贴)

分部工程流水同一分部工程中各施工过程中的流水(基础:挖土做垫层)

单位工程流水(工程项目流水)群体工程流水。

施工过程组织:对于工程系统内所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以最佳的方式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从而达到作业时间省、物资资源消耗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优的目标。

2.3.1工程施工方式及特点。

建筑产品施工组织方式分为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塔接施工(流水施工)三种。

合理的施工组织要求(多选):①施工过程连续性②施工过程协调性③施工过程均衡性④施工过程平行性⑤施工过程适应性。

流水施工的技术经济要求: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率;连续施工,发挥机械和劳动力生产效率。

2.4流水施工的设计与计算。

流水施工必须具备的条件:

将建造过程划分为若干施工过程,专业施工。

将施工平面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工作面充分。

能够确定各施工专业队在各施工段内的工作持续时间,组织生产。

各施工专业队能连续反复地完成同类工作。

不同工作队完成各施工过程的时间适当地搭接起来。

2.4.1流水施工主要参数。

按其性质的不同,一般分为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三种。

1)工艺参数。

施工过程数:n(施工工序)人为划定。

流水强度:v 劳动生产率提高,流水强度加大。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过程可以分的粗一些,分部工程分的细一些。

2)空间参数。

施工层、施工段数m(人为划定)、工作面a

1)工作面。

工作面。施工工作面也称工作前线,是指提供人工或机械进行操作的活动范围和空间。

2)施工段。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通常把施工对象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区域,即为施工段(m)

划分施工的目的:保证不同的施工班组能在不同的施工段上同时进行施工,既能消除等待、停歇现象,又互不干扰。

施工段划分的原则: 施工段的数目要合理。

各施工段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

保证工人有足够的工作面。

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及装饰的外观效果。

有层间关系,若要保证各组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m≥n

3)时间参数。

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技术间歇时间、组织间歇时间等。

1)流水节拍k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每个专业施工班组在各个施工段上完成各自的施工任务所需的工作持续时间。

流水节拍作用:影响着工期和资源投入:大---工期长,速度慢。

小---资源**强度大。

决定流水组织方式:相等或有倍数关系---组织节奏流水。

不等或无倍数关系---组织非节奏流水。

固定节拍流水的特点:

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b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b=k

专业队等于施工过程数m=n

各个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2)流水步距b=n-1

相邻两个专业施工班组先后进入同一施工段开始施工时的合理时间间隔。

3)工艺间歇(技术间歇)z1

4)组织间歇z2

组织间歇是指施工中由于考虑组织技术的因素,两相邻施工过程在规定的流水步距以外增加的必要时间间隔,以便施工人员对前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并为后道工序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2.4.3流水施工的基本计算。

1)等节奏专业流水。

等节奏专业流水施工是指在有节奏流水施工中,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的流水施工,也称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或全等节拍流水施工。

无间歇时间的专业流水:

等节奏流水施工特点:所以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

假设一个施工过程一般采用一个专业工作队,即每一个施工过程成立一个专业工作队,由该队完成相应施工过程所以施工段上任务。

2)异节奏专业流水。

1)一般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一般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特点:

同一施工过程在其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等,但其值为倍数关系。

相邻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步距不相等,其数值取决于前后两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的大小。

假设每一施工过程采用一支专业工作队,因此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各个专业工作队在施工阶段在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但施工段上有停歇。

2)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特点:

同一施工过程在其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等,但其值为倍数关系。

相邻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假设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对于流水节拍较大的施工过程,可按其倍数增加相应专业工作队数目。

各个专业工作队在施工阶段在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但施工段上没有停歇。

3)非节奏专业流水。

各施工过程在个施工段上的工程量有较大差异,或因专业工作队的生产效率较大,导致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随施工段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又有较大差异。

非节奏流水特点:

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假设专业工作队数一般等于施工过程数。

各个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原因: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上的工程量有较大差异或因专业工作队的生产效率相差较大,导致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随施工段的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又有很大差异。持。

四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4.1基本概念。

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方向,是有序网状图形。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关键词 施工组织安全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摘要 科学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实现项目控制目标的坚实基础,组织是决定性因素。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就是促成它们之间的统一,使工程施工进入良性循环中,以保证我们实现最理想的目标。文章通过多年工程施工管理经验阐述了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一项工程从施工承包合同签订之时就表明...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A

1 填空题。1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一般包括。等,其中是施工准备的核心。2 原始资料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地区的和两方面。3 流水施工的时间参数主要包括。等五种。4 解释下列技术名词的含义。1 基本建设。2 网络图。3 网络计划的优化。4 施工进度计划。五 简答题。1 施工方案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是...

建设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论述题。1 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答 1 项目建议书阶段。2 可行性研究阶段。3 设计阶段。4 建设准备阶段。5 施工安装阶段。6 生产准备阶段。7 竣工验收阶段。2 建筑产品的特点有哪些?答 1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2 建筑产品的多样性。3 建筑产品体积庞大。4 建筑产品的高值性。3 组织施工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