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教学改革往往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原因是教学管理模式未改革,新课改不能搞“大跃进”、“一阵风”,更不能追求表面的形式。应该探索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秩序,把课改的理念、方法、策略纳入到正常教学工作中,并在备、教、批、辅、考、研质量监控管理等诸方面一点一点深入,一项一项落实。
一、制度优化,在常规管理实效上下功夫。
优化各项常规制度,是抓好常规工作的基础,才能确保学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立足“新”字做文章。创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在认真总结分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学校教学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途径。
2、立足“严”字夯基础。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学生作业严格要求。
3、立足“实”字重落实。重点考虑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利于及早发现问题,要制定各项常规活动评比制度,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4、立足“细”字求实效。对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与教学设计相符,有没有创新,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有要求,如何到位。
5、立足“活”字谋发展。制定灵活的教学常规要求与检查评比方式,如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除制定教研组定期专题研究制度外,还有不定期开展教学开放活动的制度,从而在制度上确保教师课堂不断创新,教师专业不断成长。
二、课程优化,课程设置要落实,校本课程开发求实效。
应该说,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体制,无疑是此次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突破与创新。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课程权力。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课程责任,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首先要优化课程,落实课程管理,开发校本课程。
1、落实课程设置。
国家课程。广义的国家课程是指有关部门如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课程政策,其中包括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政策,制定基础课程计划,规定各类课程(国家、地方、校本)的比例和范围,规定教材制度等。狭义的国家课程指国家委托国家课程标准委员会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实情对人才的要求而制定的课程计划和具体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由校长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作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既可以是一种崭新的创造性课程,也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再创造。
构建合理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程结构,是教育规律的要求,也是教改之必须。
2、落实校本课程开发。
从已有的课程实践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六大步骤,即组织建立、情境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评价与修订。
校本课程教材在编排和设计上应注重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语言表达和形式的安排上,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减缓知识的坡度,为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并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的兴趣。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要重视叙述内容切入口的选择及内容的生动有趣,使校本课程教材具有启发性。
三、课前优化,钻研教材求扎实,撰写教案求务实。
实施课前优化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前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果把上课比作一场戏,那么备课是这场戏艰难而长久的编排,有人说:“堂上一节课,堂下千滴汗”,这既道出了上课、备课的关系,也说出了备好一节课的艰辛,有的老师认为备课无非是翻翻参考书、抄抄写写,这样的备课只停留在体力劳动阶段,是根本上不好课的。那么如何落实好课前优化,做到钻研扎实,教案务实呢?
1、备教材。
钻透课标。课程标准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红头文件”。课标明确规定了各门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任务,提出了各年级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范围。
教科书是根据课标编写的,是课标的具体化。对教师来说,它是教学的法规,训练重点的要求,提示了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所以遵照课标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整体把握课标提出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即整体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目的要求,把握本科目或本册教材在总的教学任务中心地位和作用。其次把握课标规定的知识体系、内容,我们必须严格执行,绝对不能我行我素,自划范围,自立标准。
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但老师们往往忽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是违反法规的行为。
再次,把握课标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例如: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有三个:
其中第三点就是注意阅读训练,注意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第四,要联系教材,认真钻研领会,字斟句酌,从中挖掘课标的精髓。
钻透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钻教材是教师备课中的主要工作。可按六步进行:
第一步:阅读教材,扫清知识障碍;
第二步:抓住教材的本质内容,就语文而言正确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以数学教材来说:
就是抓住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包括公式、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等,考虑怎样一步一步讲清楚。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在数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运算的基本技能,才能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第三步:整体把握教材,即挖掘教材内容的组织安排,研究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语文教材这一步就是要把握每一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把握单元内各课文之间的联系。
第四步:琢“透”教材重点。“透”就是消化教材、融会教材,做到这一点,往往有赖于围绕教学重点,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出外调查访问或求教。
另外教师要反复独立思考,在备课时,常碰到有的问题参考书没有答案。其他老师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这时就要反复独立思考,“悟”出境界。
第五步:在深透的基础上做“熟”。只有“熟”,教师在课堂上才能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对一些较复杂繁难的讲解和叙述,也不会感到负担。
第六步:字斟句酌,全面审查,一般教材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它的一字一句都是经过编者反复推敲后写定的,语言往往非常准确,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随意改动的,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必须认真阅读和研究教材的一字一词,特别是关键字词。
2、备学生。
学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这就从教育与心理的关系上说明了了解学生的意义,当代教学论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强调教师的教法应当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之上,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使教学适应并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全面了解学生,不能停留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既了解学生思想基础,又了解学生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既了解优生,更要了解后进生,通过全面了解,使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深入了解学生,不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基础上,要由表及里,深入分析,探求本质。
与学生“心理置换”,不用自己固有模式去套学生,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想,设身处地去“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因而能更深入了解学生。
在具体备一节课时,要重点了解学生对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了解新授课之前还应复习一些什么旧知识,进行什么能力训练,作哪些课前准备等。
可以说,不了解学生就没有上课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与习惯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以使教学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3、备教法。
确定教学目的与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许多教师,甚至是教龄较长的教师,他们最大的缺点是不善于准确地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并围绕这一目的来安排全部教学工作。
这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确定教学目的的重要与不易,一般说,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确定教学目的要求,首先参照课标规定明确本节教材在整个知识系列和能力序列中的地位与作用。
其次是参照教学参考书,单元说明,预习要求,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三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重点难点。所谓重点是指课文中对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有很大作用的部分,难点是指学生不容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关键是指教材中某些内容对于掌握某一方面知识能力起决定作用的部分。
确定教学步骤与方法。
教学步骤就是教学程序,首先定课题,再是设计课的结构,再次是选用教法,如何选教学方法呢?
第一点是: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第二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
编写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计划,也称教案,是教师设计的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教学方案。
构成要素,教案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三个内容,具体有8要素:
明确单一的课题;科学具体的目标;充实恰当的内容;清晰条理的步骤;准确的课时安排;有效的教学方法;适宜的作业练习;巧妙的板书设计。
教案要求:“五个精心设计”。第一:
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第二:精心设计教法;第三:精心设计提问,课堂提问要避免支离破碎、避免随意性,要设计“整体提问”即理清课文脉络、覆盖课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第四:精心设计训练;第五:精心设计板书。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是相互影响的,备教材是前提、备学生是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提高教学质量有基本保证。
备课切忌简单照搬教学资料,这样是应付备课,使备课流于形式。要做到课前优化,关键以扎实、务实为标准,落实“三备”工作。
四、课堂优化,教学风格求朴实,教学知识点求落实。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灵活实施课前优化的主阵地,是减轻师生过重负担的主战场。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素质教育课堂民主化、科学化的要求,做到教学风格朴实、教学知识点落实。
1、有效控制教学目标。
教师备课过程中确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整体运动中不仅起着定向作用,而且对知识能力训练所要达到的程度也有明确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把握学年、学期、单元、课题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工作把学生注意力始终集中到教学目标上来。师生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避免漫无目的或节外生枝,偏离教学方向的景象。
确保教学活动的方向性与目的性,从而收到“最佳”效果。
创新教学常规管理
紧抓常规创新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渴口中学是一所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乡镇中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市级教学示范化,市级实验室规范化学校。现有个教学班,在校生余人,教职工人。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 快乐地成长 是我校一贯追求的教育理想和奋斗目标。我们始终注重和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注重创...
创新教学常规管理
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大年陈镇中心小学王廷团。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 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自接到县教研室第四届小学校长论坛的通知后,我深刻领会通知精神,认真解读本次论坛的主题,严格落实本次活动的要求。首先,我认真学习了新的教育理念 优秀...
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 吴金华。江西教育 教学版 2008年第05期。近年来,章贡区教育局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主线,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积极创新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建立融行政督查与评价引领于一体的制度体系 融行政督导与专业引领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构建提升理论素养平台 畅通交流展示平台,强化广大教师的质量意识 团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