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科备考方案

发布 2022-02-03 11:16:28 阅读 9162

一、2023年高考备考亮点及不足。

一)亮点。1.从10年高考备考开始,要求我市化学教师认真研究高考试题:通过中心组几位教师的共同**得出化学计算将以化学平衡为基础进行考查;化学实验将要考查化学实验装置的绘制。

2.要求各校强化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

二)不足。1.有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如已经分析到将要考化学平衡,虽然三次模拟考试渗透一些化学平衡,但考后了解到有的学校对平衡专题的复习没有落实到位。

2.有少部分学校的高三教师没有认真研究《考纲》及高考试题;有的哪怕研究了也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能深入研究。如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如果深入研究我们能**到化学实验的考查方向。

3.教学进度的掌握存在一定的缺憾;部分学校教学进度总是滞后,出现前宽后紧的局面。

二、2023年高考备考思路。

一)指导思想。

要求各校化学教师认真研究《考纲》,仔细分析10年各地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高考的信息,以最新的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高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基本情况。

1.据了解,我市高三年级启用较多的新教师有的是跨年级上课,新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把握的不是很好。

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化学计算能力、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低。

三)常规管理与指导。

1.开学之初,要求各校本学科组已经拟定好本学年的工作计划。

2.要求各校加强集体备课:各校化学科坚持每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三落实。

3.按计划正常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每周每位教师至少完成一节听课任务。

4.强调各校强化周、月考管理及成绩分析工作。

5.组织好统一质量调研,注重每次考试的结果分析,及时统计考试成绩,对考试成绩作量化分析,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四)整体安排。

第一阶段:一轮复习2023年9月-2023年2底。

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即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

第二阶段:二轮专题复习2023年3初到2023年4底。

主要是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挖掘、总结、处理,使之形成有效的解题方法。对于历年高考中常考的重点、热点问题,精选练习题。以教材,高考试题为资源,采用归纳、对比、整合三种复习策略,以小专题的形式,逐个解决。

第三阶段:三轮5月初到6月初。

指导各校训练学生应试能力。以综合训练和模拟练习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二是做好学生考前的心理辅导;三是有意识调节学生的生物钟以最佳状态进考场。

第四阶段:自由复习(11年6月1-6日)。学生自行整体调节。

五)重点对策。

1.深入研究高考。

1)以中心组带动各校研究高考试题:①化学实验方面:连续四年以碳的性质为基础,07年c与h2o,08年化学实验也与c有关,09年c与h2so年c与co2,明年会考察c的什么性质呢(还有c与o2、hno3反应)?

非金属的性质的考的很多了,会不会考金属的性质?如fe与浓硫酸反应,首先产生so2,后产生h2,先检验so2并除去,然后干燥h2,最后用cuo及cuso4·5h2o检验生成的h2o,同时检验溶液中是fe2+还是fe3+?。化学计算方面:

2023年高考中化学计算比例比原来增加了:第7题ph的相关计算及电解质溶液的稀释、第10题过量问题的计算(用守恒法)、第27题化学平衡计算等。就第ⅱ卷而言,最近连续3年是考了:

氧化还原到电化学再到化学平衡。那2023年呢?将要怎么考,值得我们深思!

③有机物的考查相对稳定,试题中都会出现命名、同分异构体等。

2)以中心组带动各校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充分用好`《2023年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大纲(理综)》。复习过程中认真收集和听取各地专家的对今年高考的**及时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科学。

待新考纲和考试说明公布后,再及时查找其中的差异,结合专家的解读,提高对今年高考说明的认识和把握,保证复习科学性和针对性。

3)组织教师研究学生高考时问题之所在:①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如化学式字母大小写错误、反应条件没有注明,未配平,有机反应写成了“=”沉淀与气体符号漏写等。特别是生成物中小分子容易漏掉。

②化学用语运用错误,包括物质名称错误,如,“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醛、氨、胺、铵错写。③无机物化学式书写不规范,有机物的结构式也不规范,元素符号与单质的化学式错写等。④不按要求答题,如要求写名称错写成元素符号。

⑤审题不清,答非所问。⑥条理不清,关键性的文字说明没有,如没有准确表述“各取少量”、“加水溶解”、“加试剂”等。⑦表达能力存在缺陷,化学学科的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文字表达及专业语言表达两个方面。

非选择题的答题方式主要是填空,虽然答题要求也只是结论性的,但要能在填空时有效得分,必须既要懂得命题人的思路(知道答什么),又要揣摸命题人意图(怎样答才完美)。⑧化学科学的专业意识薄弱,化学计算题一定是化学的而不是数学的。因此,有关计算一定与化学量或关系有关。

2.科学备考,提高效率。

1)认真学习往届备考经验,结合本届高考的实际,要求各校结合实际制订、实施好复习备考计划。

2)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彻底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法、手段和训练。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容量适中、密度合理、节奏明快,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让学生自己消化、掌握所要复习的知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落实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每个高三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近五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特别是理综高考试题的化学部分试题,对比研究其异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可能的生长点。

在第一轮复习中务必要强化基础、淡化热点,全面、深入复习。如果仅仅抓住热点不放而忽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梳理,就会在面的方面失去更多的分。精选习题,认真批改和讲评,即习题的讲评一定要讲清来龙去脉、延伸拓展、举一反三,关键要讲清思路、以点带面、分层推进、逐步提高。

4)重视训练。

.各校要重视试题的命制:对周考、月考等试题的命制要求:①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你想考什么(如本次考试我想考化学计算)?

不能与平时的课堂教学脱节,新情境,训练学生接收新信息并转化为应用信息的能力。②知识点要全面。③把握试题的难度,学生不会做的不能出。

或者增加一些提示信息。如推断中某物质a是氯气,我们可以补充“a为黄氯色气体”等。④出题一般从ⅱ卷开始,然后根据ⅱ卷知识点决定ⅰ卷的内容。

⑤多收集好的试题(平时多看试题,然后按知识点分类收集)。

.要求各校有针对性加强三个方面的训练:①加强学生读题、审题和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②加强学生解题思维方法和思路的指导和训练。③加强学生的文字表述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重视反馈,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反思做错的原因。

如2023年全国ⅰ卷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激发态)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b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会减少。

学生做错的原因:题目比较新颖,没有见过,心理比较紧张。本质的原因是:学生接收、应用信息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欠缺。

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抓落实。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了,2023年的高考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2019届高考备考方案

作者 六盘水研修班第一小组。英语学习 教师版 2014年第09期。高三英语教学进入复习后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时间,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全面梳理知识点?为了更好地研究高考,把握高三英语教学的尺度与定位,根据目前高三英语教学中尚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讨论,我们第一小组达成共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使知...

2019届高考化学复习备考计划

高考化学复习主要采用三轮复习模式。第一轮围绕课本,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 整理 加工 使之规律化 系统化 网络化。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阶段。主要是整合知识 提炼方法 强化重点 突破难点。第三轮是套题训练,整体提高阶段,回归课本。陪伴学生强化记忆 ...

中学2019届高考备考方案

一 基本情况 届学生共人,个教学班,其中理科班个文科班个。由于本届学生无录取线,基础比较薄弱,虽有名本校保送生,但前四名未在报保送之列,录取的新生分以上仅有人。从高。一 高二年级统考看,偏科严重,总分最高的在左右徘徊,起点成绩与兄弟学校差距明显,尤其是高分学生少,加之高一高二期间部分科目更换教师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