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生物复习

发布 2022-01-11 20:49:28 阅读 5955

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探索生命。

必备知识要点。

1、我们周围的生物。

1)生物的概念: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

植物:约有30多万种。

2)生物的种类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3)生物的生命现象。

生物体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体有生长现象(能由小长大);③生物体具有新陈代谢现象(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④生物体具有繁殖现象(能产生自己的后代);⑤生物体有遗传变异的特性;⑥生物体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⑦生物体能适应并影响一定的环境。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后者则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2)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例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蒸腾作用弱,散失的水分少;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进行光合作用;根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所以仙人掌适于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

3)生物能影响环境。例如,蚯蚓的钻穴和取食活动可使土壤变的疏松和肥沃。

3、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4、探索生命的器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支持。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连接。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

转换器—转换镜头。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一般调节)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使物像更清晰。(精细调节)

目镜—用眼观察的镜头。

物镜—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 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反射光线)。

2)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和安放。

a.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b.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物镜。

对光。a.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光线暗用凹面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a.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c.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微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d.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3)使用显微镜时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成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如果在视野里看到的细胞在右上方,则要把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像移到视野的**。

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将物像移动到视野**后,再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在实验中,当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少,视野亮度变暗。如果想获得较亮的视野,应该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前者应使用大光圈,后者应使用凹面镜。

4)临时玻片标本:在**过程中,制作并用于临时观察的玻片标本。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以洋葱外表皮为材料):

1 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滴一滴清水;(若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应该滴加生理盐水)

2 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外表皮;

3 将材料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

4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注: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且透明 ,有时还需要染色。

5)**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科学**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根据**要求,合理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设定某一个变量,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如**“夏季腐肉里的蛆是从哪来的”:

根据**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蛆是(或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

实验过程: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 ,乙用多层纱布封口 。

③实验现象: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甲瓶内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纱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蛆。

④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广口瓶没有封口,外界的蝇接触到腐肉 。

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到腐肉 。

知识延伸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生物的是。

.汽车紫菜电动狗 d.潜水艇。

汽车、电动车、潜水艇虽然都能移动,但它们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紫菜虽不能自由移动,但具备新陈代谢、生长、生殖、遗传与变异、应激性等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生物,要以这种物质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为依据。答案:

b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牛和松树 b.细菌和病毒 c.玉米和高粱 d.水和石头。

3.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a.落叶、豌豆、杨树、鲨鱼 b.金鱼、机器狗、水杉、人。

c.鹦鹉、蜂巢、牛肝菌、狮子 d.皂荚树、仙人掌、海豹、乳酸菌。

4.下列不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a.桃树由小长大 b.母牛产下小牛 c.海浪拍打堤岸 d.蜻蜓点水。

5.下列给出的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杨树 b.家兔 c.感冒病毒 d.小麦。

6.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个生理现象相同。

.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出汗和排尿

.人手被针刺后缩手母鸡下蛋。

7.下列环境因素中,不属于生态因素的是。

.土壤的酸碱度海拔高度

.生物体内的温度雨水的季节分布。

8.世界人口不能无限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生存。这是因为生物生存需要 (

.空气阳光 c.适宜的温度 d.一定的空间。

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相同,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在忽略某些因素的前提下来看,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是自然界给我们的,是可以保证的。可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居住空间越来越小,并伴随着其他一系列的***,从而导致人类不能正常地生存。

答案:d.

9.在200米以下的深海中,一般见不到绿色植物,影响植物在海洋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温度压力阳光空气。

10.造成下列图中两地生物种类、数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水土壤空气阳光。

沙漠热带雨林。

11.下列不是影响鲫鱼生活的生态因素的。

.河中的水 b.水中的温度 c.同种类的鱼 d.岸上吃草的羊。

12.如果把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放在黑暗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这盆植物会死亡,引起这盆植物死亡的主要生态因素及它属于生物因素还是非生物因素( a

.光照、非生物因素光照、生物因素

.水分、非生物因素水分、生物因素。

13.某学习小组要**“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一种是。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鼠妇放在纸盒的**,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再用纸板盖在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鼠妇放在纸盒的**,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进行科学**,一般要设置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通常变量就是要研究的问题。这个学习小组要**“水分对鼠妇的影响”,对照实验中变量应为水分。

在四种设计方案中,a组和d组的对照实验都存在两个变量,a组为水和土壤,d组为水和阳光。而c组虽只有一个变量,但鼠妇数量少,只有2只,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因此最科学的设计为b。答案:b

2019生物复习

2011中考复习资料。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和维生素。水 约占体重60 70 无机盐 钙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鸡胸 x形或o形腿 牛奶。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磷 厌食 贫血 肌无力 骨痛。铁 缺铁性贫血 乏力 头晕 动物肝脏 菠菜。碘 地方性甲状...

2019生物会考复习一

2018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一。23.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视觉形成的主要结构是 角膜 虹膜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视觉的形成 生物会考复习资料3 24.近视眼矫正 佩戴近视镜 凹透镜。25.听觉的形成 生物会考复习资料3 26.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 最高级中枢。小脑 协调运...

2019生物会考复习二

2018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二。25.细菌与真菌菌落的区别 生物会考复习资料4 26.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配制培养基 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27.细菌的发现者 列文虎克。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28.细菌的形态 球状 杆状 螺旋状。29.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