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科学总复习

发布 2022-01-11 05:42:28 阅读 5798

第一单元天气。

1、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台风、大雨、多云、大雾、晴、小雨、阴等。

2、每天播报的气温是气象站测量室**凉通风环境下的温度。

3、人们常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4、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5、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卷云。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中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6、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人们根据雨量的大小制定雨量等级表。

7、风向标的方向是指向西北方向,那么风向是吹东南风。用红领巾来判断风向,发现红领巾向东南方向飘动,那么这天的风向是西北风。

8、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9、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我们常叫做天气日历。

10、了解天气的途径和方法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

11、带叶小树摇是属于五级风的现象。12、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

13、降水量是指24小时内降的雨量,它的计量单位是毫米。

14、在观察天气状况时,我们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当天空四分之一被云填充,这时的天气状况是晴天。

15、用旗帜可以判断风向,当旗帜飘向南方,这时吹的是北风。

16、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一般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17、在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0”表示无风。

18、使用温度计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齐平。

19、冰冻不是降水的形式。20、吹向西边的风是东风。

2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

22、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23、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作出一些反应。

24、我们要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五个方面来观察天气。

2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中,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6、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雨、雪、冰雹、雾等,可以**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27、天气每天都在变化中,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8、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29、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30、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

31、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32、用小粘贴或纸片制作天气符号,记录每天的云量、降水量和风向、风速。这样做可以方便日后的统计。

33、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3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我们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35、可以用指南针或周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方向,然后再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方向。

36、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速。

39、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在天气日历中,记录我们每天对风向。

40、科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42、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形状千姿百态。

43、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天气状况的划分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44、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准确的预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

45、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气象台的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得到天气图、数值预报图等,气象工作者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判断,作出天气预报。

46、全世界建立了成千上万个气象观测站,配置了各种天气雷达,并在太空布设了多颗气象卫星,组成全球大气监测网。这个监测网每天在规定时间里同时进行观测,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观测天气变化,并将观测数据迅速汇集到各国国家气象中心,然后**世界各地。

47、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在干燥的日子里,松果的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这是因为空气干燥时,鳞片会收缩;当空气潮湿时,鳞片会吸收水汽变得柔软,松果自然就恢复原形了。

52、通过一个月的天气观察,我们能找到这个月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53、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风速。

54、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模拟降雨的实验中,喷壶与雨量器要有一定的间距。

55、冰冻不是降水的形式。

56、自制雨量器的刻度纸条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

57、利用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准确地观测天气。

58、所有的天空都被云遮掩,这时的天气称为阴天。

59、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60、“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句谚语中的“城堡云”就是积云。

61、我观察到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的现象,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2、我观察到沙沉在了杯子底部的现象,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63、我们常用的滤纸中孔径较大的是定性滤纸。

毫米等于1000微米。

第二单元溶解。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2、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它是紫色的固体。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

3、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里,能够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5、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一打开瓶,气体就冒出来。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

8、在盐水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酒精灯火焰分三个部分,我们通常用外焰给物体加热。

10、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灭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1、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2、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3、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地球表面70%以上。可是这些看起来清澈透明的水,几乎都是不纯净的。它们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咸水。

这样一来,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于人类使用。这些能用的淡水存在于湖泊、河流、小溪及地下。

14、纯净水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多层过滤生产的饮用水。纯净水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减少人体对矿物质的摄入,影响神经、肌肉和多种酶的活动,降低人体的免疫力,青少年尤其要注意尽量少喝纯净水。

15、矿泉水一般指的是地下水。地表浅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矿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经常饮用这种水,会使体内某些元素过量,有的还可能在血液、细胞中沉积,使体内的微量元素代谢失调,增加肾脏负担,严重的可造成肾结石、尿道结石和胆结石等。

16、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生态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态水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17、我国的黑龙江省北部五大连池市是一座由14座火山堆和5个堰塞湖组成的、方圆800多平方千米的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著名的火山游览胜地,素有天然“火山博物馆”“火山公园”和“中国矿泉水之乡”之称。

18、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19、要在一杯水中很快溶解一小块肥皂,我会用到的方法是切碎、加温、搅拌。

20、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溶解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21、做实验我们取药品的时候,不能用手直接去取,应该用小匙来取。

22、我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它是紫色的固体小颗粒。

2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24、一杯水放在窗台上,几天后发现水减少了,这是因为水蒸发了。

25、常温下,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6、白糖能溶解于水中,所以它在水中的分布是均匀的。

27、常温下,100毫升的水中最多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28、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

29、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

30、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

31、像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沉淀和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这种方法叫溶解。

四上复习卷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终试卷 时间 4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8分 1 把一朵新鲜的白色的花插在红墨水里,过一段时间,a 红墨水会变淡 b 白色的花会变红c 不会有变化 2 溶解在水中的物体用 的方法能够把溶解的物质分离出来。a 沉淀b 过滤c 蒸发水...

四上科学特色作业

1 我会填。1.200多年前法国人制造的热气球和我国民间过节时挂的 走马灯 都利用的是的。原理。2是人类最早的航空工具。3.空气有弹性 足球里充的是 4.当气球内的空气向东边喷出时,气球会向运动。5.喷气式飞机是利用原理飞行的。6.我国在就发明了火箭。7.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称为 大约有厚...

四上科学特色作业

一 我会填。1.热可以沿着从温度 的部分传递到温度 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 2.不同材料传递热的快慢。3等是热的良导体等是热的不良导体。4.热在空气中主要是靠 的方式传递。5.动物毛皮 泡沫塑料 金属三种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差。6.各种材料本身 生热。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8.黑色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