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复习

发布 2022-01-07 22:05:28 阅读 3216

2013中考复习资料岷县四中龚仲元。

一、热点问题。

1、中日关系问题。

往来。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朝: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

2)明**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寇(日本侵略者)。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3)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1)古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国人民的斗争。

a、2023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2023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2023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2023年12月,南京大**。

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a、1894—2023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

b、1931—2023年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主要);特别是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作战;国际进步人士和爱国华侨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5)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

6)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

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

7)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8)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或:日本政要不能正视侵华历史。)

日本**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9)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

发动1894—2023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2023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1931—2023年日本侵华战争。

10)日本古代学习中国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1)青少年应怎么做?

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c、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2、关于**问题。

1)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后来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2)**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朝:课本七下。

清朝:课本七下。

3)**的和平解放:2023年,**地方**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人民**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的协议,**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一五计划期间(1953—2023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课本八下)。

5)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自治区(课本八下)。

6)2023年,**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7)山东援藏干部孔繁森,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

8)我国对少数民族实现的两项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9)从**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藏族:《弦子舞曲》;现宗教首领:十一世班禅(经****批准)。

3、关于台湾问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③1661—2023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023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④1894—2023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2023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解放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③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

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政策。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统一。

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2023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2023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2023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2023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023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2023年,***提出现阶段发展****,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势力的**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必要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等破坏祖国统一,**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9)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023年)。

4、中美关系。

1)两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

第一次略);第二次:2023年10月—2023年10月,英法为**,美、俄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2023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

3)二战中联合打击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的扶蒋**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遏制中国的冷战政策。

5)中美关系正常化。

2023年尼克松访华;2023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

5、改革问题。

1)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2)封建制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西欧查理·马特改革。

3)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2023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4)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中国202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6、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土地改革(1950—2023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农业合作化(1953—2023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人民公社化运动(2023年): 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2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七上)。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自足”。日本大化改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2023年**废除农奴制改革(课本九上),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课本九下p10弊端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调动农民积极性。

7、***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三次飞跃”是指哪些事件?(三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1)孙中山,2023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2023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2023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2023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2023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19中考复习

2009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初二年级数学。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 如果a b,那么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 b c d 年成都市大约有50000名学生参加高考,为了考查他们的数学考试成绩,评卷人抽去了2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那么下列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2019中考复习

2014年中考化学备考建议 勉阳中学刘永安 2014年4月2日。一 2013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特点。2013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的考查内容以学生的学习 生活实际及生存环境和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化学问题为载体,体现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重视化学基础知识 突出学生学习能力 关注化学实验 贴近生活实际。没有出...

2019中考必备复习

江苏常州07中考。28 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与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 1 求的值 2 若点,则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以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江苏省07中考。第29题8分 29.设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1,0 b m,0 与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