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a.布鲁纳。
b.康德。c.杜威。
d.卢梭。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
4.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a.学校校园文化。
b.学校教师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
d.学校物质文化。
5.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6.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7.每年9月10日被定为“教师节”始于()。
a.2023年。
b.2023年。
c.2023年。
d.2023年。
8.“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d.瓦根舍因。
9.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a.制定课程标准。
b.制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10.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d.裴斯泰洛齐。
11.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12.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a.难度。b.信度。
c.效度。d.区分度。
13.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菲尔。
d.班杜拉。
1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5.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7.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18.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9.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
a.顺序性和发展性。
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
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20.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
a.道德形象。
b.人格形象。
c.财富形象。
d.文化形象。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智育的任务为()。
a.传授知识。
b.发展智力。
c.形成技能。
d.有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e.培养自主和创造性。
2.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有()。
a.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
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c.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选拔运动人才。
d.增强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e.养成运动习惯,培养健康的体育观念。
3.多伊奇将目标奖励结构划分为()。
a.合作。b.竞争。
c.个人主义。
d.内在。e.外在。
4.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的。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5.德育对德、智、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
a.动机作用。
b.方向作用。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d.提升智慧。
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
6.学校咨询活动要取得成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观参与。
d.个别学生,个别问题。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7.教师的地位应包括()。
a.社会地位。
b.学校地位。
c.经济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8.讲授法可以具体分为()几种方式。
a.讲述。b.讲评。
c.讲练。d.讲读。
e.讲解。9.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b.学校或教师基于故意而实施的行为。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e.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10.学校子系统包括的基本因素有()。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师。d.教育影响。
e.学生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3.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4.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和教科书。
7.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8.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一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2.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决定教育。()
3.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师道尊严”是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受到了责难,新课改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
5.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6.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7.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
9.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和巩固关系,这节课就属于综合课。()
10.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
2.学校教育制度。
3.研究性学习。
4.讲授法。
5.美育。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2.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4.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
七、论述题(共10分)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某老师在《赠汪伦》的教学中,老师组织了一场“表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赠汪伦》一课,大家有没有兴趣表演李白和汪伦离别时的情况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并有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他们模仿古人的模样,用手捞胡子,边念《赠汪伦》的诗。
这种新奇的装演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津津乐道地看着。后来又有一组的同学上台表演,他们想起了唱古时候离别时候的歌,可是又都不太想的起来,这时老师提醒道,我们可以唱自已知道的歌。歌曲便在教室上空飞扬。
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应如何上好一堂课?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1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2.d【解析】关于课程的类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的教育家,持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对课程所划分的类别也不同。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d【解析】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因此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4.c【解析】学校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5.d【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l0条。
6.c【解析】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题中所叙述的正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7.a【解析12023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同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8.c【解析】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由于生活是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发展的。
9.c【解析】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0.c【解析】泰勒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11.c【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12.d【解析】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13.b【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14.d【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5.b【解析】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6.a【解析】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
17.c【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性、民主型、放任型。
18.b【解析】在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
19.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二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0.d【解析】“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喻指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体现的是教师的文化形象。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解析】”有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任务。
2.abcde【解析】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
3.abc【解析】多伊奇将目标奖励结构划分为合作、竞争和个人主义。
4.bcde【解析】“泰勒原理”揭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阶段,即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评价课程。它是现代课程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
5.abc【解析】d属于智育范畴,e属于体育范畴。
6.aide【解析】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为abce四项。
7.cde【解析】教师的地位一般指教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组成。
8.ade【解析】讲授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法、学生听,具体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9.ace【解析】学校事故的特征:(1)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2)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3)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10.abd【解析】学校子系统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
三、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创新;5.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6.教学大纲;
7.学校教育;
8.模象直观;
9.作业检查与批改;
10.教育者。
四、判断题。
1.×【解析】教育有自己的学科独立性。
2.×【解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3.√【解析】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解析】题干正确。
5.×【解析】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内容安排。它不仅包括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6.×【解析】知识的掌握不能完全决定智力发展水平。
7.√【解析】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解析】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
9.√【解析】这是综合课的方法。
10.√【解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操之过急的思想品德教育会适得其反。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1.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实际能力的关键步骤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后作业 d.学业评价。2.根据参与备课的人数多少,可把备课分为 a.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b.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c.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d.学期备课和单元备课。3.根据备课的时间先后,可将备课分为 a.单元...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 幼儿教育心理学 模拟试题及答案 2 一 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 幼儿b 教师c 教学手段d 教学环境e 教学 2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征有 a 单维思维b 多维思维c 思维的不可逆性...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 幼儿教育学 冲刺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 中规定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2.幼儿园教育应以 为基本的活动方式。a.学 b.上课 c.玩耍 d.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