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提纲 考前复习

发布 2021-12-22 19:31:28 阅读 7414

九年级班姓名:

第一部分上期化学方程式集合】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 【用作闪光弹】

2、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生成大量白烟 【用作烟雾弹】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

4、硫在空气中及氧气中燃烧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6、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一有黑色固体生成。

7、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二。

8、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三。

9、水的电解。

10、实验室制氢气或现象:出现大量气泡。

11、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

12、铁和硫酸铜现象: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13、碳的可燃性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

14、碳的还原性:还原氧化铜还原二氧化碳。

15、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的原因碳酸不稳定分解。

16、二氧化碳的检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用石灰石制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18、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现象:出现大量气泡。

19、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

20、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21、一氧化碳冶炼铁矿石或。

22、甲烷的可燃性。

23、乙醇的可燃性。

第二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分别约占 4/5 和 1/5 ,两者的体积比为 4:1 。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

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2、排放到空气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排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so2、no2、co等。燃烧煤主要生成so2和no2有害气体,它们在大气中会引起酸雨 。

空气中一氧化碳污染的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 。

3、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 不易溶于水,所以实验室收集氧气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在氧化反应中,它提供氧 ,具有氧化性,它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氧气的两个重要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

4、工业生产中的废水 、 废气 、 废渣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 、 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都会污染水源。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有: 用口杯接水刷牙 、 用淘米水浇花 、 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5、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所得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但实际实验中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小于1:

2 ,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好 。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同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搅拌,若水中易起浮渣或泡沫较少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 。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 蒸馏等。

7、氢气是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 ,所以实验室收集氢气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8、已验纯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氧化碳 ,再加热 ,原因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完毕时应先停止加热 ,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 ,直到试管冷却 ,原因是避免灼热的铜遇到氧气又变成氧化铜 。

9、氢能源作为最理想的能源最大优点是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

10、碳单质有金刚石 、 石墨和等。石墨做电极是利用其导电性。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巨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1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点燃或高温下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是①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②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做完实验先夹住止水夹的作用是:

1、防止石灰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2、 避免灼热的铜遇到氧气又变成氧化铜 。

1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 ,可用作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的原因是①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 密度大于空气 。

13、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成红色,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化学方程式为若将该液体加热,溶液颜色变成紫色,原因是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若在溶液里加入木炭,等段时间后液体颜色变浅 ,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这属于物理变化。

14、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 , 难溶于水。一氧化碳的俗名为煤气 ,具有毒性。因此实验室收集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

点燃或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氢气 、 碳都具有可燃性和。

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灼热氧化铜的现象是① 黑色氧化铜变红 ,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的方法是高温下与碳反应 。

15、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 ,严禁点火或使用电器 ,以免发生**。

16、除去二氧化碳中co的方法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为除去co中二氧化碳的方法是① 通过澄清石灰水 ,化学方程式为通过炽热的碳 ,化学方程式为。

17、石灰石、大理石、水垢、鸡蛋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它难溶于水,除去它用稀盐酸 ,化学方程式为。

18、 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 煤 、 石油 、 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化学式是 ch4 ,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矿坑中为防止瓦斯**应通风 、 严禁烟火 。乙醇化学式是 c2h5oh ,俗称酒精 ,属于可再生能源,工业酒精因混有甲醇 ,因此饮用后会中毒 。

含碳、氢元素的物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第三部分化学实验】

1、实验室常用①加热白色氯酸钾和黑色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②加热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可以用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实验室用方法①②制取氧气的步骤是查、装、定、 点 、收、离、熄。装置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 原因是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实验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再熄灭酒精灯 ,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原因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2、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宜立即收集,应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冒出后再收集。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附近 ,原因是以便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判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瓶口,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收集好的氧气应正 (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不能用硫酸的原因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物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停止 ;不能用浓盐酸的原因是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气体使co2气体不纯 ;不能用碳酸钠或碳酸钙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收集 。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五章初识酸和碱。5.1 生活中的酸和碱。一 常见的酸和碱。酸 h2so4 hno3 hcl 胃酸 h2co3 h2s 氢硫酸 h3po4 ch3cooh hac,乙酸 醋酸 工业三大强酸。碱 ca oh 2 naoh koh 易分解,易挥发 二 酸的组成和分类。组成 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分...

九年级化学下册总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八。一金属材料知识要点。1 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本表8 1中所列出的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金属的物理性质特征与非金属不同,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汞除外 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但各种金...

九年级化学下册总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八。一金属材料知识要点。1 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本表8 1中所列出的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金属的物理性质特征与非金属不同,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汞除外 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但各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