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总复习问题提纲

发布 2021-12-22 19:27:28 阅读 2182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和金属颗粒?粉末状固体药品呢?

没有说明用量的药品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

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

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二、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使用酒精灯?如何熄灭酒精灯? 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

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三、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洗干净的仪器如何放置?(2)实验用剩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四、**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呼出呼入气体**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而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高?

3)怎样证明石蜡燃烧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为多少?各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所加物质的质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

(3)实验过程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列举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六、化合反应和氧化物。

(1)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化合反应?

(2)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s、fe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集气瓶内为什么要加少量水?

2)fe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候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沙或水?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分解反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催化剂的特点?怎样证明一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

九、**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棉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为什么?排水法时,出现什么现象说明集满气体。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什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电解水过程中产生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如何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怎样将硬水变成软水?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什么?该怎么办?过滤速度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是什么?如何防治?爱护水资料的几个方面。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p 75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两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1-20号元素。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如: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

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3-ca,加碘盐kio3-i;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

(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写对的三个步骤:

(1)查化学式 --根据化合价;

(2)查配平 --数原子数目。

(3)查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九年级化学下册总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八。一金属材料知识要点。1 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本表8 1中所列出的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金属的物理性质特征与非金属不同,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汞除外 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但各种金...

九年级化学下册总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八。一金属材料知识要点。1 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本表8 1中所列出的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金属的物理性质特征与非金属不同,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汞除外 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但各种金...

九年级化学下册总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八。一金属材料知识要点。华。1 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本表8 1中所列出的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金属的物理性质特征与非金属不同,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汞除外 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