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地处湘东,辖37个乡镇,总面积5007平方公里,人口143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08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44所,在职教职工7322人,在校学生130016人。近年来,浏阳市委、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均衡发展理念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推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坚持教育优先,强化教育责任近年来,我市充分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把“科教优先”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把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是坚持教育优先。不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先后建立了市委常委会议、市**常务会议定期专题议教,市人大、市政协定期视察教育以及市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联系学校的制度,实行教育目标责任制,印发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刚性管理,强化了各级领导重视教育的意识,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创建教育强市。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顾问、市长为组长的建设教育强市领导小组。2023年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率先在全省提出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
2023年召开推进教育强市工作会议,全面推动了教育强乡镇的创建工作,将建设教育强乡镇的工作情况列入**绩效考核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指标,要求乡镇可用财力投入教育比例不低于8%,筹措教育经费人均不少于10元。目前,全市已有26个乡镇顺利通过验收,教育强乡镇创建率达70.3%,余下11个乡镇可望于今年全部通过验收。
三是确保教育投入。我市从建立公共财政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入手,为教育优先、均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2023年我市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51228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7.
78%;2023年我市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 62136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0.71%。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普九”债务已全部偿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按国家规定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发放,将农村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并开始实施了校车补贴制度,建立健全了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同时,我市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捐款建校传统优良,自2023年底市委、市**发出捐资助学、改善偏远山区办学条件的倡议以来,全市各界积极响应,掀起了一股捐资助学的热潮,累计捐资达 6380.8万元。特别是今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题议教助教多次,大力帮扶山区教育,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实施帮扶山区教育“十百千”工程,捐资2400万元;第九届政协委员捐款409万元,为15所山区薄弱学校办实事、解难题。
二、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基础近年来,我们坚持“三个推进”,全面开展学校建设,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是全面推进合格学校建设。我市成立了合格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浏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规划》,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
近年来,先后投入近3亿元,及时启动了合格学校建设和校安工程建设,创建省合格学校116所,改扩建学校325所,完成9所学校迁扩建工程,完成校舍改造项目546个,实施418个安全隐患维修项目,更新学生课桌椅13万套。全市完小以上学校全部达到合格学校标准,校安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创造了省合格学校建设的浏阳经验,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质改造工程,从2023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213所学校的改造任务,其中2023年改造72所,2023年改造65所,2023年改造76所。
建设教师周转房800套,其中2023年完成400套。二是努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我们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不断完善学校办学条件。
荷花中学、澄潭江中学、洞阳中学、古港完小、石湾完小、禧和小学、溪江小学、人民路二小、奎文小学、集里中学教学楼、张坊中学教学楼、浏阳河中学附属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启智楼等相继建成,里仁小学、大瑶新城小学、金刚完小、柏树小学、嗣同路小学扩容等7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强教”战略。我市积极实施现代化教育工程,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
全市中小学共装备计算机教室241间、多**教室107间、移动多**210套、固定式班班通设备1373套、建立校园局域网279个。所有中小学实现了“校校通”,完小以上学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同时,我市还十分重视学校功能室建设,大力加强图书、仪器、体育器材配备,学校仪器室及其它功能室装备达到国家标准。
针对教育发展需要,我市将今后三年定为教育装备提质年,为实现义务教育装备均衡再下大气力。2023年拟安排5000万元资金完成计算机教室110间、计算机5012台、班班通663套、移动多**100套、标准化实验室105间、办公电脑1000台和常规仪器设备、体艺器材和图书的装备任务。截止到目前,已完成84间计算机教室、393套班班通、126间标准化实验室、300台办公电脑、常规仪器设备、体艺器材和图书等7个项目的招标任务,装备总金额约3852万元。
其中图书和体育器材已配送到校,其它项目设备均已陆续运抵项目学校,开始安装调试。2023年合格学校建设项目设备正在组织**采购招投标,预算总金额730万元,10月底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三、注重队伍建设,深化教育内涵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一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2010-2023年,我市先后从高等师范院校引进中小学教师590人,2023年还在北师大、华中师大等“211工程”学校引进优秀毕业生20名。今年又进一步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新招聘教师400人,其中面向北师大、华中师大等“211工程”学校和部属师范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30名,按省教育厅要求安排长沙师范免费师范生20名。
新引进的教师采取定向报名招录制度,绝大部分充实到农村地区、边远山区和薄弱学校。同时,建设教师周转房,实施山区教师津补贴制度和奖励制度,确保山区教师引得进、教得好、留得住。二是推行在岗全员培训。
每年安排400万元教师培训经费,落实教师培训工作。健全入职培训、岗位培训、高级培训、骨干研修、校本研修等系列培训模式,依托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办各类非学历培训班,强化校本实践研训措施,加强专家、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定期选送干部、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或到先进地区学校挂职锻炼,师训工作实现了学校、学科、年龄全覆盖。目前,全市所有校长全部符合任职资格,所有教师的学历、专业技能等均达到或超过相应的任职资格标准。
三是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师德报告团演讲和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引导教师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有效实施“新世纪教师读书工程”、“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小学校长培养工程”等,积极培育干部和教师。
同时设立名师资源网,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骨干教师送课下校活动,促进全市教师共同成长。积极探索建立同一乡镇教师、干部定期交流制度,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与晋升中高级职称、岗位定级相结合的机制,不断创新人事管理机制,努力建立科学的教师调配交流机制。四、加强教育管理,提升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求学生拥有同等优越的就学条件,更重要的是要享有均衡的优质教育。
近几年来,我市进一步创新思路,规范管理,办学水平不断攀升,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一是强化学校管理。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初中各项督导评估制度,构建了全方位督导评估体系,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监测体系,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严控学生作业时间,加强教辅材料监管和控制,严禁乱订资料,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开齐各学段课程。重视艺体教育,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创新德育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二是注重教学交流。每3年举行一届教育科研成果表彰大会,加强教研指导,促进基层教研落实,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水平均衡发展,社港中学课改经验在全长沙地区推广,东、南、西、北、城各区域确立了一所教研示范校,充分发挥课改影响一片、辐射一方的作用。推行“百堂优质课送课下乡活动”,积极实施“有效课堂”,促进全市教师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均衡。
开展省示范性高中和城区各学校对口帮扶普通高中和农村学校活动,从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共享、教师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帮扶,促进薄弱学校成长。三是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深化课程改革、评价改革、考试改革、招生改革,注重了学生行为习惯、思考品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村素质教育基地,全市八年级学生全部到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训练体能,砥砺品格,拓展能力。五、建立调配机制,促进生源均衡生源质量不均衡是导致教学质量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市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就近入学”的原则,下发了专门文件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秩序,帮助条件相对较差的初中留住较好生源,提升教育水平,择校现象得到有效遏止。
同时,我市普通高中实行“划块招生,指标到校”的招生政策,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8年,省、市示范校普通高中招生名额100%地分配到各初中,既保障了全市各初中毕业生均等的入学机会,同时也保障了农村和城市高中教育资源的基本均衡,形成了我市11所高中“齐头并进、春色满园”的发展现状。自高中招生改革之后,全市所有初中学校都有相同比例的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各初级中学基本杜绝了加班加点、成建制补课的现象,有力促进了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避免了学校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进行的恶性竞争。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乐学勤学,小学、初中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
9%。六、关注热点问题,推进教育公平为了保障教育公平,使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我市实施“四大工程”,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一是教育布局调整工程。
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进一步整合农村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学校在办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到2023年底,完小以上学校全部建设成为合格学校,保障了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权利。加大城镇教育布局调整,先后投入2亿元新建了5所中小学,完善了7所中小学,新增学位8000个,有效缓解了城镇适龄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压力。
二是山区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我们建立了以**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近年来,在我市山田中学创建“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特色工作经验基础之上,进一步健全了留守儿童工作机制,精心实施“蒲公英——青少年成长计划”。
市委、**主要领导亲任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市委宣传部、教育局、关工委、**社,电视台、文明办、老干局、团委、妇联、文联、新华书店、慈善会等单位积极参与,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活动,促进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三是家庭困难学生助学工程。着力构建**、社会等多渠道筹资助学的多维助学体系,切实做好了各学段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资助工作。
切实发挥教育**扶贫帮困作用。至2023年9月,全市教育**总额8321万元,累计扶助贫困学生129210人,扶助资金3254.84万元。
另外设立个人教育助学**102个,**数3185.5万元,利用增值金额扶助贫困学生12500人,扶助金额 727.07万元。
四是残疾少儿读书工程。我市积极创办特殊教育学校,十余年来,特校先后为社会培养了400多位残而有为的劳动者。市**从特校学生健康、教育、就业、生活福利以及学校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每届市长亲自担任特校名誉校长,在校学生的所有费用以及特校公用经费全部由市财政列支,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目前,我市有学习能力的残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9%。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市是山区大县、人口大县,虽然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教育先进县市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
办学条件相对不均衡、师资配置相对不均衡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依然很强烈。今后,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继续努力,不遗余力,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汇报材料
xx地处xx,辖xx个乡镇 街道 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xx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xx所,在职教职工xx人,在校学生xx人。近年来,xx市委 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均衡发展理念作为 发展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2019国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城西学区中心学校。二0一三年十一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城西学区中心学校本着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观念和作风,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以 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让同行公认 为理念核心,根据学校的实际,面对困难与挑战,同舟共济,谨慎务实,奋发向上...
义务教育均衡迎国检汇报材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我校位于嘉陵区安平镇小桥街48号,创建于1957年,现为嘉陵区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农村高完中。学校初始校名为 南充县太平初级中学 后因撤乡并镇,更名为 南充市安平初级中学 2005年6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晋升为完全中学,更名为 四川省南充市安平中学 2007年7月,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