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能真题

发布 2021-11-26 21:42:28 阅读 2376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已婚,本科学历,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富足。当年谈恋爱时,其父母曾明确要求她婚后要与他们共同居住,孩子随娘家姓,求助者的男友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意见。

求助者结婚后与父母同住。一个多月前求助者顺产一男婴,其父母非常高兴,多次催促报户口,让孩子随求助者的姓。可求助者的丈夫坚决反对,坚持用自己的姓。

求助者了解父母的守旧思想,也知道丈夫的自尊心很强,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对今后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后悔生了孩子,有时为小事发脾气,甚至与父母及丈夫吵架。

最近有时失眠,食欲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温柔善良,孝顺父母,懂事听话,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

多选:1、该求助者出现的主要症状包括( )

a)动机冲突(b)后悔(c)情绪低落(d)失眠。

单选:2、可能反映求助者社会功能改变的是( )

a)后悔生孩子(b)人际交往不良(c)与父母吵架(d)内心苦恼压抑。

多选:3、引发该求助者问题的社会原因包括( )

a)父母的要求(b)丈夫的反对(c)生了男孩子(d)孝顺父母亲。

单选:4、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心理原因是( )

a)担心引发矛盾(b)与父母有矛盾(c)人际关系不好(d)与丈夫有矛盾。

单选:5、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原因是( )

a)孝顺父亲母亲(b)存在内心的冲突(c)目前情绪烦躁(d)后悔与父母同住。

单选:6、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的是( )

a)一般心理问题(b)精神病性问题(c)严重心理问题(d)神经症性问题。

单选:7、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认可的近期咨询目标应该是( )a)劝说父母改变要求(b)解决心理冲突(c)劝说丈夫服从父母(d)改变人格特征。

单选:8、对本案例主要的咨询思路应该是( )

a)进行自我开放(b)示范指导改善生活(c)提示严重后果(d)启发引导解决冲突。

单选:9、在孩子起名的问题上,咨询师正确的态度包括( )

a)理解父母(b)尊重求助者(c)理解丈夫(d)同情求助者。

单选10、在本案例咨询中,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关键是( )

a)支持求助者(b)指导求助者(c)取悦求助者(d)尊重求助者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博士,某大学副教授。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系里举办的春节联欢会上,不知什么原因弄洒了饮料。一位老师对求助者开玩笑地说:

“你心虚什么啊,手抖得这么厉害!”求助者认为别人都在看自己的笑话,就借故离开了。开学后有一次上课,校长来听课,求助者感觉手抖得很厉害,拿不住水杯。

求助者认为自己手抖,多次暗暗告诉自己,不要让别人看出自己手抖。从此以后求助者很怕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不能在人多的场合喝水。为此以各种理由谢绝各种聚会,甚至不到公婆家吃饭。

同事说她清高,婆婆似乎也有意见,丈夫很不理解。求助者感到自己出现了大问题,到多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但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求助者认为自己有病无法解决,而别人不能理解自己,苦恼,痛苦,情绪低落。

近来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失眠,己经停了几次课,自己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是公务员,对她要求很严。求助者从小做事认真,做事要做到最好,学习成绩优秀。丈夫反映求助者很较真,在手抖的问题上无事生非。

多选:11、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躯体症状包括( )

a)手抖(b)情绪低落(c)头痛(d)食欲下降。

多选:12、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情绪症状包括( )

a)失眠(b)认为自己有病(c)痛苦(d)情绪低落苦恼。

单选:13、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聚会时手抖(b)认为有病(c)同事开玩笑(d)人格障碍。

单选:14、表明该求助者社会功能改变的是( )

a)频繁检查身体(b)情绪低落和苦恼(c)谢绝各种聚会(d)没有胃口和失眠。

单选:15、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认知特点是()。

a)绝对化(b)个人化(c)个性化(d)概括化。

单选:16、对该求助者手抖问题的判断应该是( )

(a)难以判断真伪(b)存在认知偏差(c)求助者说谎话(d)行为出现异常。

单选:17、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b)焦虑神经症(c)严重心理问题(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多选:18、在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着重考虑的咨询目标的特征包括()。a)心理学的(b)简便的(c)可执行的(d)易懂的。

单选:19、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该首先帮助求助者()

a)矫正偏执人格(b)缓解家庭矛盾(c)改变错误认知(d)改善躯体症状。

单选:20、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曾让求助者重现聚会时的状态,其目的是了解求助者的()。

a)语言表达(b)行为表现(c)认知过程(d)情绪反应。

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上中学后不知什么原因出现了挤眼睛的习惯,受到父母亲的训斥。自己也认为一个女孩子挤眉弄眼很不好,但做了很多努力,没有明显效果。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已经讲清楚了,在这方面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有个远房外甥女以前因为紧张也有这个习惯,但我帮助她解决了,现在她都结婚了,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行为。

你需要我怎样帮助你呢?

求助者:我也想让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女孩子,有挤眼睛的习惯,想改掉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再说目标就是改掉挤眼睛的坏习惯。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要按照咨询目标去帮助你解决心理问题,而咨询目标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就想改掉挤眼睛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挤眼睛是一种行为,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你现在每天挤眼睛大约有多少次呢?

求助者:(沉默)老师说其实我上课不怎么挤眼睛,空下来的时候经常出现,我想一天。

总有几百次吧,大约两三百次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挤。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看,一次都不挤是不是目标有些高了?

求助者:可能吧,可我作为一个女孩子,真不能有挤眼睛的坏习惯。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挤眼睛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挤。改变挤眼睛的行。

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你准备用哪种方法?

求助者:两种方法?可我不懂啊!您就替我选吧。

心理咨询师:好吧,我给你使用厌恶**改变你挤眼睛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就是我把你挤眼睛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后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挤眼睛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不敢再挤眼睛了,行为因此而改变了。

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挤眼睛。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看看你恐惧的程度。

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挤眼睛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伤到我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噪音刺激再加注射催吐剂,强度尽量小一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等。

多选:21、心理咨询师的开场白表现出了()。

(a)内容表达技术。

b)讲了题外话。

c)自我开放技术。

d)开放式提问。

多选:22、“作为一个女孩子……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表明咨询师()。

a) 表达出共情。

b)实施心理帮助。

c)表现出真诚。

(d)商定咨询目标。

单选:23、咨询师在讨论咨询目标时的说法,表明其了解()。

a)咨询目标由双方商定。

b)先要商定咨询目标。

c)咨询目标有多个特征。

d)咨询目标非常重要。

单选:24、通过双方对话,可判断其讨论的重点是咨询目标()

a)是否积极。

b)是否具体。

c)如何评估。

(d)是否可行。

单选:25、通过对话可以判断咨询师在选择咨询方法上体现出了()。

a)擅长使用厌恶**。

b)具有咨询经验。

c)不熟悉阳性强化法。

(d)没有进行协商。

单选:26、厌恶**的基本原理是()。

a)产生严重恐惧。

b)改变行为习惯。

c)产生不良体验。

(d)建立条件反射。

单选:27、实施厌恶**时,对厌恶刺激的选择应该是()。

a)根据求助者的行为而定。

b)只能选用一种。

c)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d)可以多种叠加。

单选:28、实施厌恶刺激时,厌恶刺激的强度应该是()

(a)依求助者理解程度而定。

b)强烈的。

c)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d)温和的。

单选:29、实施厌恶**帮助求助者改变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具有()。

a)相关资质。

b)咨询经验。

c)使用条件。

d)理论基础。

多选:30、在本段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出现的错误包括()。

a)空洞承诺疗效。

b)刺激量选择错误。

c)介绍步骤有错。

d)没有表现同理心。

案例四:一般资料:李某,男性,58岁,某剧团演员。

案例介绍:李某外表英俊,事业有成,经常在各地演出。妻子反映李某为人低调,态度谦和,但近来明显脾气暴躁,与同事和邻居产生严重的人际关系矛盾,遂强行将丈夫带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妻子希望我帮助你,你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

李某: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都是我们团里那些女人闹的,你还是去帮帮她们吧。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说说你们团里那些女士闹了些什么吗?

李某:我……(沉默)我都不好意思说。

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 技能选择题 案例问答题 答案

心理咨询师二级2011年5月真题 技能选择题 案例问答题 总分240,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 100题。案例一 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32岁,博士,某公司职员。案例介绍 求助者的父母长期感情不和,后来父亲因病去世了。求助者认为父母感情不和...

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 技能选择题 案例问答题

总分240,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 100题。案例一 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32岁,博士,某公司职员。案例介绍 求助者的父母长期感情不和,后来父亲因病去世了。求助者认为父母感情不和的原因主要是母亲过于强势,因此对母亲颇有微词。后来在国外留...

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 技能选择题 案例问答题

2010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详解。技能选择题 案例问答题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第1 100题,共100道题 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 100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案例一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案例介绍 求助者很喜欢班里一位漂亮女同学,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