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有限,所以,探索发现活动、生活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便能极大的吸引他们的兴趣。为此,教师应通过观察和研究为幼儿创设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及宽松的生活氛围,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区域活动为幼儿随时提供了各种学习机会,幼儿能够随时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去活动区放开手脚大胆活动,充分使用多种感官体验活动的内容,减少了幼儿很多不必要的无谓等待时间,也让幼儿获得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探索空间。教师应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针对不同幼儿在不同的情景下,采用多样化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促使幼儿更快的融入集体生活中。
新入园的幼儿难免有哭闹、烦躁等现象,通过环境创设和幼儿的活动相结合,投放幼儿自己喜欢的、信任的玩具来营造家庭般的气氛,协助幼儿很快适合集体生活。如:我为我班幼儿设置的娃娃家地上是软软的地毯,小床的大小与幼儿的身高一样。
在区角环境的色彩搭配方面我选择了温馨柔和的色彩,以浅粉为主色调,如:床上有淡粉色的花布做成的床罩、枕头、小被,窗户上用粉色的纱帘作装饰,给幼儿营造出一种家的感觉。
通过和家长交流了解幼儿的生活喜好,我们共同创造温馨、和谐、游戏性较强的区域环境,顺应幼儿的自然状态,给他们心灵的抚慰,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培养规则意识,让幼儿学会学习。
幼儿规则意识差是普遍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即时纠正问题。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孩子的科学启蒙教育更是如此,我们的区域都有界定的人数,在进入区域后都要请幼儿看清橱柜里陈列的材料,然后俯下身子双手扶出所需的材料,摆放在桌位上,当材料取出后,必须记住从**取出,然后从**来到**去,让幼儿学会物归原处,当操作一样游戏完毕后才能接着实行第二种材料的操作。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规则才有利于以后工作的顺利展开。
我还自编了一些区角小儿歌,来协助幼儿懂得区角活动也要有规则。如:进入娃娃家时,要有进区规则:
“你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我们一起爱娃娃,东西不乱放,玩具不乱摆,干净整洁人人夸。”进入美工区时,要有进区规则:“颜色宝宝我爱你,我来和你做游戏,玩完颜色放回去,保持干净别忘记。
”“小剪刀,手中拿,轻轻剪纸不乱划,手拿剪刀不乱丢,安全使用记心中。”图书区则是:“小图书,喜欢静,轻拿轻放不乱动;轻轻翻,轻轻读,爱护图书我最棒。
”通过说儿歌、讲规则这种方式,活动区混乱的情况比以前有了明显改善。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些小儿歌,教室里再也听不到大声喧哗吵闹的声音了。所以,对于孩子的常规培养一定要规则在前,示范在前,操作在后。
在操作过程中,可引导幼儿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实行有意识的操作,有问题能够与同伴交流和讨论,交流时应轻声,强调**过程的安全性与合作性,遇到困难可先自己尝试或反复尝试,也可模仿同伴经验的学习,尝试着不同的玩法,达到尝试成功。
三、材料投放,由单一到多样,层层递进。
小班幼儿的模仿水平较强,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水平都是不同的,教师要想有效地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必须考虑幼儿间的差异,以及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区角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为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在区域中一种玩具要有很多套,而材料操作还要有层次化。如:拼图游戏,我准备了四套,但拼图的内容不同。
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会发生争抢。在配对游戏中,我准备了六套材料,从简单的表情配对到颜色配对再到各种动物造形配对。由易到难、由浅至深、由单一到多样,慢慢增大练习难度,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需求。
所以,我在区角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特点及活动目标提供丰富、形象、有趣的活动材料,吸引幼儿主动参加活动,并与材料发生互动,只有抓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从幼儿现有的水平考虑,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才能够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既有伸手可触地满足感,又有挑战自我的兴奋感。
四、结合主题活动,调整和更新相关的区域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能够涉及到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活动正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主题活动的有序延伸。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能使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的整合更加一致,目的更加明确。
区域活动内容应随着主题活动的展开持续调整和更新,为主题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方便,既能够是主题展开的前期准备,如:一些主题相关的资料投放,暗示幼儿、引发幼儿注重;也能够满足主题实施过程中小组化、个别化教育的需要;还能够是主题活动的延伸,如:主题活动展开过程中一些生成的问题,有的能够把它转化到区域活动中来。
如:我们班展开的“玩具大集合”的主题活动。结合该主题中相对应的学习活动内容,我让幼儿从家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一样玩具,把它们投放到“玩具宝宝的家”幼儿开始手里握住自己的玩具,还要玩别人的玩具,不懂得与别人分享,但在几次的活动后,幼儿领悟到只有你借给别人玩具别人才会也借给你。
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各种玩具,能发声音的、不能发出声音的、能跑的、不能跑的,同时也学会了与他人分享。
五、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有效观察与指导。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的游戏行为,幼儿的活动多数以个体活动为主,常常是各玩各的,很少交往,活动内容很简单,而且无目的,不稳定,这时需要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如:在“娃娃家”看见布娃娃躺在地上没有人管,我会走过去抱起娃娃说:
“小娃娃你摔疼了吗?”幼儿就会马上抱起娃娃说:“是我的孩子,我抱!
宝宝你摔疼了吗?我给你揉揉。”为了满足孩子,我常常会在区域内投放一些辅助材料。
如:在“建构乐园”里投放了几个大箱子,孩子们经常会拿着“枪”(有的是用积木拼搭的,有的根本就是替代物)在箱子里东躲**的,随心所欲地玩起了“打坏人”的游戏,高兴得不亦乐乎,或投放一些小汽车供幼儿搭建停车场用。通过观察合理的调整和改变,将幼儿的兴趣从好奇引向研究。
五、重视区域活动的交流和评价。
如何让区域活动对幼儿始终充满魅力,区域活动的最后环节——交流评价是重要的一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讨论作为区域活动的最后一环,它的目的应该是“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以幼儿为主体,能让幼儿在活动的结尾部分享交流体验,分享发现,从而使幼儿以更大的兴趣、高涨的热情去期盼和投入下一次区域活动。因此,在评价活动中我常常会使用以下一些方法:
通常幼儿在选择区域时,很容易受材料本身的吸引,特别是我们小班的孩子,比如事物的外形、颜色、声音等,这很容易使幼儿在一个地方或固定区域中兴趣单一。所以要充分利用交流评价来使幼儿兴趣广泛,教师要像做“广告”一样,充分利用互动的优势把区域内容“推销”出去,培养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多样性。
总之,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充分发挥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品质,才能真正体现区域活动的真谛。教师在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的同时,不仅要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还应该考虑到孩子是活的,孩子们的活动区活动也应该活起来,真正使区域活动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并结合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与区角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与材料互动,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进步,使区角活动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游戏乐园。
主题背景下小班区域活动初探
区域活动,是在指定范围,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 并在其中巩固以往所学知识,感知新知识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区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孩子极大的兴趣,使得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1 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结合不紧密,区域活动学习性成分太浓,而生活性 游戏性成分淡,增加了孩子学习的负担,降低了孩...
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小班区域活动
小班区域活动教案 小班区域活动。小班区域活动篇 一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设计。设计意图。炎热的夏天到了。一天,罗拉高兴地向我介绍她穿的漂亮的吊带裙,引得周围的孩子纷纷说。起自己的衣服,并与同伴互相比较着。他们发现,夏天服装颜色鲜艳 款式多样,兴趣就更。浓了。结合我班近期的教育目标,为了培养幼儿乐于...
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个人收集整理 zq 本月经历了雨花区地区域活动评比,我们幼儿园取得了不错地成绩。每个老师都为得到地表扬高兴,因为这是大家辛苦劳动地成果。参加评比地过程中,每个班级都做了充分地准备。我们小三班不是参与评比地班级,但我们也根据本班特点精心布置了一个小舞台。作为小班年级组地一员我们帮助小二班进行区域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