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题

发布 2021-08-22 02:49:28 阅读 2734

一)从内容意境角度。

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例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例2: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①渔翁是在什么背景下垂钓?②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例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例4:燕子来舟中作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例5:长歌行(节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4、对所抒感情的理解例6: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例7: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全诗用梅花来比拟人的品格,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例8: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二)从语言运用角度。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例9: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

例10: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例11: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轻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代指使臣。候骑:骑马的侦察兵。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圆”二字用得好在**?有什么表达效果?

例12: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例13:杳杳寒山道寒山(唐)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前人评论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叠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例14:杨万里《小池》(见上)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

例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烟花三月下扬州”被誉为千古佳句,妙在何处?第。

三、四句是如何体现作者对朋友深情的?

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例16: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见上)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例17: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三)从表达技巧角度。

1.对修辞方法的赏析(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等)例18: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例19: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徐凝。

虚空落泉干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

例20: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中“绿”“红”二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绿肥红瘦”有什么表达效果?

2.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例21: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

例22: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例23: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例24:贾岛《寻隐者不遇》(见例17)

这首诗采用什么形式将叙述、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

3.对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对比、反衬、虚实结合、含蓄委婉、直抒胸臆等)例25: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本诗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感情?

例2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杜十四之江西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例27: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例28: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例29:绝句两首(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30: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第。

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例31: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例32: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鉴赏炼字练习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 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 觳皱 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 闹 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

2019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与练习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和晋陵 陆丞早春游望。唐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 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襟。注 晋陵 即今江苏常州。杜审言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 迁居河南巩县。作此诗时,作者在江阴县任职。淑气 春天温暖气候。古调 这里指陆丞作的 早春...

诗歌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8 9题。宿石邑山中 学优高考网 韩翃。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8.石邑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种特点的?5分 9.这首诗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