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意象是什么
意象:寓有主观之情的客观之物
例:小狗的便便
前情回顾——常见意象举例
前情回顾——意象题答题公式
答题公式:(意象含义)+来由(关键词)+情感
诗歌的意境
意境: 各种各样的意象构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情景交融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表面写景,实际抒情 1+1>2
意境: 各种各样的意象构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意境——意境题答题公式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
意境题的答题步骤
1.指出意象
2.描绘画面
3.概括氛围
4.分析情感
答题公式:通过……意象,写出了……的画面,营造出……的氛围,表现了……的情感。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
意境题的答题步骤
1.指出意象
2.描绘画面
3.概括氛围
4.分析情感
又要发福利啦~~~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节令
1.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上元 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灯节。
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三元:上元;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
3.花朝 较常见的说法:农历二月十二,相传为百花的生日。
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
4.寒食 清明前2天,冬至后105天,又称“寒令”、“一百五”。相传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此日禁火、食冷。
姚合《寒食诗》: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5.清明 农历三月份的节气,对应公历大致为4月4日或5日。祭祖扫墓。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上巳 农历三月初三。临水祓除不祥,称修禊。后演变为水边宴饮、踏青春游的节日。
王羲之《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7.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最流行的说法为纪念屈原投江之日。在这一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插菖蒲。
张耒《和端午》: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8.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传说该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与爱情有关。
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赏月,团圆,思乡。
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有登高饮酒之风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甫《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冬至
古人认为冬至是节气的起点,是阴极阳生之时。在古代非常被重视。不少朝代在这一天规定要放假,以致家人团圆。
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欢迎说着远行人。
12.除夕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晚上。不一定是十二月三十。团圆。
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用典例讲 通过讲解接下来的例子,我们可以掌握:
1.什么是用典?
2.怎么学习典故?
3.在诗歌中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人张翰(字季鹰) “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鲈鱼苦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陈登之字)。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刘备对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而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知识点大总结
诗歌意象与意境
一 意象与意境。1.意象 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 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2.意境 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二 诗歌意象的特点。含蓄性。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有的以物喻人,有的以物寄情思。特定性。在不...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的意象和意境,是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对象。意境,论述它的文章汗牛充栋,但每当我们欣赏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对其意境的深广美妙由衷地赞叹 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歌德语 的时候,再反观他人对于何为意境的论述,总觉得美中不足。意象,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甚至还有将意象同意境混同的情形。因...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1 诗人所写之 景 所咏之 物 即为客观之 象 借景所抒之 情 咏物所言之 志 即为主观之 意 象 与 意 的完美结合,就是 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作者情感的载体,包括景 物 事 人 2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