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规律总结。
可以运用总分或分总的方式来解答这类问题。①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意境特征)的画面(图景)”的方式加以总结。②用散文化的句子描绘一下题干要求的诗句,即把凝炼的诗句“泡开用。
”2、“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
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 答案】本诗的后四句融情于景,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试题规律总结。
此类试题可分三步,第一步是点明手法,即融(寓)情于景;第二步是答“景”,可以用“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此类答题的方式来答;第三步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即可。
3、首句(联)写景的作用。
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 答案】①(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焕然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描绘了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映衬诗人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②点明了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照应了题目,为全诗作铺垫,为诗歌后面抒发乐观旷达的情怀作铺垫。
试题规律总结。
运用“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这类试题的答题方式作答。②点明环境,为全诗作铺垫,为诗歌后面抒发某种情感作铺垫。(如果和题目照应,也要写上)综合以上两点,其实就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
4、尾句(联)写景的作用。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答案】①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寄寓了更加浓厚的思乡深情。②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试题规律总结。
运用“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这类试题的答题方式作答。
点明艺术效果,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果和诗歌的题目以及开篇有相照应之处,也要点出来。
5、以乐景写哀情。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 【答案】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
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试题规律总结。
此类题参照“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答题模式即可,只不过第一步要写成“以乐景写哀情”。
小结: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类试题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把景物描写能用现代散文诗的语言重新予以描绘,有助于读者进入诗歌意境,切身体会诗歌景物描写中所传达出的情意。
诗歌鉴赏题
落日怅望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梅。冰雪林中若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
诗歌鉴赏题
春雪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 在诗歌。一 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诗人因看到刚刚长出的草芽而吃惊 1分 翻因为果。惊 字写出了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 惊讶 欣喜的感情 2分,没有达到 惊 和 喜 内容的只给...
诗歌鉴赏题
1 阅读王维的 归嵩山作 见课本28页 回答下面的问题。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分 本诗的前两联 颈联 尾联,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2 比较阅读李白 赠孟浩然 和杜甫 解闷十二首 其六 见课本29页 回答下面的问题。李白和杜甫对孟浩然的评价有何异同?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