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飘诗韵

发布 2021-08-12 05:37:28 阅读 9631

作者:周家海。

**:《现代企业》2024年第06期。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粽子飘香的日子里,捧读诗书,于古诗中去欣赏和领略古人是怎样过端午佳节,自是别有一番兴致与情趣在心头。

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一诗,直抒胸臆,为屈原大抱不平,读之不禁令人感慨万端,唏嘘不已:“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代诗人张耒在《和端午》一诗里,对屈原蒙冤受难、毅然投江赴死有更深刻的感受和不平,言之凿凿,言之切切,掷地有声,颇似振聋发聩的格言,给后人以警醒和鞭策。明代诗人边贡在《午日观竞渡》诗中,对民间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进行了“临摹”般地“描绘”: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让人在字里行间,就能对龙舟竞渡的现场规模、气势氛围, 有身临其境的直观化认知与了解,堪称妙笔生花,令人拍手称绝。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南宋诗人文天祥在《端午感兴》一诗里对端午节又有另一种感受,文天祥与屈原的经历有所相似,秉赋过人,中过状元,受命于乱世,倚重于上下。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给了其重重的一击,哪怕是到了他临危受命之际,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朝廷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纵使有文天祥这样的有才之士,但却独木难支,南宋朝廷这座大厦将不可避免地岌岌可危、颓势将倾,直至难逃轰然倒塌的覆灭命运。

五月五日追前贤,九歌九章鸣素弦。蛟人应泣鱼腹葬,龙伯合赠龟毛毡。招魂感旧痛梁坏,反骚媚新图瓦全。

楚天尽处卧游去,舣舟酹月罗江边”。元代谢应芳的《端午日怀古》,是写于端午是日的怀古之作,从表面看上去是在追思与感怀屈原,而实际上是在用两组数字引伸出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接着,又用了二个典故来承上启下,借神话中的角色来烘托、彰显屈原的人性与人格的光辉。

最后作者则表达了远离是非,归隐楚地的志向与决心。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作者才能与伟大的屈原进行心灵的对话,抒发人生感慨,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以及精神上的慰藉。

风日晴和,粽香飘扬,佳节又端午。作为与春节、清明、中秋并列的中国古代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以端午为题材的古诗词有很多,端午节自然离不开纪念屈原,因而,端午诗篇里涉及屈原本人以及相关故事的也有不少。“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在古诗词里品赏与了解古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倒不失为一件乐事,在古诗词里“过”端午——我从那流传了千年的诗风古韵里,依然能够读出那时的人们对祖国、对人民,以及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端午节作文 又闻粽香飘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作文 又闻粽香飘。星期天,妻子一早就吩咐我,上午去菜市场买菜,买点芦苇粽叶回来,她说,下午她下班回家就包粽子。本来打算买二斤粽叶,并且粽叶要宽边的。可是我在菜市场转了几圈也没有见到宽边的粽叶,只有一位乡下上来的老人用脸盆水养了一些粽叶,窄边的,也只有八两。我最后只好买下了。估计这点粽叶也能包一...

《端午粽》说课稿

端午粽 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 端午粽 课文主要写了端午节外婆包粽子,分给邻居吃及端午节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端午节的习俗及来历,激发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接下来我将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说课。首先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的学生...

34端午粽

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师 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 师 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和。1 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2 学生分小组读。3 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查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