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作文复习专题三话题作文

发布 2021-06-02 22:41:28 阅读 7370

高考作文复习专题三话题作文。

关于话题作文(一)

—话题作文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这种写作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语文试卷特别是高考试卷中,引起中学语文界的广泛关注。2023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2023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鼓励写作者“大胆想像”,“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话题作文的特点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

2023年到2023年则是标准的话题作文。

那么什么是话题呢?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在一般口语交际中,话题总是谈话双方临时设定的,也一定是双方认可并共同感兴趣的说明或陈述对象。

话题有三个特点:(1)话题是交谈双方已知信息。从交际需要和思维常规来看,说话人当然会优先选择对方了解并同样感兴题的信息作为谈话的起点,否则会造成无头无脑的突兀感。

(2)话题是一种共享信息。这里包括前面说到的话题信息应该是交谈双方共知的,不能只为说者一方所知;也包括存在于交谈双方共同的知识背景中,但在特定交谈现场并没有被提及的话题信息。例如,姚明在nba的信息人所共知,但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提及。

可它在一定场合,例如有人谈起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的体育明星等内容时,还是能够形成话题的。(3)话题还是一种被激活的信息。作为话题的信息,必须是在现场已被提及的信息。

例如.交谈双方同在公交车中,路遇交通阻塞,于是关于交通状况的信息、关于公路建设的信息、关于****发展的信息,就可能因为眼前出现的情景而成为话题。

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对话题作文有以下阐述: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要想写好此类的作文,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作文指定了作文题目以后,考生就没有选择,在同一个题目下,主题和内容大致相同。作文给出题目或是限制文体,就等于给考生画了一个圈,你有多大的能力也只能在圈里跳。

你熟悉这个主题也好,不熟悉这个主题也好,你擅长这种文体也罢,不擅长这种文体也罢,别无选择。这是命题作文天生的缺陷。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虽然都有“材料”,但两者对待材料的“态度”不完全一样,在试卷的指令上也不完全一样。材料作文是根据材料作文,也就是说,所写作文的主题、内容甚至是文体都必须与材料的内容和形式一致。材料作文限制性很强,不易猜题和押题,这是它的长处。

但是,也正是这种限制,阻碍了作者写作水平的发挥。

从以上可以看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有局限,最突出的是两者都将写作范围限制得较死,也没有选择文体的自由,这就导致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在作文教学中甚为流行。学生在写作中所具有的能力、特长和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展示和发挥。

话题作文是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也有材料,但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在于帮**生理解话题。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的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因此,话题作文对于写作者来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作文形式。

从作文题的要求上也能看到这一点: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三自”方针充分展现了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作文鼓励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考生可以在文章中最大限度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抒发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也可以写**、讲故事、编寓言,形式自由开放。

由以上阐述得知,围绕着所给话题,也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中心、谈话内容、谈话的由头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

例如,“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

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在上述例题中, “树”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

话题作文确实极大地解放了写作者的思想,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最高写作水平,实践证明也确实产生了许多好作品。但思想解放还只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先决条件,要想把自己丰富的想像内容和精美的构思用文字表现出来,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写作基本功。

二、话题作文的特点。

首先是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其次是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二是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三是文体自由。

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或戏剧等文体。四是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三、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

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四、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给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命题者给出材料,让写作者理解材料,从中提取论点进行议论,并且必须把所给材料用到文章中去,否则扣分。它是命题作文的变种,对写作者依然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文体也仅限于议论,仍然是不利于发挥写作者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话题作文就可以避免这些弊病。

一是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宽松,内容更加宽泛。二是话题作文更加淡化文体观念。围绕一个话题,可以议论,可以记叙,可以说明,甚至可以编写出小**或短剧。

可以极大发挥创造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3全国卷作文题)。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⑥不得抄袭。

[教师解析]2023年的这道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是尽人皆知的“智子疑邻”故事。同样一句话,同样一句提醒,儿子说了,是聪明;邻居说了,倒成了盗窃的嫌疑。人是感情动物,感情又常常打着深深的主观烙印,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总难摆脱亲情的影响,这就会使人们的判断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事物的本来面目。

情感的主观性,就像我们看插在玻璃杯中的筷子,直的会折射成曲的。在这道题中,“感情亲疏”不同于“感情冲动”“感情用事”“感情波动“等等;“对事物的认知”即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认识判断,也不同于一般的理智、决定。如果考生所写只是“感情与理智”“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就没有吻合题意。

“亲疏”二字可以说是题眼。当然这道题也给了考生一定的立意自由:考生既可以否定这种因“感情亲疏”导致的思维模式,如现实中的任人唯亲、以亲疏关系判断一切等等;也可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意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亲近之情引导审美意识等等。

2023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应该算是关系性话题,其中心或范围,应该围绕“感情与认识”的关系展开,或描述(记叙文),或阐述(议**)等等。由这个中心派生出来的子项,大致可分为三类:对应型、不定形、相反型。

对应型,谈感情亲、疏,影响认识深、浅;不定形,谈感情亲疏,不一定影响认识的深浅;相反型,感情亲,反而认识浅,感情疏,反而认识深—只要能述说感情影响认识判断(类似、不同、相反),都应该视为切题。如果通篇不谈二者关系,仅仅抓住其中一点大做文章,就应视为偏题。

话题中的“事物”,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可以是一个人、一群人,一件事、一类事,乃至一个问题,一种现象。感情对“事物”影响的有无、大小,此类事例,古今中外,举不胜举。“月是故乡明”、“打仗亲兄弟”,对故乡感情愈深,爱之愈切,甚至认为月比他乡明,手足情深,了解愈透,打仗更显威力。

反面的例子,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学、师生、夫妻、父子……靠得太近,反而认识不透。感情蒙蔽了双眼,导致“孩子是自己的好”偏见……

[学生例文]

感情和认知。

大地有高山和峡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犹如四面八方的风笼罩着这个烟雾交错的世界。立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的牵绊,谁能抛开一切俗念?

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够穿越感情的烟雾?像庄子的豁达与放逸吗?像屈原的忠诚爱国吗?

虽然庄子能与鲲鹏为友,能穿透世间有为的境界,但他却悠游而无法脱离尘世的纷纷扰扰。屈原放弃一切而忠诚于国,却赴清流而为保全自己的清白。庄子和屈原都把自己放在广阔无垠的宇宙外层,却不知在他诞生之日,地球上的灰尘已把他们都打上了人间的烙印。

于是,无论怎样去俯视这宇宙,都是带着感情的牵绊,仿佛地面有无数的线牵连着各处器官,你又如何能够把这层烟雾拨开?

大智大贤的古圣人尚且如此,渺渺众生又岂能拨开世间的云雾?曾有云“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但孔子亦凡夫,这世间的真真假假,是非曲折,迷离而复杂,孔子又有什么本领把一切都看透?

人人都心中有牵绊,于是,在每一个十字路口,人们都要徘徊,或寻思未来的道路,或在心中掂量谁轻谁重,或衡量谁是谁非。或逢大的抉择,则更是瞻前顾后,唯恐与谁有隙,或冷落了谁。

没有谁知道你心中的曲折。然而,我们早已习惯去适应别人的需要,让人生的太阳通过别人反射而获得。真理无人能推翻,因为他早已与人们认知世界的心理息息相关。

在感情的牵绊下,一切都有了约定俗成的定论。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小至亲朋好友间礼尚往来,大至国际间谈判都特有人情味。不能否认悠久的历史风情早已浇铸了这种情感,也不能否认这种情感的价值,但铁的原则又怎能让人情去牵绊和综合?

中国加入wto后,难道能够让人情做后盾,去开辟崭新的辉煌吗?世界需要的是认知,是开拓,而非人情面前扭曲的对与错,善与恶。

高三话题作文复习专题教案 苏教版高三

点明旨意,画龙点睛。对于议 它首先必须立论,提出中心论点,这就是 点明旨意 而记叙文一般来说讲究含蓄,旨意 不必直接点出来。但考场作文宜点明旨意,便于阅卷老师准确评价。另外,对于记叙文来说,一般在记叙的基础上去 点 来个 卒章显志 安排好线索,一线串珠。2.内容充实。记叙类文章,不宜堆砌材料而重在生...

高三话题作文复习专题教案

考点阐释 一 符合题意 审题知识 1.审体裁。看试题要求写记叙文还是议 抑或说明文。近几年话题作文 文体自选 最易于确定表现自己文学才华的一种体裁。2.审范围。审清题目本身固有的限制范围。3.读材料。材料作文是高考 现频率最高的形式,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是看准材料。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悟出不同层面的含...

高三话题作文 高考作文话题指导80则 话题3 财富

高三话题作文 高考作文话题指导80则 话题3 财富 人人都渴望拥有财富,但不同的人对财富的看法不同 有的人认为财富就是金钱 有的人认为财富是智慧,有的人认为财富就等于权力。请你以 财富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精彩构思?一 我是一个大富翁。从对财富的认识出发,结合自身成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