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指导。
专题一:记叙文考点训练之概括题。
考点解析】概括题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型。
概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概括分为一般概括和高度概括两种。一般概括是使用一到两句话对文章的主要事件或文章的内容概括,考查的重点是信息提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高度概括是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主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人物情感变化、心理变化。中考则主要考查高度概括,但一般概括是高度概括的基础。
经典题型】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贵州2023年《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2.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北京市2023年《洞茶》)
3.根据语境,分别用三个词语形容下面两句话中的“样子”。(福建省2013《快递》)
4.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福建省2023年《拾穗的脚步》)
重庆中考真题例举】
1.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4分)
答案】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雪地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答到2点给4分,意合即可)
—重庆市2023年a卷《走进雪花的温暖》
2.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4分。)
—重庆市2023年《春光美》
3.阅读全文后,围绕“好望角”,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4分)
答案】梦想被现实逐渐磨碎;在家门口找到好望角。
重庆2010《好望角》
4.伙伴们做了一件什么事使伊丽莎白“快活”?从中表现出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答案】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会(2分)。表现出6个孩子关爱同伴、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2分重庆2009《为我唱首歌吧……》
5.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 (3分)
答案】“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提示:“我”羡慕城里人的生活1分,黄春草的奋斗经历1分,“我”的认识1分)
——重庆2023年《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方法点拨】1、概括内容:
全文:①谁+干什么 ②起因+叙述侧重点+结果。
片段:是文章的哪些段落(分层)——模仿示例,结合题目的要求。
场景:什么时候+在**+哪些人+干什么”。
2、归纳主旨
第一,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第二,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1、概括内容。
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感知,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的内容大意,一般以概括题的形式出现。它涉及对文章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段落层次和脉络线索等知识的把握和应用。主要有三种类型:
概括全文,概括片段,概括场面。
1)全文概括。
解题思路:这类题目所涉及的文章以写人记事居多,答题时首先要明确主人公是谁,可以用“谁+干什么”,;有些文章内容较多,可用“起因+叙述侧重点+结果”来组合答案。
这种题多是简答形式,目前在中考的使用率不高。)
例题精选:①(内容简单型)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沈阳课改区《送你一束花》)
答案:一位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比赛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谁+干什么”)
(内容较多型)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重庆课改《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答案:“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提示:
“我”羡慕城里人的生活是起因,黄春草的奋斗经历是记叙侧重,“我”的认识是结果)(“起因+叙述侧重点+结果”)
2)片段概括。
解题思路:这类题目更强调学生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是目前考试中使用率比较高的题型。做这种题目时,提醒学生注意题目中有限制和提示作用的信息。
思考顺序:概括的是哪方面的内容——概括的是文章的哪些段落(分层)——怎样概括。这类题目经常结合着线索顺序来考核。
阅读时找出线索,有利于理顺结构,掌握布局。还要熟练掌握如何用短语或简单的句子来概括。一定要把握好短语和句子中关键词的选择,可以从叙述的重点、主题或者出现的频率等方面来综合判断。
概括方式:①用短语(主谓式或偏正式或动宾式)②用句子(限定字数或不限字数)
例题精选:①第①段依次描写 、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 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安徽课改区《晨》第4题) 淡淡的朝阳轻轻嘶叫的小蝉
概括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第①段表现早晨“清新宁静”的句子。(所以后半段写阳光的句子不是)
在文章的哪些段落:第①段(分三层)
怎样概括:结合题目,应该用偏正短语。
答案:淡淡的朝阳轻轻嘶叫的小蝉
学生错误分析:一是没有注意到要求概括表现早晨“清新宁静”的景物,把后半部分炎热的阳光写进去;二是没有注意题目中的偏正短语,写成一只小蝉轻轻嘶叫;第三是分错层次,没有注意到题目中“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已经包含了藤树,而又答了一个“茂盛的藤树”。
②文中的“我”对父爱的理解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概括。(陕西课改区《爱处无声》第11题)
概括的是哪方面的内容:“我”对父爱的理解。
在文章的哪些段落:文章2-7段(分层,确认经历了几个阶段。)
怎样概括:结合题目,应该以我对父爱理解的变化为主要侧重点。对父爱的理解的变化实际上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变化线索。
答案:经历了四个阶段。童年不懂父爱,反而将父亲视为需要保护的弱者;上中学(青春期)渴望得到如他人一样的父爱,却不能理解父亲无声的爱;工作后开始理解父亲的爱,并开始学着爱父亲;结婚时看到父亲寄来的dv,才真正理解了父亲虽无声却含蓄、深沉、真挚的爱。
学生错误分析:第一,没有正确分层,判断不出是四个阶段。第二是概括时没有抓住以我对父亲爱我的认识为侧重点概括。
比如答成“有想保护他的欲望”“羡慕别的同学,有些埋怨父亲”“工作后与父亲通信,渐渐有了交流”等,都没有抓住“理解父爱”这个关键角度。
③从全文看,作者成为一个戏迷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北京《西皮流水》)
概括的是哪方面内容的片段:“成为戏迷的过程”
是文章的哪些段落:文章段(分层可以根据题目中的示例分析)
怎样概括:结合题目,应该用5字的主谓短语。
答案:浴池听清唱,公园遇戏迷。
学生错误分析:第一个答成“浴池听京剧”,这种回答也不是不可,但仔细分析,是学生对段落中的过渡句没有注意,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文章整体把握的意识。第二个答成公园乐京戏,错误原因是没有注意这段的叙述侧重点。
还有学生把段落弄混。
还要特别注意这个概括中隐含的主语。
3)场面或场景的概括。
解题思路:场面描写是指同一时间、地点、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这类题目的概括要强调时间地点(场所)众多人物及活动。
所以答题的思路可以概括成“什么时候+在**+哪些人+干什么”。
例题精选:第⑦段描写了戏迷“找乐”的场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北京《西皮流水》
答案:公园里众戏迷或拉、或唱、或听,自得其乐。
春雨让“我”兴高采烈,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烘托作者的这种喜悦之情?请概括回答。
答案:麦苗吮吸雨滴;二月兰开出了小花;荷花蓄力冲击。
2、归纳主旨。
包括结合全文直接概括主旨(思想感情),概括主要人物(性格品质)/景物(特点)
解题方法:①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对文章描写的重点把握准。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过程。在概括主旨及思想感情时,要重点注意议论抒情句,开头结尾要尤其注意。
例题精选:①南京《宛如英雄》“文中的**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答案中的“寡言少语、平凡”这几个词都散落在原文中。
答案:**的主人公是个沉着、冷静、睿智和大气的人。
③云南课改区《你遗失了感动吗》“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要点之一的“对现实生活中感动缺乏的遗憾”就在原文第⑥段。
答案:在生活中,人们应该学会感动,保持善良的心性(1分),并用善良之心对待别人,多做让人感动之事(1分),也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感动缺失的遗憾(1分)。(意思对即可)
记叙文阅读考点三
1.语言 品味语言 的步骤 怎样写的 角度 修辞 字词 描写 表现手法 写出了什么内容 效果 陈述对象 怎么样 表达效果 主旨 其他 主旨 情感和人物形象。其他 句式和修辞本身作用。2.语言赏析的方法 1 从用词的角度赏析。答题格式 词表现 揭示了 突出了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 2 从修辞的角...
记叙文阅读常考点
记叙文阅读常考点 答题模式总结。一 标题。题型一 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1 含义 先分析基本义,再揭示比喻义 引申义 象征义。2 作用 贯穿全文线索 概括主要内容 揭示文章主旨 情感或哲理 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激起读者的注意 思考 兴趣等 二 内容。题型一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格式 某人或某物 干什...
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
2 把握中心,整体感悟。结合文章主旨,把握深层含义。3 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可以先解释关键词的含义。4 辨析修辞,思考意图。作用 在开头 开篇点题 设置悬念 埋下伏笔 引出下文,总领全文。在中间 承上启下 总结上文 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在结尾 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 深化主题,揭示主旨 令人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