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发布 2021-05-02 01:58:28 阅读 6351

摘要:只有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设置自学环节,养成自学习惯,着力培养感悟能力,搞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外,营造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好、中、差学生分层管理,分步指导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引导他们“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那么,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不妨谈点浅陋的看法。

一、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要设置一个适当的自学环节,为学生创设自学的环境,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自学,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将自主学习环节分为两步进行。

首先是课前预习,即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课前预习要有目的性,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样预习?

如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把课文读流利,搜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资料等等。然后是课上自学,即在课前预习之后学习新课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感知。如让学生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浏览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等等。

课上自学可采用个人自学、小组研究等形式。

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良好的自学习惯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语文自学能力的结构特点,应该使学生养成以下几种习惯:

1)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指导学生能自觉、正确、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掌握自学工具。

2)自觉欣赏、品味妙词佳句的习惯。课文中的妙词佳句含义深刻,富于概括性和表现力。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自觉欣赏、品味的习惯。

使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能自觉感受到这些妙词佳句的美,因而爱不释手,乐于咀嚼。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的习惯。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词语,而不是死背字典、词典和学习资料。

4)注意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的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就某一问题发表的意见,并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

5)善于概括段、篇的主要内容,捕捉重点词句的习惯。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归纳或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鉴赏能力,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越是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对段、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越强,对重点词句的捕捉也很敏锐。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概括段、篇的主要内容,准确捕捉重点词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6)阅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是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运用和消化,是课堂自学环节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多加鼓励,并在学习中给予指导。

三、着力培养感悟能力。

感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品味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调动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知识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感知、品味、领悟和吸纳。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既有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发挥作用,又有情感、兴趣、性格、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学生感悟语句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感悟能力就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感悟能力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绘画展示。如理解“孤峰突起”、“云横秦岭”等词语,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幅山峰耸起,云绕山腰的画,或让学生亲自动手画画,以达到直观感悟词义的目的。

2)动作演示。如理解“众星拱月”一词,可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3)借助**。如理解“饱经风霜”一词,教师可用投影仪打出车夫经历坎坷、困苦的外貌画面,使学生对词义心领神会。

4)**音像。讲解“浑为一体”一词,可**风吼沙鸣的**或录像,使学生领悟词义。

5)读中求悟。对于一些含义较深的句子,可采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以领悟句子的含义。

培养感悟能力,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因此,培养感悟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灵魂、核心。作为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

四、搞好课堂教学延伸。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要注意两点:

1)布置**性作业。布置作业要精心设计,要注意科学化,要有**价值,能够激起学生的**欲望,使学生乐于动口、动手、动脑。

2)布置课后(或家庭)作业,要形式多样,少精活实,要让学生对作业有新鲜的感觉。可采用听、说、读、写交叉进行的办法,使学生对作业的形式感到新颖、有趣,而不是厌烦乏味。

教学实践证明,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设置自学环节,养成自学习惯,着力培养感悟能力,搞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外,营造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好、中、差学生分层管理,分步指导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恳望同仁能畅所欲言,共同商酌探导,为尽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言献策。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 只有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在 合作 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设置自学环节,养成自学习惯,着力培养感悟能力,搞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外,营造自由 轻松 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好 中 差学生分层管理,分步指导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政治教学的关键。摘要 自主学习的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学 想学 会学的有效方式,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好 主角 如何激发学生自觉 主动地参与到政治学习中去呢?本文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形成良好的心理优势 其次要教给...

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发展潜能的桥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当中处于排名第一的位置,可见其重要性。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根据自己的条件 能力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积累知识 培养能力 掌握方法 陶冶情操 体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