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手法及异同点

发布 2021-04-28 19:40:28 阅读 3020

常用重要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修辞手法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以下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

一、比喻 比喻:也叫譬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一)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二)比喻的作用主要是: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便于人们深入理解。

三)比喻一般形式上需要有三个要素:本体(甲)、喻体(乙)和连接两者的喻词。根据这三个方面出现情况,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四)比喻的种类

比喻的种类:1、明喻 2、暗喻 3、借喻 4、博喻。

1.明喻a.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如、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①.共产党像太阳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b.如果前后句子较长,且意义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喻词。

如: 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就会萎缩。

2.暗喻,也叫隐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困难是弹簧,你软它就强。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

例如:①.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一旦把敌人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里“鲜红的太阳”喻指新的社会制度)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二:比拟 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的辞格。

被比拟的事物———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喻体。

一)比拟的特点 :使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二)比拟的作用: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三)比拟的种类 :1、拟人 2、拟物

1、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语言生动、形象。

例如:①.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2、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如:①.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

我到了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小涛。

四).比喻和比拟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是两事物相比。

2.不同点:①.比喻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

.比拟重点在“拟”,即将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三:夸张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合情合理的渲染,因而使人感到虽不真实,却胜似真实。但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一)夸张的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引起读者强烈共鸣,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二)夸张的类型 :1、扩大夸张 2、缩小夸张 3、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处说。(多、快、高、长、强等)

例如: ①泰山小啊天山低,顶天立地的向秀丽。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少、慢、短、弱、矮等)

例如: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老子当兵一当十几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到。

3、超前夸张——在两事件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例如:①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四: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的辞格。

一)排比的作用

排比的作用:几种内容,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强调内容,加重感情;使论点更严密、更透彻,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排比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二)排比的类型:1、句子排比 2、句子成分排比。

1、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句子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五:对偶。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的辞格。

一)对偶的特点

对偶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二)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吟诵,有**美;高度概括,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三)对偶的分类。

1.依内容分为:①正对/平对 ②反对 ③串对/连对/流水对

2.依形式分为:①工对宽对。

3.依结构分为:①成分对偶 ②句子对偶。

4.①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和矛盾对立关系,借正反对照、比较来突出事物的本质。

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连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四)排比和对偶的区别:

1.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对称并列。

2.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须相等。

3.排比常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

六:反复。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

一)反复的作用:反复具有强调感情、突出思想、分清层次、增强旋律、加强节奏感的作用。

二)反复的类型。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

例如:***,我们的好总理,您在**呵,您在**?

2.间隔反复——相同词语或句子的间隔出现,即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

例如:雪降落下来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雪降落下来了。

三)反复和排比的区别:

1.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

2.反复的修辞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修辞作用是增强语势。

3.项数不完全相同,反复可以是两项或两项以上,排比必须三项以上。

七:对比。对比:也叫对照。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辞格。

一) 对比的作用。

对比的作用: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揭示对立意义,使事理和语言色彩鲜明,更好的表现文章主题。

二) 对比的类型。

1.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

两体对比的作用: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

例如:①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歌颂了名族英雄岳飞,鞭挞了奸臣秦桧,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一体两面对比:把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理说得更透彻、更全面。

一体两面对比的作用: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

例如: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造者的宝库;时间是懒惰者的包袱,浪费者的坟墓。(鲜明透彻的说明了时间对四种人不同人的不同意义和效应)

三)对比和对偶的不同: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上的“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形式上的“对称”。

2.对比是意义上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它要求结构对称,字数相等。

3.对偶里的“反对”从意义上说是对比,从形式上说是对偶,对比不一定都是对偶。

八、映衬 映衬:也叫映照、衬托。是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的修辞。

一)映衬的作用:制造气氛、创造意境、突出主要事物、深化文旨。(或者是为了突出所描述事物的特点,或者是为了强调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分类。1.正衬:正面的映衬,即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

例如: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反衬: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之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三)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的联系和区别 :

1.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

2.注意:①反衬和对比不尽相同,反衬侧重作比较的一方,对比表现的是作比较的两方。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学目标。1 能辨析 认识常用的修辞手法。2 能够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学重点。能辨析和运用修辞手。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作用。一 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小组讨论回答 二 修辞的一般表达效果 1 比喻。含义 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学目标。1 能辨析 认识常用的修辞手法。2 能够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学重点。能辨析和运用修辞手。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作用。一 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小组讨论回答 二 修辞的一般表达效果 1 比喻。含义 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常用修辞手法

一 比喻 1 含义 用在记叙 说明 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 形象 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2 基本类型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 3 什么叫本体 喻词 喻体?请看下面例子 叶子 本体 出水很高,像 喻词 亭亭的舞女的裙 喻体 4 答题技巧 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