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发布 2021-04-28 19:38:28 阅读 6867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

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例句: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c、借喻,特点:

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例句: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本体是巨浪喻体是翡翠,这句话还用了拟人)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三种: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缩小夸张: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例句:

a、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b、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c、春天用母亲般温暖的怀抱把世间万物叫醒;春天用父亲般的大手扶持着万物生长;春天用少女般的笑脸让世人感受美丽;春天用儿童般的天真让我们感受心灵的呼唤。

d、为了我的爸爸,为了我的妈妈,为了我的亲人,我一等要好好学习。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美感。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只对偶,不对仗。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既对偶,又对仗。)对偶的种类:

第一,正对:从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例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二,反对:上下文的意义相反或者相对。例如:满招损,谦受益。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第三,串对:上下文意思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这叫做串对。例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

第一,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例如: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二,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的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不那么严格。例如: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

a、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b、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简单记为“有问有答”。

a、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有一句话“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b、你问我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我心中没有俗念。

8、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如:

a、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

京京心理难受极了。(黄蓓佳《心声》)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b、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其实人人都要说它美)c、你上课老是捣乱课堂纪律,我难道不能说你吗?(其实是可以说你的)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分两种:

a、明引(直接引用)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明显标志是有引号(单引或双引)。b、暗引(间接引用),没有引号,只知道大意,但不清楚原句。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如: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a、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b、多喝点墨水,有什么了不起?

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a、(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其实并不标致)

b、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他们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爱国青年: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狂妄自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讽刺意味)特别强调: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同学们请注意: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a、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句中奶奶的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c、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

a、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这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c、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3)表示例举。如:

a、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b、“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句中用“像”字表示把(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4)表示想象。如:

a、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b、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c、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

“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5)表示说明。

a、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b、狼狗连忙半闭着眼睛,说:

“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各种修辞手法举例

比喻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拟人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物 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夸张 扩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5.排比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各种修辞手法举例

实用文档。比喻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拟人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物 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夸张 扩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5.排比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

常用修辞手法

一 比喻 1 含义 用在记叙 说明 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 形象 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2 基本类型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 3 什么叫本体 喻词 喻体?请看下面例子 叶子 本体 出水很高,像 喻词 亭亭的舞女的裙 喻体 4 答题技巧 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