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汉修辞笔记

发布 2021-04-28 14:42:28 阅读 9312

标点符号。

1.句号:主要表示陈述句尾的停顿和舒缓语气。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可以用逗号。

2.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疑问语气。

反问句虽然不要求对方回答,但用的是疑问形式,也要用问号。

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一般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用“好不好、行不行”等肯定否定并列形式的提问格式表示的较委婉的祈使语气,也可用逗号。

3.叹号:主要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和强烈语气。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也要用叹号。

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要用叹号,但必须放在句末。

4.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或总括于前的停顿。

用在书信、发言稿的开头的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总提语之后,让读者注意下文将要分项来说。

用在总括语之前也总结上文。

用在“说、是、证明、例如、如下”等动词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

时、分、秒的分隔符号用冒号。

注意: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要用冒号;冒号一般管到句终。

5.分号:用于多重复句中起分组作用,即分清层次的作用。主要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注意: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因果、条件等)的多重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处,凡是用逗号而不能分清层次、用句号而容易把前后关系隔断的,都要用分号表示,即在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用分号来分清层次。

单句中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的停顿要用分号。

6.逗号:用在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用在复句内的分句之间。

用在两个句法成分之间。

用在独立语的前面或后面,或前后都用。

用在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

7.顿号:表示语句内部较短的并且词语之间的停顿。

并列词语之间有的用顿号,有的用逗号,这主要是为了在不同类的事物之间起分组作用。

经常用在汉字次序语之后,如“一、二、……用阿拉伯数字作次序语时用下脚点,如“1.……2.……次序语用了括号就不用顿号,“(1)、…是错误的。

8.引号:表示文中直接引语或特别指出的词语。

注意:记者采访、剧本中对话分行分段书写时,说话人与所说的话之间用了冒号或空一格就不必在用引号。

重要的或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也可以用引号。

如果引文连这好几段,每一段开头应该用一个前引号,只有最后一段的末尾才用一个后引号。

引文的句子是完整照录人家的话,引文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之内。例: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如果引文是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这时点号应放在引号之外。例: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9.括号:表示文中注释性的话。

只注释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句内括号。句内注释紧挨着被注释的词语,它的末尾不用句末点号。 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注释则放在句子之后,句外括号内如有句末点号则必须保留。

括号还用在次序语的外面,如(一)(二)(三),这时它和顿号的作用相同,括号后头不能再用顿号。

括号内还有括号时,最外一层先用圆括号“()以后可依次用方括号“[ 六角括号“〔〕尖括号“〈〉方头括号“【】

10.破折号:表示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还表示语意的转换、跃进,或语音的中断、延长。

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间也用破折号。

文章的副标题之前可用破折号,起注释作用。

表解释说明时,破折号vs括号:

如果解释说明的话插在句子中间,就可以在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这叫双用,其作用相当于括号,但在朗读时破折号内的内容要读出来,因为它是正文的一部分;而括号内的文字不是正文,只是对正文的注释,一般不必念出来。

11.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了的话。

还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等。

表语音中断时,破折号vs省略号:破折号表示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则表示余音未尽。

省略号前可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表示上文是个完整的句子。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任何点号。

省略的是一整段或几段文字,用十二个小圆点表示,要单独成行,不顶格。

12.着重号:表示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短语、句子。

13.连接号:用来把密切相关的名词连接起来。表示时间、地点、书目等的起止,人或事物的某种联系。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14.间隔号:表示间隔或分界。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译的名和姓、书名和篇名、词牌(曲牌)和词题等的中间。

15.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广播、电视、报刊的栏目名,不应加书名号。

16.专名号:表示人、地、山、河、国、机关团体等的专有名称,标在字的下边,一般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注意:并列引号之间可不用顿号,也可用顿号。

演讲稿开头的称呼语后可用冒号,也可用叹号。

简答。1.语法是什么?

2.语言研究什么?

3.语法体系?

4.语法单位及其关系?

5.句法成分?

6.划分词类的依据?

7.十大词类的意义、分类及语法特征。

动词“是”vs副词“是”

做状语时,能愿动词vs副词

区别词vs形容词时间副词vs时间名词我们vs咱们

连词“和”vs介词“和” 语气词“的”“了”vs助词“的”“了”

“二”vs“两”

8.主语vs话语。

9.补语vs宾语

10.可能补语vs情态补语。

11.句型vs句类vs句式。

12.单句vs复句。

13.“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

14.名词性词语作谓语的条件。 省略句vs名词性非主谓句。

15.不影响句型分因素。

16.句子vs短语。

17.语法分析的三个层面。

18.句子的语义分析。

19.句群vs复句句群vs段落。

(以上皆在手写笔记中)

1.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个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历的此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性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2.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他们常作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至今都如此。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新的语法规则总会逐渐产生出来。

例如“汉语语言学发展,其根本动因必须而且只能从汉语内部去找。”这句话中,加了下划线的的成分的用法在“五四”以前的白话文里是没有的,后来才慢慢在书面语中运用开来。因此语法又具有时代特征,研究语法要烦请古今语法,不能混同。

3.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性或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的语用条件,这样才能研究好、掌握好汉语语法。

4.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例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要不然,就要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了。

词类是汉语里的客观存在,各类词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表现了不同的性质。这就为划分词类提供了可能性。例如“瞎子摸鱼”中“瞎子、鱼”可以受只是代词的修饰,而动词“摸”不行;“摸”可以受副词“不”修饰,而名词不行。

这样根据词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就可以把词分出不同的类来。

划分词类不仅有可能性,而且有必要性。各种各样的句子多数是由此逐层组成的,不划分词类,就没有办法说明语句各种结构规律的差异和词的不同功能,就不便于说明句子应该怎么组织和不应该怎样组织,不利于说明句子的正误。如“球队获得了冠军,队员们都感到十分荣誉。

”这个句子中“荣誉”是名词,这儿误用为形容词了,改为“光荣”才与动词“感到”搭配。如果不划分词类,怎么说明用词是否符合规律呢?

人从孩提时代就学会了说话,也学会了理解别人所说的话,也就是说已经学到了感性的语法知识,不自觉地运用语法规律了。因而才有“不学语法,也能说话写文章”的论调。其实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

因为人们所说的“不学语法,也能说话写文章”的现象是建立在语法知识的感性阶段上的,只有对语法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自觉地运用它,才能把话说得更好,把文章写得更好。+21世纪,学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为适应这种形式,要学好自己的母语语法;21世纪是电子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时代,为使计算机真正做到处理汉语的程序化、自动化,就必须深入研究汉语的语法规则;学会了汉语语法,还可有效地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在学习其他语言的同时,还可以自觉地进行对照和比较,较快地学会一门或几门外语。学会了分析语法的功能,对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大有益处的。

修辞学笔记

第一章 概说。一。修辞的性质和任务。1.语言的内部规律 语音 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2.修辞的性质 修辞学就是烟具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是由语言本体的交际功能所决定的,并贯穿语言运用的全过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3.修辞的任务 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

修辞学笔记整理

7 话语。定义 特定语境条件中所使用的句子 词或词语,体现的是特定的语境意义。意义 静态意义 话语进入交际的具体场景之前本身含有的意义,即文本意义。动态意义 话语进入交际的具体场所之后所获得的意义,即会话意义。话语本身的好坏同其交际效果的好坏不一定完全相符。坏话丑话其效果可能是好的,而好话美话其交际...

“形式”的修辞性 《金色笔记》的文学修辞批评

摘要 金色笔记 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多丽丝 莱辛的代表作,本文从文学修辞批评的角度,在宏观修辞层面上,多声部 并存对主人公心理意识的分化,是从历史的高度在社会层面把一种特殊的性别结构拆解开,放置于政治 情感 文化等各种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强化了文本的意识形态修辞效果 在微观修辞层面,不同的叙事模式架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