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新闻采访:采,就是搜集、采录,访,就是访察、查证。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
2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3 第二手材料: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当事人和目击者那里得来的材料就属于此类。
4报道思想:是新闻机构在一定时间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的中心与重点,内容与范围,以及具体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等。这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
5采访基点: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记者根据需要选择建立若干相对稳定的采访基地,即记者采访活动的联系点、立脚点。
6新闻记者: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同时,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
7 机动记者:又称直属记者,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的采写。
8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又是对业务能力较强的记者的称呼,也是作为记者中高一级的级别称谓。
9 内参:新近发生的各种事实,即使是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实,有些则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记者可以而且应该把采访到的这一类事实写成“内参”,提供给新闻单位内部或送交领导部门参考。
10业务素质:主要是指掌握和运用新闻手段的能力,即新闻的采访报道能力。
11职业敏感: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由于职业规律要求和经验的积累,往往会养成一种特有的敏感性,这就是职业敏感。如汽车司机就特别能辨认和识记道路。
12新闻敏感:是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
13顿悟性思维:就是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来的某种新念头、新认识、新思想。顿悟,也可以称为一种直觉、一种灵感。
14新闻角度:也称报道角度,它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或侧重点。
15新闻政策:是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也可以说,是国家、政党或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宜传方针和宜传纪律,包括新闻机构的工作原则和编辑方针。
16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的素质。
17采访的准备工作可以分为两种,即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平时准备也叫间接准备和广义准备,指的是不以某一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临时准备也叫直接准备或狭义准备,指的是以完成一次具体报道任务为目的的采访前准备。
18报道思想: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内容、范围、重点和具体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19 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通常由**部门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举行,有时也由个人出面举行。这是集体访问的一种。
20开放式提问: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
21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
22漂近法:迂回式提问方法,西方人叫“漂近法”,即先提若干过渡性问题,然后逐渐漂近到敏感问题。这个过渡会使访问对象逐渐熟悉记者,解除原有的戒备心理,而记者又有意把敏感问题隐蔽在一般问题之后,使对方不自觉地回答记者所提出的敏感性问题。
23 观察: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
24观察的位置:指记者在现场观察的角度和观察采访对象的位置。
25观察的时机:是指记者在什么时间里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观察。
26巡回采访也叫游动采访、旅行采访,其特点是流动性大,每到一地,一般停留的时间很短,通常适用于某些特殊的、重大主题的报道。
27易地采访:指记者到本职工作范围以外的地区采访。
28交叉采访:指记者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期间同时交叉采访两条或几条新闻。
29上下结合:即是将上级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上情”与“下情”相结合。上下结合又可分为采访步骤的上下结合与报道思想内容的上下结合。
30 原始心理反应:采访对象和记者初次见面,或者得知记者要来采访,一般都会出现一种心理反应。这种最初的心理反应,称为原始心理反应。
31无意注意:指那种自然发生的,如外来干扰所引起的注意。
32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
33新闻特写:就像电影上放大的特写镜头,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细致描绘事件的一个片断、一个场景或人物活动的一个侧面。
34 来信:指记者或读者(听众、观众)来信,是用书信体反映情况、发表意见的报道形式。
35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作品中起主导作用,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成为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36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是指选材的范围;二是指选材的过程。
37新闻结构:所谓“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38新闻语言:是表述事实的语言。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39精确语言:是指确凿无误,不夸张,不走样,更不造假;恰如其分,叙事、状物、写人得当,不可滥用褒贬之词;清楚明白,使人一目了然,可信无疑。
40模糊语言:人们在日常的社会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因此,新闻语言也保留有“模糊”的成分,而不必都像科技语言那样非常精确。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其精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之于确切。
41电头:指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也有只说明新闻单位和时间的。
42社会新闻:指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新闻。旨在崇尚伦理道德并与社会上不良现象作斗争。
报道内容包括日常新人新事、婚恋与家庭、社会秩序、风土人情及人口、市政、衣食住行。
43特写式消息:也称新闻素描、现场新闻或视觉新闻。它首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44目击新闻: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45动态消患: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态的主要的消息的体裁。
46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
47“蒙太奇”式行文:即依据新闻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简捷地表述一系列新闻事实。
48消息结构:指的是消息写作中表达内容和体现新闻主题的谋篇布局,即一条消息组织事实材料、安排层次段落的构思设计。
49倒金宇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这种结构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的各项事实内容。
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50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生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事件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
51导语:就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揭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开头部分。
52第一代导语:新闻界往往把新闻五要素甚或六要素俱全的导语称为“第一代导语”
53第二代导语:新闻界往往把侧重交代部分新闻要素的导语称为“第二代导语”。
54 消息的主体:又称“新闻躯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新闻事实主要在主体部分交代。
55消息的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56记事:又称介绍、报告等,是通讯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常见的通讯报道体裁。记事通讯也包括写人,表现手法以叙事为主,具体而详尽,可以说是“详细的消息”、“情节展开的消息”。
57巡礼:是一种观光记、参观记,也称“见闻”。这种表现形式一般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或单位。同时,还常常是“卷轴”式的,像绘画作品的“长卷”,报道面较宽。
58人物通讯:主要是写人的,是以人物报道为中心的一种通讯体裁。
59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主要指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的通讯报道。
60新闻特写:作为把电影特写与文学特写手法引进新闻写作领域的产物,它是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特写的“特”,主要表现在对事实的局部如实地加以“放大”。
61事件特写:是新闻事件的形象化报道,它抓取事件的关键性场面、典型的情节、富有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集中描绘,突出地加以再现。
62采访札记:是一种可以公诸于众的小型“情况反映”,往往是记者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同时的副产品,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
63工作研究:作为一种新闻边缘体裁,具有探索性的特点,主要**实际工作**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包括经验教洲、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等。
64来信:包括读者来信和记者来信,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的一种报道形式。
简答。1.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新闻采写的作用?
答: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活动,这是记者以及通讯员、撰稿人,用以认识实际和反映实际的专业技术手段。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有时还须交错使用,即在采访过程中兼有写作,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再作采访。
但从总体程序和各自的作用考察,采访与写作是有明显区别的。新闻采访,旨在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主要是了解情况、搞清真相、收集素材,为新闻的传播创造必要的条件,新闻写作,旨在反映并表现客观实际,主要是根据采访得来的事实材料,经过分析、取舍和组织,接着采取恰当的体裁样式和表现方法,使客观存在的事实成为供作社会传播的新闻。
新闻采访写作
二十七。访问的准备 方法及深化 采访准备的实践意义 1.做好准备,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 2.做好准备,能尽快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 3.做好准备,会使记者成为一个采访的快手 4.做好准备,将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更好地发现和抓住新闻 5.做好准备,有助于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采访的准备工作分为两种...
新闻采访写作
2012年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知识点一。2012 04 01 14 15 网络 大中小 我要纠错 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担供有待证实 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第一手材料 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
新闻采访写作
第一章新闻采访概论。一 采访的特点 了解 1.目的的差异性 2.时间的限制性 3.项目的突发性 4.需要的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 6.活动的艰辛性。二 采访的形式 了解 个别访问 开座谈会 现场观察 参加会议 蹲点 查阅资料 改写。第二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一 坚持真实性 识记 真实性 新闻报道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