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

发布 2021-04-15 20:15:28 阅读 2756

二十七。 访问的准备、方法及深化

* 采访准备的实践意义:

1. 做好准备,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

2. 做好准备,能尽快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

3. 做好准备,会使记者成为一个采访的快手;

4. 做好准备,将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更好地发现和抓住新闻;

5. 做好准备,有助于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 采访的准备工作分为两种,即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

平时准备:1. 学习理论政策,认清当前形势。

2. 了解全局情况,掌握社会动向。

3. 多方面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

4. 广泛积累资料,适应工作需要。

* 关于平时准备的具体问题:

1) 了解情况和掌握动向的重点。

a. 一是各行各业贯彻招待党和**的方针政策的情况;

b. 二是干部和群众在一个时期的思想活动。

c. 三是实际工作是的成就、经验、矛盾和主攻方向。

d. 四是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典型,冒尖的人和事。

2) 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

a. 一要读书看报,广采博取;

b. 二要结合工作,重点攻关;

c. 注重社会实践,无字“天书”,不可忽视。

3) 资料积累的分类:

思想积累、情况积累、信息源的积累、业务资料的积累、知识性资料的积累。

临时准备:1. 明确报道思想。

2. 选择、了解采访对象。

选择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a. 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

b. 选择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

c. 选择不同意见的采访对象。

d. 对同一类型的采访对象要选择典型。

3. 背景材料的收集与分析。

4. 特定报道对象的知识准备。

5. 拟定采访计划。

二十八。 访问的形式、类型及分类。

访问可以是个别访问,也可以是集体访问。

个别访问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

集体访问就是记者有意组织或邀约多个采访对象的访问,包括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两种形式。

* 访问活动的类型: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因争论访问。

* 访问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接近、融洽、沟通、激发四个阶段。

* 提问的方法与技艺。

1. 问法要多样,开放式闭合式问题要结合使用。

2. 抓住疑问点。

3. 尽量具体。

4. 提倡讨论式,赢造双方交流的气氛。

* 提问的分类:

1. 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

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 闭合式提问。

-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 访问的要领。

1. 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2. 把握重点,启发诱导。

3. 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4. 少讲多听,广采博纳。

5.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 访问的“心理控制”:

访问这种交往过程,在心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不仅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随之做出的相应的心理应变,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为记者所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里控制”:“心理控制”,并不是说记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应当让对方保留不同意见并表示理解,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取得共鸣。

* 记录的一般要求:

a.记要点 b.记易忘点 c.记疑点 d.记有关原话 e.记典型情景。

* 记者核实访问记录材料的方法有:

1. 向提供材料的本人核实。

2. 溯本求源,寻求物证。

3. 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

4. 技术检验。

* 观察的特点:

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外来语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

观察分为事前观察、同步观察、事后观察。

观察具有直接性、综合性、客观性、经常性、敏感性等特点。

* 现场观察的作用:

1. 辨别真伪,收集素材。

2. 印象深刻,生动再现。

3. 获得亲知,深化认识。

4. 触景生情,寄情于文。

5. 见多实广,有利积累。

* 现场采访中的瞬间印象主要包括什么?

1. 变动着的事件细节。

2. 突发事件的重大疑窦。

3. 环境气氛与情景。

4. 现场活动及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等。

* 采访是的心理感应规律体现在哪些方面?

1. 记者采访满足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

2. “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采访的氛围渲染上一层“晕轮”

3. “自己人效应”与“异已人效应”诱导着谈话的成败。

4. 采访谈话需要稳定的情绪。

* 特殊的采访方式分类:

a. 巡回采访 b.易地采访 c.交叉采访 d.蹲点采访 e.隐性采访。

* 什么情况下采用隐性采访?

1. 把隐性采访作为记者日常观察、发解情况的辅助手段。

2. 某些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可使用隐性采访。

3. 某些表扬性的稿件也适合用隐性采访。

* 如何多方面挖掘“新闻事实材料”?

1. 找特点。

2. 抓问题。

3. 会透视,透会现象看本质。

* 怎样找特点?

a. 认清形势找特点。

b. 通过比较找特点。

c. 具体分析找特点。

* 抓什么样的问题?

a. 抓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b. 抓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

c. 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d. 抓事物发展**现的新问题。

* 怎样找问题的根源?

一是要找新旧体制的矛盾。

二是要找新旧思想观念的矛盾。

二是要找改革中不平衡的矛盾。

* 采访中“结合艺术”理解:

结合本身是一种艺术,包括:

1. 上下结合:将上级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2. 点面结合: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的结合。

3. 横结合:纵的认识:对事物历史与发展的完整了解;横的认识:对一事物与他事物有机联系的了解。

4. 正反结合:相反的两个个别事实之间的联系。

二十九。 消息的概念、特点、组成成分与结构方式:

*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彩的新闻基本体裁。

* 消息的特点:

1. 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2.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3.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4.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5.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 消息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

* 消息的结构方式常用的有倒金字塔、金字塔、散文式三种。

* 消息的分类:

a. 按事实性质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b. 按报道内容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等。

c. 按写作特点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

d. 按篇幅长短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

e. 其他样式的分类,有公报式消息、答记者问。

f. 西方新闻界对消息的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纯新闻。

g. 按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

* 事件性新闻-是指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为突出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 非事件性新闻-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进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 动态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它有两种不同情形:

一种是对刚刚发生的或新近发生的单独事件的报道;另一种是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持续性变动事件的报道。

特点是:a. 能给人以动态感,强调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

b. 讲究“时间”要素,特别注重时效;

c. 短小精悍,一事一报。

* 经验性消息的概念及经验的选择:

经验性消息-是反映某地区或某单位在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所取得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及其显著效果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典型报道的一种,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

经验性消息中经验的选择:

1. 首先应当具有新闻性。

2. 要选取新鲜的、富有特点的经验。

3. 要先取针对性强、能解决当前突出的实际问题的经验。

4. 要选取具有启边和指导作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典型经验。

5. 不用面面俱到,抓住最主要的经验。

* 综合消息的概念、特点及写作要求:

* 综合消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 综合消息的特点:1.不受空间的限制 2.由多地、多件新闻事实组成 3.从不同侧面表现共同主题 4.报道面广,声势大的。

* 综合消息的两种情形:1.横断面综合反映动态、情况 2.纵深度综合反映成就、经验或问题。

* 写作要求:1.善于分析概括 2.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3.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 述评性消息的概念及写作特点。

* 述评性消息-也叫新闻述评,是一种以述为主,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体裁。

* 述评性消息的类型:形势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

* 述评性消息的基本特点:

a. 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

b. 述评结合,夹叙夹议。

c. 针对性强,富有思想性。

* 述评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a. 述与评要事理交融。

b. 议论要精辟,观点要正确、深刻。

c. 述评要自然亲切。

* 消息的写作要领:

1. 更加注重时效性。

2. 运用客观笔法,用事实说话。

新闻采访写作

2012年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知识点一。2012 04 01 14 15 网络 大中小 我要纠错 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担供有待证实 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第一手材料 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

新闻采访写作

第一章新闻采访概论。一 采访的特点 了解 1.目的的差异性 2.时间的限制性 3.项目的突发性 4.需要的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 6.活动的艰辛性。二 采访的形式 了解 个别访问 开座谈会 现场观察 参加会议 蹲点 查阅资料 改写。第二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一 坚持真实性 识记 真实性 新闻报道必...

新闻采访写作

一 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5 1 新闻采访。2 采访的 心理控制 3 新闻线索。二 判断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 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2 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它是一种天赋。3 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4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