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西城一模化学

发布 2021-04-04 09:06:28 阅读 1409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化学) 2018.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我国出土的文物呈现了瑰丽的历史文化。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7.下列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中,其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

a.加食盐腌制b.抽真空 c.充氮气 d.使用吸氧剂。

8.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f2在暗处遇h2**,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

b.br2和nai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和nacl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

c.金属na和熔融kcl反应置换出金属k

d.常温下,nacl溶液的ph=7,alcl3溶液的ph<7

9.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cu2+将h2o2还原为o2

d.发生了反应cu2o+h2o2 + 4h+==2cu2++ 3h2o

10.我国学者研制了一种纳米反应器,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和氢气反应获得eg。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纳米颗粒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

b.dmo分子中只有碳氧单键发生了断裂。

c.反应过程中生成了mg和甲醇。

d.eg和甲醇不是同系物。

11.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a2++ co32==caco3↓

b.na2o2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na2o2+ 2co2== 2na2co3+ o2

c.稀hno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 2h+ +no3==ag+ +no2↑ +h2o

d.fecl3溶液腐蚀线路板:fe3+ +cu ==fe2++ cu2+

12.某同学向so2和cl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品红溶液,振荡,溶液褪色,将此无色溶液分成三份,依次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下列实验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说明cl2被完全消耗。

b.②中试纸褪色的原因是:so2 + i2 + 2h2o ==h2so4 + 2hi

c.③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也能说明so2被cl2氧化为so42

d.实验条件下,品红溶液和so2均被氧化。

25.(12分)为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so2、nox,研究者提出了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

1)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将so2转化为ca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进行无害化处理。nh3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以naclo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控制溶液的ph=5.5,将烟气中的so2、no转化为so42、no3,均为放热反应。

在图1中画出“放热反应”的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s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图2,so2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___写出1种即可)。

烟气中so2和no的体积比为4∶1,50℃时的脱除率见图2,则此吸收液中烟气转化生成的no3和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6.(12分)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为原料,用真空氯化亚铝(alcl)歧化法,无需进行分离提纯,直接制备金属al。其反应过程主要由两步组成,如下图:

1)已知:al2o3 (s) +3c (s)2al (l) +3co (g) δh=+1346 kj·mol1

3alcl (g)alcl3 (g) +2al (lh=140 kj·mol1

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

第二步alcl分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___填“增大”、“不。

变”或“减小”)。

2)第一步是可逆反应,选择在接近真空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

3)第二步反应制备的al中含有少量c,可能的原因是___不考虑未反应的c,写出1种即可)。

4)右图为真空alcl歧化法制备al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控制。

alcl3的凝华装置、al的生成装置和alcl的制备装置的。

温度分别为t1、t2、t3,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

5)制备al的整个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

27.(17分)某小组研究溶液中fe2+与no2、no3的反应。

资料: [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1)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用___溶液检出溶液中含有fe3+。

甲认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fe2+。乙认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___

进行实验ⅱ,装置如下图。左侧烧杯中的溶液只变为黄色,不变为棕色,右侧电极上产生无色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no。

产生no的电极反应式是___

实验ⅱ的目的是___

2)研究现象a中的棕色溶液。

综合实验ⅰ和实验ⅱ,提出假设:现象a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能是no与溶液中的fe2+或fe3+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ⅲ,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fe2+与no发生了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和现象是___

加热实验ⅰ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

3)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fe2+与no2、no3的反应。

ⅰ中溶液变为棕色的离子方程式是。

ⅲ**现棕色的原因是___

实验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no2、no3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等有关。

28.(17分)m()

是牙科粘合剂, x是高分子金属离子螯合剂,以下是两种物质的合成路线:

已知:r、r1、r2代表烃基或其他基团。

1)a为烯烃,b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a→b的反应类型是___

2)c→d的反应条件是___

3)e分子中有2个甲基和1个羧基,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d+f→k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5)下列关于j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可与na2co3溶液反应。

b.1 mol j与饱和溴水反应消耗8 mol br2

c.可发生氧化、消去和缩聚反应。

6)g分子中只有1种氢原子,g→j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7)n的结构简式是___

8)q+y→x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参***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6.d7.a8.c9.c10.b

11.b12.c

25~28题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本标准给分。

25.(12分,每空2分)

1)2caco3+2so2+o2===2caso4+2co2

2)4nh3+6no===5n2+6h2o

so2+clo+h2o ==so42+cl+2h+

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so2与naclo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no

26.(12分,每空2分)

1)①al2o3(s) +3c(s) +alcl3(g) =3alcl(g) +3co(g) δh=+1486 kj·mol1

减小。2)第一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降低压强,利于生成alcl

3)co与al或alcl反应生成al2o3和c;co在al或alcl作用下生成co2和c

4)t3>t2>t1

5)alcl3

27.(17分,(3)①第二个离子方程式1分,其它每空2分)

1)①kscn

两个实验过程均有o2,但nano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no2+e+h2o== no↑+2oh

证实fe2+被no2氧化生成fe3+

2)①将no通入feso4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黄色最后变棕色,将no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棕色溶液中的[fe(no)]2+受热生成fe2+,加热有利于fe2+被氧化为fe3+,促进fe3+水解,产生fe(oh)3沉淀。

3)①fe2++no2+2ch3cooh== fe3++no↑+h2o+2ch3coo

fe2++no== fe(no)]2+

两层液体界面上h+、no3与fe2+反应,生成棕色的[fe(no)]2+

28.(17分,(1)第二空1分,其它每空2分)

2019西城一模化学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参 及评分标准 2015.4 第一部分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说明 除特别注明外,以下每空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4个小题,共60分。生活现象解释 21 3分 1 氧气能供给呼吸2 两者...

西城一模化学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参 及评分标准 2012.5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说明 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本标准给分。二 填空题 共5小题,共30分。26 5分 1 d a 2 吸附 3 蛋白质 碘。27 7分 1...

西城化学一模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参 及评分标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4 选择题 20个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 非选择题 11个题共180分 25 28题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本标准给分。25 17分,第8小题3分,其余每空2分 12 取代反应 3 醛基。4 ch3cooh c2h5oh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