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语文散装同步试卷。
卢湾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考)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 题。(l6 分)
人类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文明,文学在其中的力量和功德是不言而喻的。难道文学要中断这样的责任了吗?让生活向下还是向上,向善还是向恶,难道文学就完全没有必要对这样最起码的问题进行拷问吗?
“如果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两人生活的年代颠倒一下,大江在川端时**大江式的作品,川端在大江的时**川端式的作品,这两个日本人还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回答几乎是肯定的:不会。
因为川端时代的文学的标准还不只是“深刻”一维。而大江时代,却将川端文学的命根子——美——彻底抛弃了。
这个时代,是一个横着心要将“美”搞成矫情字眼、一提及就自觉浅薄的时代。这个时代是讲思想神话的时代,悠悠万事,唯有思想——思想宝贝。文学企图使人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人们尊重的就是思想,思想是高于一切的;谁在思想的峰巅,谁就是英雄,谁就应当名利双收。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患上了“恋思癖”的毛病。对思想的**追求,已使我们脱离了常识。当我们穷凶极恶地在追求思想深度的时候,我们忘记一个掌识:
获得石油必须钻井,因为石油蕴藏在具有一定深度的地下,但如果以为钻得越深就越有石油那就错了,因为再无止境地钻下去,就是泥浆和岩浆了。思想崇拜,会导致思想迷信,而思想迷信则一定会导致思想的**,其结果就是我们放弃常识,进入云山雾罩的思想幻觉。其实,一旦背离真实,一个看上去再深刻的思想,也是无意义的。
( 这世界上有力量的并不只有思想。我还是愿意重复我的老话:美的力量丝毫也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有时甚至比思想的力量更加强大。
“一种牺牲民族甚至人类体面的文学境界,是值得我们赞美和崇尚的境界吗?”斯洛文尼亚的齐泽克在谈到前南斯拉夫时代萨拉热窝被围困的情状时说,那些闻风而来的西方记者争先恐后寻找的只是:残缺不全的儿童尸体、被**的妇女、饥饿不堪的战俘。
这些都是可以满足饥饿的西方眼睛的绝好食粮。他发问道:那些**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些关于萨拉热窝居民如何为维持正常生活而做出拼命努力的中肯报道呢?
他说,萨拉热窝的悲剧体现在一位老职员每天照常上班,但必须在某个十字路口加快步伐,因为一个塞尔维亚的狙击手就埋伏在附近的山上;体现在一个仍正常营业的迪斯科舞厅,尽管人们可以听见背景中的**声;体现在一位青年妇女在废墟中艰难地朝法院走去,为的是办理离婚手续,好让自己和心上人开始正常生活;体现在一九九三年春季在萨拉热窝出版的《 波斯尼亚影剧周刊》上关于斯科塞斯和阿莫多瓦的文章中……齐泽克说的是:哪怕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之下,萨拉热窝的人们都在尽一切可能地、体面地生活着。
一个民族的文学和艺术,哪怕是在极端强调所谓现实主义时,是不是还要为这个民族保留住一份最起码的体面呢?如果连这最起码的体面都不顾及,尽情地、夸张地,甚至歪曲地去展示同胞们的愚蠢、丑陋、阴鹜、卑鄙、肮脏、下流、狠琐,难道也是值得我们去赞颂它的“深刻”之举吗?我对总是以一副“批判现实主义”的面孔昂然出现,以勇士、斗士和英雄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大师”们颇不以为然。
不遗余力毁掉这最起码的体面,算得了好汉吗?可怕的不是展示我们的落后和贫穷状况下一望无际的狠琐与卑鄙,可怕的是我们一点也不想保持体面——体面地站在世界面前。
这种“深刻”,怕是罪孽。
我无意否定新兴的文学——恰恰相反,我是一个对新兴文学说了很多赞美之词并时常加以论证的人,而我本人显然也是新兴文学中的一分子,我所怀疑和不悦的只是其中的那一部分——“那样”的一部分。
若干年后,也许我忽然于一天早晨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忽然明白那在云端(或是十八层地狱)的“深刻”才是唯一的,才是文学的大词,大道中的大道,我一定会悔过的——悔过之后,也一定会往“深刻”上去的。我毕竟是一个与文学耳鬓厮磨打了这么多年交道的人,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深刻”的路径和秘诀的,或许做起来也是很深刻、很深刻的。
1 . 2 分)第① 段作者认为两位曰本作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共同原因是。
2 . 2 分)第② 段中加点词“常识”在文中的意思是。
3 . 2 分)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② 段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 b .何况 c .所以 d .虽然。
4 . 3 分)第③ 段加点的三个“体现”的内容传达出的“美”在于作者意在以这些事例论证的观点。
5 . 3 分)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文学就是要使人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人们尊重的就是思想。
b .文学展示我们的落后和贫穷状况下一望无际的猥琐与卑鄙完全不可怕。
c .作者本人也是新兴文学中的一分子,所以无意否定新兴的文学。
d .结尾段表现了对那“在云端(或是十八层地狱)的‘深刻’”,的不屑。
6 . 4 分)联系全文,概括第⑥ 段画线句中“那样”指代的内容。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 题。(20 分)
沧浪亭是老早就想来的,而且在苏州的众多园林里就是她了。原因很简单,她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始建于北宋;她是苏州唯一一座半敞开的园林,不像其它紧锁深巷。单凭这两点,就有理由轻扣她的心扉,品千年风韵,感岁月沧桑,享精致典雅。
其实最早吸引我的是她的名字:沧浪。数千年之前,渔父莞尔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吾足”这话原是说给受挫的屈子听的,书生意气的他没听进去,转身便走了,不久汨罗江的滔滔江水奏响了大诗人的最后悲歌。
千年之后,同样是失意惆怅,风雅的苏子美听懂了,既然朝廷容不下诗化的低吟长叹,那么便随逐沉浮,找一个宁谧的地方建一所园子,过真正属子自己的诗意生活。苏子找到了苏州,苏州便拥有了沧浪亭,所以有时失意是很诗意的。
历史便这样留下一种情结,沧浪。当书生的意气风发碰到朝廷的冷嘲热讽,聪明的人便会想到隐居,想到陶潜,想到寄情山水。孔老夫子说过“大隐隐于市”,可熙熙攘攘的闹市怎能寻到一份宁谧?
文人就是文人,在城镇深处民宅之旁,用自己的诗意手笔照样能推山理水,这便有了城市中的山林——园林。在自己构筑的小天地里,舞文弄墨、诗酒会友,优游人生,快哉!
园林自古便有,可把隐士情结和诗意生活结合得这般畅快淋漓的要数苏子美了,私家园林也由此成为诗画芬芳千古。细细品品苏州的其他园林,拙政、网师、退思,你会发现几乎每一座都有着浓厚的沧浪情结,有着说不完的悠悠往事,更有难以言说的隐秘心情。
每一座园林都是有心事的。“被诬奏不容于庭”,继而被削为民,是苏子美的遭遇,是人至盛年的一大挫折。如许的不甘如许的不情愿都成了如许的无奈,无奈之余开始了漂泊。
当流浪的舟子飘到苏州,温山软水的隐逸情怀瞬间释放,心间的层层涟漪绽放出了最美的一朵莲花——沧浪亭。沧浪,是在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间作了一次诗意的选择。选择了沧浪,是选择了飘逸、旷达,放弃了过多的附庸风雅,而那些家国情怀呢?
事实是在寓居沧浪亭的几年后,苏子被重新任用,不久便卒于任上。可以想象在读懂沧浪之歌的同时,诗人用另一种方式心怀家国,有所抛弃却并没放弃,不是旷达却胜似旷达。
怀着这份心情,从三曲石桥步人。桥在园外,流水便从园前缓缓流过,流了千年留下一些从前以往的故事。水名葑溪① ,苏州极普通河流中的一条。
千年之前,苏子美相中河边的这片土地时,便和它一起诗情画意起来,不是灰白高墙紧锁一园春色,而是亭台楼阁灵动一池春水。水是园林的灵魂,更是这座古城的神韵所在,诗人是深谙此理的,因而把流经家门口的葑溪打扮得分外诗情,久而久之这水也便成了园子的一部分。
园子已不是千年前的样子,可宋时的风韵犹存。走走想想,想到千年之后,仍有一座宋朝的园林可供赏玩,该是多么惬意的事。一午年了,这里究竟演绎了多少诗情画意,藏匿了多少人生抱负,又见证了多少沧桑往事。
可以想到的是在千年之中来来往往的人们,很自觉地延续着一个宋朝的故事,仿佛有一种默契,又似有一个约定:守住来自宋代的诗情,风范,更是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于是千年之后留下一座沧浪亭。
千年的诗情画意沉淀下来,升华为一种沧桑。循着游廊且吟且行,千年时光慢慢重演,记忆的门扉轻轻叩开,一扇扇造型各异的漏窗映人眼帘。这是历史的定格,是岁月的难忘瞬间,抑或是一段段往昔的黑白胶卷。
顺着漏窗望去是另一番别有洞天,是另一派春华秋实,而这扇扇漏窗连接起的分明是一些熟悉的影像:衣袂飘飘、花间载酒,月下独酌、长歌当哭。这是来自宋朝的记忆,在这邂逅千年的历史,是那么的不经意且又让人浮想联翩。
游罢全园回望,看山楼已经望不见山了,环顾四周也没有一片纯粹的天空了。或许这不是沧浪亭的选择,而是她所必须面对的现实。现代文明已经开始一点一滴侵蚀这座来自宋朝的园子,千年的记忆到现在已经有点模糊,千年的故事到如今也有点残缺,而我们所固守的情怀呢,我们的精神家园呢?
注释] ①葑溪:此河自园东南萦绕园北,仿佛沧浪亭的“围墙”, 成就了其半敞开园林的特点。
7 . 2 分)文中的屈子指战国时文学家他的运用美人香草比喻,并有大量神话传说的楚辞名篇是。
8 . 2 分)第⑤ 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019卢湾初三数学一模
卢湾区2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1.1 本试卷所有答案请书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上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 4,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 a 1 2b 1 4c 1 8 d 1 16 2 ...
2019初三化学一模卢湾
上海市卢湾区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一模试卷。满分 60分考试时间 4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分 27 有关食品 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鲜奶制酸奶 b 黄豆酿酱油 c 糯米酿甜酒 d 水果榨果汁。28 活性炭可以作冰箱的除味...
2019卢湾二模语文答案
2011卢湾高考语文二模参 一 15分 1.2分 内容上 反映旧体诗词繁荣的现状 及出现的不同声音 结构上 引出下文要阐述的话题。2.2分 旧体诗词创作中以损害内容为代价一味讲究格律形式 1 的倾向 做法 行为 现象 1 3.2分 c 4.3分 现身说法 1 更有力地 1 阐述旧体诗词如盆景,高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