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不是教出来的

发布 2021-03-19 04:15:28 阅读 5132

经常听到有教师感叹:作文难教啊,怎么教学生都写不好。好作文难道真是教师“教”(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一些作文方法、写作技巧的指导)出来的吗?

我看不是。无论什么样子的作文都是学生写出来的,教师的教——指导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自己,也就是说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作文自身需要的条件来分析一下。

第一,写作需要有丰富的词汇。只有丰富的词汇作为基础,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如果学生头脑里没有足够的词汇可用,能写出像样的作文来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会明白。

第二,作文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语感,良好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写出通顺连贯的句子,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否则作文就会病句连篇,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

第三,写作文要有丰富的素材可供挑选,才能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作文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缺乏素材。很多时候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后,学生就忙着去翻作文书,找材料,最终写出来的作文只是对别人作文的改造,而不是原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他们头脑里没有足够的素材可用,只能临时抱佛脚。

第四,需要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怎样准确地将词句连成篇,怎样将意思表达清楚,怎样将内容表达翔实,都需要学生的这种能力。

在上述作文的四个要件中,只有谋篇布局教师才能给予指导,而前三者全靠学生平时的积累,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而前三个条件又是第四个条件的基础。学生如果自身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师的指导再精彩再到位,学生恐怕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原因,相当多的学生语汇贫乏,语感不强,素材积累不足,写不出好文章是自然的。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该怎样去做呢?我觉得教师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

第一,教师要给学生留较多的阅读时间,提供尽量多的阅读机会。教师应给学生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训练语感,积累素材,训练思维,学习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多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帮助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甄选。

第二,指导学生加强社会实践,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让学生多记日记、周记,多练笔,养成在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时随时记录下来的良好习惯。勤于积累素材,在作文时才可信手拈来。

第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习作指导。在进行习作指导时应根据当次作文实际,抓住关键,直切要害,指导学生如何立意、选材、构思、谋篇。学生写作后,教师应及时给予修改、评价等。

第四,因材施教,必要时降低要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根据实际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宜一开始就提出诸如字数等硬性要求。

作文困难的学生哪怕只能写出几十个字,一两百个字,只要语句通顺,言之有物,也应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好作文不是教出来的

学生临近考试才找名师辅导作文,结果收效甚微 好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近一个阶段,时不时有熟人打 来,说是他家的或亲朋的孩子写不好作文,想让我帮忙施教一番。我的回答是 好作文是教不出来的。对方以为是推诿,其实却是肺腑之言。且听我实话实说。好作文是 看 出来的。看书阅文不可少,看得多了便有比较,就能明白什么...

好作文不是教出来的

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方面,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很多人总是希望能够教会孩子写出好作文。于是,家长就开始要求孩子从小背诵范文 不惜重金送孩子上写作培训班,学校也从低年级开始开设专门的作文课训练孩子的写作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教出来的作文,也许真能让孩子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下取得高分,但其中的大多数作文未必算得上真...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作者 刘星。广西教育 a版 2015年第01期。关键词 小学作文修改方法评鉴。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0 9889 2015 01a 有人说 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是写好文章的必用手段。传统的作文批改法,大多都是由教师直接打分,大幅 挑剔 学生文章中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