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一直学习吴亚萍教授的结构教学法。有幸又学习了祝桂青老师“关于32-8的战争故事”。藉此,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中进行了实践和两种理论的融合。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起始课。按照吴教授的理论是一个教结构的过程。舍弃课本中的情境图,直接导入“26+3=”**算法。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学案。
1)画一画2) 写一写:
这样把计数器画下来,避免了课堂中学生动手拨的混乱,更能直观的从图形到算式,做了一个很好的沟通。第六单元中关于竖式的讲解也就与第四单元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学生看着自己画的计数器,把珠子换成数字,就能直接写出竖式。
而且对于竖式的理解也很到位。
剩下的数运算教学,慢慢就是用结构的过程。孩子们按照之前学会的结构“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就能够自己完成“进位加法”“借位减法”的学习。老师的教学变得越来越省力。
确实达到了精讲多练,孩子们的数学思维也变得非常条理清晰。
可是在慢慢教学中还是发现了问题。这种教结构用结构的思维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对于“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孩子们掌握的特别扎实,应用的也特别好。
但是在算法的多样性上明显不够灵活。尤其是在讲授类似于“32-8”这样的借位减法时,孩子们跟本需要什么故事导入,算法**。按照之前的思维模式,就能直接列出竖式,解决问题。
作为老师真是又高兴又难过。想到了祝桂青老师的战阵故事。我便这样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这样的计算方法,谁还能想到别的思路”。
毕竟班里还是有思维开放的学生,终于借助于祝老师的妙招再次打开了学生们的思维。
这是横式的表达方式,还有借助分成和手拉手等方式来表达的,加上竖式至少5种算法。
在这里我更是抓住了生成资源,进一步对学生发问“你有没有发现这些算法中间有没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慢慢悟出不管使用那种方法,或者对32进行怎样的分成,都是为了能够去减8.。
至于哪一个更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来选择,老师不做统一要求。到这里哪些表现好的孩子开始有点洋洋得意了,我抓住时机,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横式和竖式有没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哪一个更好呢。这样学生对横式和竖式又做了一个很好的沟通和认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次真是深切的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勉励自己加油吧,路在脚下!
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 崔艳杰。成才之路 2012年第08期。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语言学习中,它与其他技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能充分体现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主要以一节写作公开课为例,改变以往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将过程写作教 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精心设置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不...
小组教学模式初探
小组分享教学模式初探。作者 陈继尼。新课程 教育学术 2012年第01期。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已成为许多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一种教学理论只有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探索新课标理念下语文学科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及操作策...
英语小组教学模式初探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 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 费时多,收效慢 等现象。由于缺乏了人际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