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的父亲崇国公,在泷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后,他的儿子欧阳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碑,这并不是敢有意迟缓,是因为有所等待。
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
‘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片覆盖房顶的瓦、一垄可以耕作的田地,来作为庇护作为生活的依托,我依靠什么来坚守节操呢?是因为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看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
’我问:‘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他说:
‘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都没有遗憾了,况且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到呢!正因为有能够免死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有遗恨啊。我经常为死囚求生路,不少死囚都还是不免被处死;何况世上总有人想置他们于死地呢?
’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他也常常用这些话教育其他晚辈,我听惯了所以记得很清楚。
他在外面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人在家里不会装腔作势而能这样做,那就真是发自内心的吧。唉!他是很重视仁的啊!
据此,我就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你一定要努力啊!”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
先父年幼丧父,努力读书。咸平三年考中进士,曾任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做过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岁,葬在沙溪的泷岗。太夫人姓郑,太夫人恭敬、俭约、仁爱又有礼仪教养,从我们家道中落以后,她就以俭约的原则持家,后来家境富裕了,也不许花费过多,她说:
“我的儿子不会苟且迎合世人,俭约一些才能度过那可能要遭受的患难。”后来,我被贬夷陵,太夫人言笑如常,说:“你的家原来就贫贱,我已经习惯这种日子。
你能安乐对待,我也能安乐。”
先父死后二十年,我才取得俸禄来供养母亲。又过了十二年,列位于朝廷做京官,才获得赠封双亲。又过了十年,我担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
母亲因病逝世于官邸,享年七十二岁。
于是我排列我家世代的谱系,详细刻在石碑上,接着又记下先父崇国公的遗训,以及太夫人的教育以及对我有所待的原因,都写在阡表上,好让大家知道我德行浅薄,能力微小,御道时机才能得到高位,有幸保全大节,没有辱及先祖,这是有来由的。
熙宁三年,庚戌年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儿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的欧阳修立表。
“二诊”文言文参考译文
无锡本来有很多美好的山水,其间诞生了很多宏伟奇特之人,常常凭才艺被世人称颂。像倪云林凭借绘画,华鸿山凭借他的诗歌,王仲山凭借他的书法,如今这过百龄,凭借的则是他的棋艺。他们的技艺不同,但他们的名声足以振动当世 这一点 却是一样的。过百龄,名文年,生于无锡一个有名望的家庭。自小聪明,喜欢读书。十一岁时...
成都三诊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侍奉母亲因孝顺而闻名。伯父李瑒,对他特别赞赏,经常称赞说 士谦这孩子是我们李家的颜渊。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李士谦等服丧的日子一结束,就将自己的房子作了佛寺,博览群书,同时擅长天文术数。后来 赵郡王高...
四模文言文参考译文
程南耕先生传。袁枚。江宁程氏有二位贤人啊 其中哥哥称绵庄先生,我已经为他写了墓志铭 其中的弟弟年龄也七十九了,称南耕先生。我悲叹绵庄先生没来不及看见我给他写的铭文,假使绵庄。先生看见我写的铭文,他该高兴得像什么样子呢?我于是想起韩愈给太学生何蕃撰立生传,难道不是要让他亲眼见到关于自己的传记并以此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