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
第一节心理社会**模式。
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心理—社会**模式、人本**模式、行为**模式、理性情绪**模式产生的理论背景、基本理论假设、**的具体技巧和过程以及理论的贡献和局限。
重点:各种**模式的理论假设、**的方法和技巧。
一、理论背景
二、理论假设与原则。
一)基本假设
1、人在情境中。人是由生理、心理及社会各部分组成,而其中的互动作用更促成各部分之间不断的彼此影响。即,人的心理发展是受其社会环境和生理状态影响的。
因此,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人际关系和个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是重要的研究范围。研究一个人,一定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即是他的家庭、学校、朋友、工作场所等。
2、对求助者问题的假设。
1)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 ,经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妨碍求助者人际关系的适应。
2)当前的社会环境压力过于强烈,使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行为的偏差出现。
3)求助者的问题还与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在这些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的影响下,求助者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减弱,最终导致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失调。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求助者的社会角色扮演,对求助者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沟通理论主要研究:
人们双方关系的控制。
沟通意味着欣喜的发出和反馈。
沟通双方如何相互影响。
4、对求助者自我价值的假设。
心理社会**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只是未被开发而已。心理与社会**的目的就是要挖掘求助者的潜能,使求助者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接纳原则。
3、案主自决原则。
4、非评判的原则。
5、真诚或表里一致的原则。
6、保密原则。
7、受控制的情绪反应的原则。
三、**程序。
一般心理与社会**过程分为接案——建立关系、心理社会研究、诊断与**三个阶段。
一)建立关系。
二)心理社会研究。
心理社会研究是一个观察并把观察所得的资料有系统地整合的过程。工作者在与求助者会谈过程中,要把求助者引入到产生其问题的特定的情境中,从求助者具体的人际互动中收集、了解求助者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结合起来,以便揭示导致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原因所在。
要得到这些资料,工作者要引导案主把过去的经历一一道出,还要追溯他的童年经验、家庭关系、价值观念、对自己的看法。
三)诊断与**。
1、诊断。诊断是指整理、归纳、分析、研究收集的资料以便对问题的性质作出一些评估和推理的规程。
1)心理动力诊断:研究形成案主性格的三大动力即超我、自我和本我之间的互动,以了解其人格的内部联系。
心理学认为上述三者保持均衡,则人格发展正常。
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即会产生神经症。
自我能力调节功能的强弱——即理解力、判断力、冲动控制力、防卫机能都都会影响到个人对问题的应变能力。
2)病原诊断。
上述的心理动态诊断时已平面的方式诊断案主的现状,而病原诊断是从案主过去的经历中研究导致当今问题的原因。
3)分类诊断。
就是把案主个人方面的功能按生理情况、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进行分类,并分别作出临床评估。但案主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只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对求助者的问题作出分析,否则就会对求助者问题的实质把握的不准确。
2、**目标。
1)减轻案主的焦虑和不安。
2)减低“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
3)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技巧和“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
4)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5)改善环境以解决问题。
四、**的方法与技巧。
心理社会**模式把**技术分为直接**技术和间接**技术两种类型。
一)直接**技术。
直接**技术可以分为非反映性直接**技术和反应性直接**技术。
1、非反映直接**技术。
1)支持。支持的核心是通过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同感和信任等削减案主的焦虑和不安。支持的技巧很多主要包括。
第一,对案主的接纳。
第二,对案主的保证。
第三,向案主提供实物帮助。
2)直接影响:
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表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以推动或劝阻案主的某些行为。
注意事项:工作者需要了解案主的真实状况,最好与案主进行商讨。
工作者要征求案主的意见,让案主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指导。
要帮助案主,特别是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案主,让他们学会自己作出决定,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直接影响的方法:
强调:工作者通过突出案主好的方面增加其改变的积极动机,以便鼓励案主改变自己的行为。
忠告:工作者向案主提出某些工作者认为必须采取的行为。
坚持:工作者直接指出案主的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指导求助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干预:工作者直接介入案主的实际生活,以避免案主的生活状况的恶化。
3)探索—描述—宣泄。
探索就是引导案主叙述与其问题有关的情况,而只有通过案主的描述以及描述中的情绪反应,工作者才能了解案主方面的情况,描述既是资料的收集过程,也是工作者协助案主毫无障碍地表达其负面情绪的过程。
在使用注意技术方法应注意:
帮助案主表达负面的情绪和感受,并提供机会让案主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以便减缓求助者的心理压力。
帮助求助者减轻以至控制,并鼓励案主表达各种被压制的感觉。
工作者要注意区分两种不同的宣泄类型,建设性宣泄和破坏性宣泄。
建设性宣泄:是为案主表达负面或被压抑的情感提供机会,并促使案主更好地认识、了解自己。
破坏性宣泄:它使案主更加专注与情感的宣泄,通过情感宣泄自怜或自虐,拒绝工作者的任何帮助。
2、反映性直接**技术。
在个案工作中非反应性**和反映性**通常一起使用。反映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
1)现实情况反映。
现实情况反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外在反映,这方面包括案主对他人、环境和自己健康的认识和评价。
内外在反映,这方面涉及案主的决定对别人的影响、案主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预见、案主对不同环境要求变通的能力。
内在反映,工作者协助案主对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为有更深入了解。
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这是帮助案主认识外部环境刺激与自己错误观念之间的联系。
自我评估,这方面涉及案主超我和自我形象有关的自我认识。
对工作者和**的方应,这是帮助案主消除对工作者以及**过程的误解和担心。
工作者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帮助, 改善案主不良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超我和人际关系等。
2)心理动力反映。
案主的问题同时还涉及以前经历的影响,尤其是案主早年的一些痛苦经历,对案主行为、心理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这些心理、行为是无意识的,案主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如果工作者能通过某一事实,一问题的方式引导案主思索他对类似事件的不同反映方式,这种技巧对案主了解自己的问题会有相当的帮助。(如父女战争)
3)人格发展反映
是指工作者帮助案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早年痛苦经历,调整案主的人格发展。由于案主早年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未被决定的情绪冲突对其人格的发展影响很大,因而工作者除了采用现实情况反映和心理动力反映,还需要运用人格发展反映的**技巧,以便彻底消除求助者不良的行为方式。
人格发展反映的**技巧包括三个方面:
宣泄。工作者要给予案主一定的机会宣泄长期被压印的需要和情绪冲突,以便与案主共同**其早年的痛苦经历。
分析。在案主宣泄内心矛盾和冲突之后,工作者需要与案主一起**其早年的不幸经历,把案主的早年感受与现实的不良行为联结起来。
修正。在案主了解不良行为根源的基础上,工作者需要帮助案主重新评估以前的经历,调整案主的人际关系。
二)间接**技术。
这种方法不是直接通过与案主会谈进行**,而是通过作用于案主的生活环境而达到**案主的目的。案主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与他的生活发生关系的重要他人,如父母、朋友、亲属、邻里、同事、教师等。他们的态度、是否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对问题的了解等,都会对整个**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1、主要技术。
支持。接纳他人的意见、承认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是十分重要的。
直接影响。工作者可以用不同强度的直接影响技巧去推动和催促重要他人为案主取得一些重要资源或付出较多的努力。
宣泄。重要他人对案主的感受是需要处理的。
反映讨论。使重要他人了解自己对自己对案主的反映和感受是很重要的。
2、注意事项: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
尊重案主的自决权。
选择合适的角色。
五、理论的特点:
1、主导的学科地位。
2、开放的理论模式。
3、丰富的方法技巧。
4、广泛的适应范围。
个案工作理论模式
心理与社会 模式。背景。最早室友社会工作者玛丽 杰雷特在1928年提出的,她发现在里士满的 社会诊断 一书中所列举的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神症状方面的问题,所以她将个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心理方面。1930年,美国汗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的概念。1937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出版了 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
个案工作模式
模式。理论假设。压力包括 过去的压力 成长过程中没有解决的发展任务 现在的压力 当前感受的的社会压力 问题处。心理社会。理压力 对理性处理问题及情绪控制能力3 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人际交流的状况是保证有效沟通,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4 对人价值的假设 每个人都是由价值的 有潜能的。模式欠缺所产生的压力。...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
2008 05 08 10 53 49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 心理社会 模式 内容 1 理论假设 核心包括 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对人的价值的假设。2 技巧特征 开放性 特点 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