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个案工作导论。
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
相同:单对单的沟通、关注心理、注重情绪疏导、运用同理心等面谈技巧。
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
相同:个别化的方式:会谈、谈心;信息沟通的手段:对话;关注人的思想意识:价值涉入。
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第四章个案工作的基本技术。
会谈的主要技巧(专注、倾听、同理心、赞赏、具体化、摘要、聚焦、澄清、自我表露、面质)
1.专注—积极地与当事人同在。
当别人对自己付出关心和重视的时候,我们会衷心感激,当被别人忽视的时候会感到痛苦,转过去的脸代表着转过去的心。
沟通的组成:语气 38%、说话 7%、非语言 55%
面对:座位的角度跃成90度。
开放:采取一种开放的姿势。
前倾:身体适当前倾。
眼睛(目光接触):自然的目光接触。
放松:言谈和行为尽量保持放松。
2.倾听的四个层次:完全不听、假装地听、选择地听、全面聆听。
全面聆听包括:案主的经验,他们所经历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
案主的行为,他们所做的或者未所的事情;
案主的感受,其经验与行为的感受或者情绪;
案主说到经验、行为、感受时的观点。
倾听本身就具有**的功用,因为它协助案主说出问题。
会听不亚于说,而且更加困难,倾听和听不一样,听仅仅用耳朵,而倾听不仅仅用耳朵,还要用心。
第五章个案工作的程序。
个案工作的过程(接案、资料收集与问题评估、制定服务计划、服务与**过程、结案和评估)
将各个步骤和程序清晰地划分,一方面是说明个案工作的基本工作步骤,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帮助初学者清晰地了解个案工作的各个环节。
划分这些阶段并不意味着各个阶段之间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希望展现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突出的作用,每个阶段之间都有逻辑关联,上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不好就会影响下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在实际的工作中,各个阶段并不是这样的泾渭分明,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需要注意在各个阶段个案工作者必须自始至终地秉持社会工作价值观以及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第一节接案。
通过与案主的初步接触,对案主及其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估,依据机构的功能与求助者讨论是否可以提供服务,并与之建立初步关系。
一、做好会谈前的准备。
1.回顾:机构过去接待当事人的记录。
2.**记录。
3.工作员的准备。
1)物理环境:会谈的时间、地点,工作员的穿着打扮。
2)工作员的心理准备:你的情绪和心理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准备的目的是为了警惕自己的价值观,不要把它强加给案主或者对案主心存偏见。
二、暖身——减低案主的焦虑情绪。
1.求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他可能不需要立即接受服务,仅仅是进行询问和试探。
2)面对陌生人讲出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很隐私的问题感觉非常难为情。
3)意识到要承认自己也是产生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感觉很痛苦和无法面对。
4)每个人的求助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容易寻求帮助有些人则很难。
5)案主是被迫来到机构的而不是主动寻求帮助的。
6)案主过去有一些成功和不成功的求助经验影响这次的求助。
7)案主以前没有接触过专业的服务机构,对机构的服务很陌生,不知道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8)案主对机构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和要求。
减少焦虑的方法:社工可以先从自我介绍开始,然后介绍机构的服务范围等,然后再邀请案主进行自我介绍。
社工可以用一些会谈的技巧引导案主放松情绪。
如自我表露。
2.对不同的案主给予不同的对待。
对不需要立刻服务的案主要对其进行一个简单评估,看是否真的不需要立刻服务还是有别的原因。
对询问信息的,社工要尽可能提供一些有帮助的信息。
对有求助意愿以及本机构可以为其提供服务的,应鼓励其接受机构的服务,树立起解决问题的信心以及对机构和工作员的信心。
对不适合本机构服务的求助者应该热情地给予信息支持或者转介服务。
3.澄清求助者的期望。
介绍机构的服务范围,告诉求助者机构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便为不适合本机构服务的对象及时提供适切的转介服务。
清楚地告诉求助者,问题的解决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其中求助者自己也要努力配合,对自己的问题负责,而不仅仅是社工和机构单方的事,减低求助者的依赖心理,增强他对解决自己问题的责任心。
三、初步评估案主的需要及问题。
1.求助者的求助意愿如何?主动或者被动?
2.当事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么产生的?当事人期望达到什么目的和需要什么结果?
3.求助者曾经为此寻求过什么帮助?自己做过什么努力?
4.服务机构所掌握的资源或社工自己的能力能否为其提供服务?
5.机构对求助者的要求和求助者对机构和社工的期望是否可以互相协调。
注意:对“问题”的界定应该以求助者的界定为主,或者是双方讨论的结果,绝不是社工一方界定的结果。
四、转介。对每个人来说,寻求帮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别人讨论自己所处的困境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受伤的时候。
五、接案的要点及技巧。
1.介绍自己。
2.说明初次会谈的目的。
3.避免将案主定义为“问题人”
4.专注的聆听。
5.简明扼要、具体化。
6.表达同理心和无条件接纳。
7.避免盲目承诺。
第二节资料收集与问题评估。
尽可能详细地收集案主的资料,了解问题的成因,发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二、问题评估。
1.评估的原则:个别化、双方参与评估过程、警惕价值观偏见、避免将问题简单归因。
2.评估的角度:所采用的观点立场不同,对问题的认定不同,和产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确定问题:从多个问题中选择对案主来说最急于解决的问题。
从多个问题中双方共同决定找到最主要的矛盾。
从多个问题中找到到案主来说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制定服务计划。
一、制定目标。
二、制定服务计划。
三、签订服务协议。
签订协议对社工与案主双方都是一个约束。
对社工来说,协议提供了一个案主参与服务的保证。
对案主来说可以清晰明了社工提供服务的内容以及工作者的期望。
第四节服务与**过程。
执行计划,以实现案主的改变。
一、工作者的角色。
使能者:协助案主发挥自己的潜能。
联系人:链接各种资源的纽带。
教育者:提供处理问题的新方法。
**者:解决心理情绪问题。
倡导者:积极倡议争取资源。
第五节结案与评估。
结束与案主的关系,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估,巩固已有的改变和努力。
转介、结案的条件。
两种情况提供转介服务:工作者判定求助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服务的范围。
服务机构仅仅为某一区域的人提供服务,求助者不属于这个区域。
第七章心理与社会**模式。
生态系统理论。
二、 理论基础: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心理理论、学习理论。
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互动理论、沟通理论。
人类学的家庭理论、系统理论。
理论假设。对人性的假设。
对案主问题的假设。
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对案主价值的假设。
一)人的成长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当事人的成长过程。
二)个人过去的经历、所持的观念、习得的技巧、知识和态度,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他现今的一切,因此了解个人早期经历对于了解个人的现在和将来有很大的帮助。
三)人际沟通十分重要,沟通是个人与他人互动的媒介,了解案主的沟通能力有助于理解其问题。
四)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发展潜力的,只是未被发掘出来而已。
**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技巧。
1、非反映性直接**技巧。
1)支持。支持是通过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同感和信任等削减案主的焦虑和不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对案主的接纳、对案主的保证、向案主提供实物帮助。
2)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案主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扰的消除。技巧: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干预。
强调是指工作者通过突出案主好的方面增强其改变的积极动机。
提议是指工作者根据案主的实际情况提出某些建议,由案主自己做出决定是否需要采纳。
忠告是指工作者向案主提出某些工作者认为必须采取的行为。
坚持是指工作者直接指出求助者的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指导求助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干预是工作者直接介入求助者的实际生活,以避免求助者生活状况的恶化。
3)探索一描述一宣泄。探索一描述一宣泄是指工作者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
注意:第一,帮助求助者表达负面的感受。
第二,帮助求助者减轻意志控制。
第三,工作者需区分两种不同的宣泄类型
2、反映性直接**技巧。
2)心理动力反映。
心理动力反映是社工对于求助者早年的痛苦经验,对求助者不良行为的形成的原因,协助求助者认识、理解案主的心理反应倾向,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
3)人格发展反映。
人格发展反映是指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早年痛苦经历,调整求助者的人格发展。
二)间接**技巧。
间接的**技巧的核心是希望通过改善求助者的外部环境来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求助者的外部环境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父母、朋友、亲属、邻里、同事和雇主等。
在采用间接**技巧时,工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技巧。
第二,尊重求助者的自决权。
第三,选择合适的角色。
第八章行为主义**模式。
理论含义。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它强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该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此理论认为行为的改变之所以发生,是因行为后面所伴随某种特别的结果,因此强调强化的作用。
白鼠,杠杆与食物。
强化的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模仿”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人类不一定要亲身经历承受刺激与制约的过程。由他人的反应表现,可以透过自我调节、自我回馈等能力来达到行为的改变。
个案工作实务
关于陈某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 此次实务报告综合考虑求助者的一般资料 主诉 观察与他人反映以及生理 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诊断为焦虑症,并制定了相应的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同时针对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工作者主要运用了人本主义 和理情 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一 一般资料。陈某,男,22岁,是青岛理工大学工...
社会个案工作理论与技巧
个案社会工作实践课程作业。社会个案工作理论与技术 读。书。报。告。系 院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年级专业 2011 级社会学 姓名李峰。学号 110303023 社会个案工作理论与技术。社会个案工作是因为人一生当中来自个人 家庭与外在环境的一些困扰问题,一位与防御处理的一套方法 是以人本主义以及后现代...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实践考核方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 课程实践考核大纲。课程 00150 一 考核的目的与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人们对提高自身投资与理财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此,给非金融专业的学生开设了 金融理论与实务 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 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功能地位及运行特点有较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