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2-23 11:15:28 阅读 2632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理解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竖式计算。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

二)、情境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过公交车吗?那你们坐过吗?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遵守乘车规定,要有秩序的上下车。瞧,一辆公交车在南山站停了,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1、课件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

3、课件呈现。

4、师:你会列式吗?生:67-25+28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另外,问题二的提出为解题的另一种方法做好铺垫。】

二、**新知。

一)**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师:像这样有加法有减法的加减混合式题,你们能不能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试着来计算一下?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应该线算什么?在算什么?

1、学生列竖式计算67-25+28=

2、还有其他解答方法吗?67+28-25=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了连加、连减运算的基础,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直接让学生合作**,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来完成,重点让学生在与连加、连减运算的比较中,感受新知学习的注意事项,看清运算符号。**其他解决方法的环节,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进一步巩固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72-(47+16)=

2、引导学生与67+28-25=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

3、尝试笔算72-(47+16)=

4、讨论72-(47+16)有简便写法吗?

5、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运算时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本环节直接出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让学生跟上一题的算式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在笔算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有没有简便写法,充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29页练习五的第5题。

2、完成28页做一做。

3、知识应用。

四、课堂总结,评价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板书设计:加减混合。

67-25+28= 70(人)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二年级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二年级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3 通过观察 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4 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冀教版 2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地进行计算。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多 课件,小组同学合作 讨论 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 只含有同级运算 一 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二 学习目标。我会说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三 教学重点 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四 教学难点 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并会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五 评价设计。做一做,通过学生的独立练习以及部分学生的板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