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发布 2020-12-20 15:36:28 阅读 8488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本课的知识点包括教材第1至第2页的一道例题,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1-3题。

二、说教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既可以使学生拓展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又为以后继续学习除法打下基础。本节课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

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除法的实质,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到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产生,联系除法的含义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说明“余数”的含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随后的练习,都是让学生试着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含义的理解。

三、说目标:

介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通过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实际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分这样四大块。

第一块:复习引新。

1.观察说说这6个苹果是怎么分的。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2.说出:6÷2的意义?6÷3呢?

3.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我想通过这样的复习找到新知的生长点,通过适当的温故,使新知的教学建立在旧有知识的“锚桩”上,也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课。)

第二块:**新知。

这一块的学习内容,准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分四个层次组织学习活动。

第一层:分一分。让小朋友在小组内把10枝铅笔分别按每人2枝、3枝、4枝、5枝、6枝分给小朋友,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上的**里。

先指导操作,后自主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得借助于操作活动。通过把10枝铅笔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对“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余数”的概念打下基础。

同时,操作活动步骤清楚,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层:说一说。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确认每次分得的结果,并把这些结果按有没有剩余进行分类。

通过观察、比较,突出了“剩余”这个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第三层:写一写。引导学生根据其中分得的有剩余的过程和结果写出除法算式,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观察表一,说出算式并计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观察表二,说出算式并计算, 10÷3=3(人)……1(枝)

3)认识余数。

4)观察比较,10÷5=2(枝)10÷3=3(人)……1(枝),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分。

写算式是把学生的具体感知进行抽象的过程,是形成“余数”概念的主要环节。教学时,我力求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由没剩余引出有剩余,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使学生获得了**新知的活动经验。

第四层:试一试。让学生把其他几种分得有剩余的情况试着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独立在书上填一填,反馈交流后概括提炼:什么情况下平均分得的结果可以用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在这块的新知**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操作的时间,真正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去交流,注意到由扶到放,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建立余数的概念,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三块: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1与例题的类型相仿,是模仿性练习。要求学生进行操作后,根据操作结果填写相应算式的商和余数,在完成填写后让学生说说每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突出算式中单位名称的选择,在表达中进一步明确认识。

想想做做2是形成性练习,学生观察图后,独立完成填空。在交流时提出: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使学生初步认识到:

把一些物体按指定的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或平均分成几份,只要平均分后有剩余,都可以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使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从而更深层次的把握知识。

想想做做3,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同座相互说说,再指名说一说。

最后,我还拓展了自主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如:师:如何算出11÷3?

生:就是想11里面有几个3,想3和几相乘的积要比11小,不然的话不够分。如果相乘时的积太小了,说明没分完,还可以分,一直到不够分为止。

所以3和几相乘的积不仅要小于11,还应最接近11。

2、我会做。

一个星期有7天,22天有 ( 个星期零( )天。

6条金鱼放一个缸,23条金鱼最多可放( )个缸,还剩( )条。

第四块:“说说收获,梳理知识”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说收获”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的梳理、总结,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我会做”这一环节检验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这一目标。)

五、说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10÷5=2(枝)

10÷3=3(人)……1(枝)

此板书简洁明了,突出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六、教学反思。

整节课,从分铅笔(初步感知),到观察特点分类(感知清晰),再到抽象算式(形成概念),最后应用概念,遵循了学生概念形成的一般规律,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数学的价值性。

时分的认识》说课稿。

说教材。1、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苏教版第二册第8-10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整时的认识,认识时间单位时、分,以及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整时的认、读、写,再教学时间单位时和分的认识,以及时、分之间的进率。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将为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2)过程与方法: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秒。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观念。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难点:自主探索时、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建立1时、1分的观念,能看钟表准确地说出经过的时间。

说教法、学法。

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 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 的认知过程,采用观察法、动手操作法、讲解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探索规律的机会。

在学法指导上,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通过想、看、数、说、比、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说教学过程为达成此次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第1环节: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说说自己每天上学的时间呢?你是从**知道的?

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时间,如每天起床的时间,睡觉的时间等等,所以我们要学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对时、分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感受时间单位的实际价值,进而产生认识钟表的学习需求。】

第2环节:操作体验、**新知。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步走:

第一步:观察发现、认识钟面。

出示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看到什么? 先自主**,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发现: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钟面知识的认识。]

汇报预习成果。

钟面上分别有多少个大格与小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你能为大家数一数吗?

设计说明:从观察钟面入手,促使学生从钟面上的“数”与“格”两方面完成对钟面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又使学生学会了很快数出钟面上大格和小格格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步:操作交流、认识整时。

1)课件出示钟面时间,你知道这些时间吗?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通过刚才看钟面上整时的时间,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

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学会认、读整时,并适时对认、读整时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第三步:认识时、分,探索规律。

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说一说,1小格表示多长时间?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

练习: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3,走了几小时?走到7呢? 那么,时针走一大圈又是几小时? 学生动手操作。

要求:时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2时和5时)

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走到5,走了多少分?再走3小格呢,一共走了多少分?

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分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10分,25分)

设计说明:通过旋转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时和1分的概念。继续提高拨、数、说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几时和几分,既丰富了学生对时间单位“时”“分”的感知,有为后续学习认读几时几分作了必要的铺垫。】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说课稿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一 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乘法分配律 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过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本节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说课稿

4 说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画面,学生欣赏发现都是平日里见到过的图画,再让学生观察其中的一部分,从而引入课题 认识角 二 找一找。1 通过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角的表象在 上找角。这时学生只是笼统地指出角。教师示范指角,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再让学生指角。2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滁州市东风小学郭永军。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滁州市东风小学的郭永军,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第七单元的角的初步认识。首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一 说教材。二 说教 学法。三 说教学过程。四 说板书。一 说教材。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