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锐角和钝角》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38页《锐角和钝角》
2、教材分析: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3、说数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我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方面: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掌握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方法。
2)能力方面:通过折角、画角、比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方面: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说教学重难点: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在认识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所以我把本课时的重点设为要直角比较出其他角的大小,并理解锐角、钝角的概念。难点是引导学生正确地画锐角和钝角并能做出不同的角。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以情境学为主,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儿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操作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比一说一说。
折一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感悟新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锐角钝角直角师问:谁能说出这三个角中,哪一个是直角?用什么方法判断它是直角?生指直角,并说出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判断。
2出示主题图,师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执细观察,并说图中的内容。
师引导问: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可能会提到角。
师:你们还想知道有关角的知识吗?那我们这节课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设计理念:对直角有个初步的复习,好对后面锐角和钝角的学习加以比较、做好铺垫。对主题图的处理上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
2、主动学习、**新知。
画不同的角。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四张卡片,用笔和尺子画出四个大小不同的角。
每次卡片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学生独立完成。
讨论分角。四人为一小组收集每人的角,并互相讨论应该怎样给角分类。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最后全班达成一致分类结果: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
贴角。选取一组,到台前贴出他们分好的角。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生: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做比较,以此来分。
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说一说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作比较的方法。
师表扬,适时给予鼓励。
给角取名字。
师对以上活动作小结,并引导学生理解: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师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角,并板书锐角或钝角。
师谈话引出课题并板书:锐角和钝角。
3、深入感知,巩固练习。
请大家动手摆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学生利用铅笔、直尺或纸条等摆角。
个别学生展示摆好的角,并说说怎样来摆的?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锐角和钝角。
给下面的图形找到家。(连一连)
钝角直角锐角。
课本练习9第1题。
动手画一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4、全课小结。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锐角和钝角 石鼓镇中心小学曹瑛。一 说教材。1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38页 锐角和钝角 2 教材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 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锐角和钝角 说课稿。岗李乡打车学校教师 周占普。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锐角和钝角 这一节。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将教材的意图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已有知识相结合,整堂课主要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尊敬的各位专家 老师 大家好!我叫买跃丽,来自巴州焉耆县第一小学。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说课,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第四册第五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中的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根据自己的理解,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课 一 说 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