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第二课时

发布 2020-12-14 09:49:28 阅读 2971

识字1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合作互动。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饺子拜年扫墓踏青。

二、指导看图,学习生字。

1.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

第三幅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大家正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

2)教师简介:

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

3)读一读: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穿下水喜洋洋。

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课件出示)

2.第四幅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2)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课件出示)

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三、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端午粽子龙舟。

中秋团圆月饼。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四、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端团饼。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端、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抄写词语。

2.背诵韵文第。

三、四行。板书:

识字1春节、饺子、拜年。

清明、扫墓、踏青。

端午、龙舟、粽子。

中秋、月饼、团圆。

教学反思】词串”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是一首押韵上口的韵语小诗。四组词语勾出四个节日的特色既是情境识字,又是注音识字、集中识字,还是韵语识字,很容易激起儿童学习的兴趣。“词串”识字的每一行的三个词语采用是意象并置的手法,词语与词语之间留有空白,在给读的人留下了宽广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容易引发读者的想象,因而它是提高学生悟性和灵性、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它是一篇韵文、一首小诗,我们就不能把它仅仅看成是识字课文,必须充分运用朗读这个手段,让学生在读中认识事物,在读中感悟语境,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陶冶性情,在读此文**中积累语汇。

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词语说(写)话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学习,人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春节饺子拜年》习题 含答案

春节饺子拜年 分层练习。基础题。1 我会填。b ng ts o du n 月青 墓 午。2 比一比,再组词。校清春圆 饺请看园 能力题。三 将节日与活动连起来。春节看花灯。清明节登高望远。重阳节扫墓 元宵节贴春联。四 词语接龙。1.清明 明月 月亮。2.拜年。提升题。五 阅读童谣,答题。过年。穿新衣...

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同步练习

识字 1 目标导航。本课采用 词串 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正确 流利地朗读词语。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基础达标。1 看拼音,写词语。u l i l w i yu u n shu ...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 上 《识字1 蓝天 大雁 秋凉》教学设计

6.对照,检查词串朗读情况。1 完整出示四组词串,引导学生边读边对照插图想一想 在这些词语中,哪些是画上所没有的?用笔准确圈出来。2 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 图画情况 秋凉 远足 教师适时在课件中用不同颜色强调相关词语 秋凉 远足 老人 登高 重阳 指名轮读几个词语,注意提醒朗读 凉 重 是后鼻音,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