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9母亲的恩情苏教版

发布 2020-12-14 05:23:28 阅读 1340

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9母亲的恩情苏教版。

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这是一篇比较老的课文,在几年前就有很多老师上过公开课,如今,要上出新意,上出亮点还真是很难。但陈老师勇于挑战,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堂本本分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

我称之为是一堂常态下的优秀课。首先折服于陈老师清秀的外表、亲切的教学态度。听课时,我不免想入非非:

如果我是她的学生,坐在下面听美丽的陈老师给我们上课,那是多么幸福呀!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耐人寻味。

更美妙的享受是陈老师的语言,不仅普通话很标准,而且她的吴侬软语让我们听了是那么舒服,学生在她微笑的脸上、鼓励的话语中分明找到了学习的信心,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下面,就《母亲的恩情》一课谈谈我的想法。

一、合理地运用多**教学,直观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

多**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很多教师为了使用多**而制作多**,显然这样的做法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使用多**,必须明确使用的目的。在这节课上陈老师明确目标,学生直观感受孟郊母子的表情,体现了使用此次课件的重要性,让人觉得多一点嫌多,少一点嫌少,这就是课件制作的成功之处。

尤其巧妙的是在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通过文字介绍,语言描述显然效果是较差的,陈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多**向孩子们直观显示一组组母子的镜头,同时穿插**。直观形象的教学既省却了繁琐的讲解又起到了无与伦比的教学效果。

让我佩服其设计的精心。

二、阅读为主,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彰显浓浓语文味。

第1页。从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陈老师围绕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指导学生朗读品位句子,并带动全文的朗读和理解。指导朗读时遵循学生情感发展,先感悟后朗读。

教者通过她的教学方法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是一种体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多层次的朗读方式。

贯穿有自由读、小组读、师生对读、指读、古诗与句子分角色读,表演朗读,齐读等。这些形式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参与面广。这样既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练习的机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培养、积蓄了情感,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表演读能激起学生在表演中学习的浓厚兴趣。我想让学生来当一当孟郊母子,让他们在轻松的背景**中表演朗读,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在反复诵读中,完成了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朗读在此时就水到渠成了。再没有学生读得索然无味了。教者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加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捕鱼,不如受人以渔”的教学宗旨。

后面的环节中,教师也紧扣“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啊!”这句话展开教学,一次次地把这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如果陈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中两个感叹号时能多范读,并引导学生,第2页。

相信效果会更棒!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求知,借文悟诗。

古诗是全文的中心、话题,陈老师避开繁琐的零碎知识,直接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心。结合本文“文包诗”的特点和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个层次,理解课文。

首先,整体感知。我们都知道这一程序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再精读品味。学习一般都经过形象一-抽象--形象,具体--概括--具体,语言--思维--语言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感悟后,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出感觉。当他想象出画面又把自己体会出的情感抒发出来时,这时的形象是高层次,而此时学生抒发的感情也就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接着背诵积累。积累语言则是学习语言、积累语感的基础和目的。在学生入情入境之时,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把这几句话背下来,真正达到让学生话记乐背。

在指导背诵时,则是按照提供拐杖(看图)到去掉拐杖让学生练习熟读成诵,积攒语言。

第二个层次,从文到诗。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诗句。本课的文意即诗意,没有必要将诗剖开分析。教完重点句后,引导学生回到古诗上。其实,前文的句子已为学习古诗打好。

第3页。基础。陈老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与诗的联系。

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读懂了哪句诗?”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再反复诵读,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起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

第三层次:从诗到法。

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主要体现在学法指导要“有效度。

”因此,教完古诗后,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找到文与诗的联系,“读懂诗先读懂文,读懂文即读懂诗”。

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学会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第4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9母亲的恩情苏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9母亲的恩情苏教版。母亲的恩情 是一首文包诗的课文。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地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可以说 诗 是 文 的中心与升华。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 文与...

二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 用 的乘法口诀求商人教版新课标。今天听了 的 用 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课,下面就李晓波老师这节数学课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致。上课伊始,创设同学们喜庆 六一 的情境,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同学们正忙着准备彩旗 五角星和爱心气球。这样调动起学...

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听课记录及评析

二年级语文下 母亲的恩情 听课记录及评析。生 时间已经很晚很晚了。生 说明时间很长。生 母亲很辛苦,已经很晚了,还在为我操劳。师 是啊!夜深了,母亲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什么?生 母亲对我爱。生 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生 母亲对儿子的关爱。生 母亲的无怨无悔。生 我还能从母亲一边缝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