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我们荡起双浆》作者。
2、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在海面上, 水中的鱼儿着我们, 听我们歌唱。
⑴文中“红领巾”指的是太阳指的是。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⑶鱼儿真的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为什么这么说?
3、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的是。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朋友真的不知道是谁?为什么这么问?
课文中三个小节的结尾两行内容相同,都是“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种写法叫反复。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4、无字词典指的是查无词词典”指的是
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5、《古诗两首》
默写《山行》
默写《枫桥夜柏》
《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
《山行》写的是诗人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的热爱之情。
《枫桥夜泊》写的是的所见所闻。作者看到了听到了( )和( )勾画了一幅图,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6、 “无数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地。”
相同的工作指的是。
7、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1)这一段作者是按顺序写出大树叶子的特点,分别是叶子秋叶冬日( )
2)用一个成语概括“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这句话的意思。
3)怎么理解“绿叶为大树而生。”这句话?
8、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1)生活的大树指。
2)古往今,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
3)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9、北大荒是个的地方。 本文用了许多的手法,把北大荒的秋色写得生动形象。
10、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这段主要写什么?
具体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
2)照这一段用拟人的方法写一段。
3)你能在这段里找到象“银灰”“血红”这种类型的词语?
11、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1)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呢?
12、拉萨是我国有名的“ ”
13、拉萨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
14、连线。
拉萨冰城。重庆泉城。
昆明姑苏城。
苏州石头城。
南京春城。济南山城。
哈尔滨日光城。
15、《浦公英》让我们懂得了做任何的事都必须。
不要被所迷惑。
16、《三袋麦子》你最喜欢因为。
17、我们要学习《哪吒闹海》中的主人公哪吒的精神。
18、《第八次》讲的是第次终于成功的故事,他成功的原因是。
19、通过学习《卧薪尝胆》,能说一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20、《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从小要养成。
的好习惯。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内容包括 1 理解加点字 词,体会句子的含义。2 概括文章 段落 的主要内容。3 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4 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以及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读懂文章 读完文章后,1 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 作...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重点
一 反义词。灵敏 松软 缺乏 熟悉 滚热 广阔 二 照样子写词语。蹑手蹑脚有情有义有有有有不不不不没没没没。又宽又厚又又又又又又又又。三 一字开花。信心心心心心心心红心心心心心心心。四 下列成语中有意思相对的字,你发现了吗?例 日积月累 积 累 蹑手蹑脚 半信半疑 欢天喜地 自言自语 风平浪静 横冲...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重点
一 反义词。灵敏 松软 缺乏 熟悉 滚热 广阔 二 照样子写词语。蹑手蹑脚有情有义有有有有不不不不没没没没。又宽又厚又又又又又又又又。三 一字开花。信心心心心心心心红心心心心心心心。四 下列成语中有意思相对的字,你发现了吗?例 日积月累 积 累 蹑手蹑脚 半信半疑 欢天喜地 自言自语 风平浪静 横冲...